王 院
(陜西省綏德縣繼續(xù)教育服務(wù)中心 陜西 綏德 718000)
在初中語文階段,對學生進行提問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與老師講課的方式相比,提問可以緩解學生內(nèi)心的枯燥感,而有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對于上課更加有興趣,讓課堂更加有活力。其次,教師可以檢查學生是否偶爾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分心的學生也會有與教師的問題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課堂上。此外課堂上最重要的問題可以成為學生最重要的內(nèi)容。通過提問,回答問題的學生可以糾正自己的答案,加深記憶,聽的學生也可以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同時課堂上也可以讓一些不自信的學生增加信心。
在語文教育本身,教師往往不注重在教學中的提問技巧的運用,沒有認真看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生的思考問題方面,這個導致教學中出現(xiàn)一些誤區(qū)。目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下面這些現(xiàn)狀。
第一,初中語文課堂上的問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什么實際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中,教師一味地對學生提出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要不就是量太多,要不就是過于泛濫,這會導致學生感到課程的枯燥。如果在教授課文的時候?qū)⒁黄恼逻M行肢解,這樣會缺少很多的美感,體會不到文章的優(yōu)美。
第二,設(shè)計問題缺乏科學性。一般來說,教師只關(guān)注問題的結(jié)果,而忽視了問題的解決方法。例如:在提問時,老師說的最多的就是關(guān)于問題的正確與否,但很少問學生是如何進行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沒有運用合適的語言進行表達。在問題的表達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第二個問題就是教師提出的問題通常與文本的中心有所偏離,有的時候通常會其他的科目。第三個問題就是教師設(shè)計的問題不夠具體,問題比較混亂,沒有層次,以及問題之間留給學生考慮的時間比較短,學生失去了思考的動力。第四個問題就是設(shè)計太老土,沒有創(chuàng)新。
第三,課堂提問通常僅僅是針對少數(shù)的優(yōu)等生。教育的原則就是將因材施教和全面發(fā)展進行有效的集合。然而,在實際的教育問題上,一些教師往往只關(guān)注優(yōu)等生和好學生,而很少關(guān)注那些成績一般的學生和差生。這樣,雖然課堂會進展得非常順利,但只解決了少數(shù)人的問題。很多學生由于教師的這種態(tài)度對于問題根本就不會關(guān)心,降低學生的學習的效果。
第四,關(guān)于反饋式的問題只是流于形式,教師對學生也不能做到很好地了解。教學的形式有很多種,提問也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于問題進行思考,影響了教學的效率。
第一,營造學習氛圍、點燃自主學習的激情。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水平和質(zhì)量,同時學生也會更加主動去進行學習,學會獨立思考,思考問題的答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這樣一來教師也可以有個舒適的環(huán)境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提高。學生一旦有了自主,學生在預習方面也會做得更佳。在課堂上,他們不會對課文感覺到陌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不會表現(xiàn)得不知所措,還可以大膽地將自己的答案或者想法說出來,不會讓學生感到尷尬。教師應(yīng)該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回答中,讓學生分享自己的答案,學生的積極性自然得到提高,即使學生上課不是很積極,但是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他們將跟隨大多數(shù)學生一起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wù)。
第二,改善老師們的教學方法,注重提問策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的時候,教師需要把控好時間,這樣一來的話教師也有助于學生了解課本重要知識點。老師當然要認真?zhèn)湔n,體會作者在文中所想要表達的真正思想。只要這樣,教師才可以利用問題更好地切中課文要點,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課文的真正含義,理解作者的真實想法。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濟南的冬天》這一課的時候,教師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濟南的熱愛,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師首先了利用多媒體展示濟南的美好風景,然后通過這個圖片進行導入,讓學生先將文章進行通讀,緊接著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比如濟南為何“真的算個寶地”,作者所描繪的這些美景可以歸納成幾幅畫面,還有就是作者通過這幾幅圖畫想表達什么思想感情等。學生可以根據(jù)這些問題一步一步深入課文,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初步了解完課文之后,教師將文章的一些好詞,好句進行標記出來,讓學生進行分析。這樣的一種提問形式也是讓學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第三,注重答案的多元化。在課堂上,教師不應(yīng)該只是局限于一個答案,教師應(yīng)該讓學生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等學生將答案都說來之后,教師再進行評論和糾正,引導學生向正確答案靠近。比如在學習《孔乙己》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問學生孔乙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會有很多種不同的回答,每個人對于孔乙己也有不同的看法,雖然答案不是很完整,但是都是每個學生認真思考的。教師在糾正學生的答案之后,學生也會去反思自己為什么沒有答完整,學生會更加愿意獨立思考,積極進行響應(yīng)。
在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非常必要的,教師應(yīng)該積極進行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積極推行提問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