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繼偉 貴陽市貴安新區(qū)新藝學校
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頒布,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施,這是學校全面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體現(xiàn)?!稑藴省返膶嵤Υ龠M和激勵學生參加體育活動,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不斷增強學生體質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影響農村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師資不足、場地太小、設施不足、學生運動不足、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用眼過度或不衛(wèi)生等。而這些問題有著廣泛的社會、學校、家庭等原因。
1.學校因素,影響到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規(guī)范性
成立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管理領導小組,成立以分管校長和班主任、體育教師、相關學校輔助教師為主體的學校體質健康領導小組,監(jiān)督和優(yōu)質高效完成學生年度體質健康訓練、測試、上報等工作。
2.教育體制及家庭因素,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方向
我國教育資源發(fā)展的不均衡,導致相互競爭優(yōu)勢資源,升學問題競爭激烈。學校重智教輕體教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在這樣的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家長自然強迫孩子增加學習時間,一心一意搞學習,占用體育鍛煉時間來抓學習,學生課余時間被各種培訓班占據(jù)。農村留守兒童的增多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失去父母的監(jiān)管,運動的自覺性較差。
3.體育師資不足,缺乏專業(yè)教師技能指導
由于學校體育教師工作任務重、強度大、工作環(huán)境艱苦,學校在待遇考核方面都偏向大學科,這樣會極大影響到體育教師們的工作熱情,導致部分體育師資流失,無法保證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我國有中小學校約60萬所,簡單地算一下,一所學校配一名體育教師都遠遠不夠。目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缺額約為29萬人。
4.體育場地、設施的配備制約著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農村學校體育器械、場地相對缺乏,有些村小只有籃球場一塊活動場地,器材只有一個籃球或幾根跳繩,學校對于體育經(jīng)費投入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到學生正常的體育活動開展。因校園體育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導致學生無法獲得高漲的體育鍛煉積極性,且由于場地與器材設施等基礎運動條件的缺乏,體質測試都要拉到公路邊上去測試,存在著很大的安全測試隱患,導致體質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上報的不真實。
5.學生主觀因素
農村學校中小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普遍薄弱,體育鍛煉積極性意識不高。學生除了每周的體育課外,缺乏額外的體育活動。體育鍛煉不僅能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還能提高骨密度、預防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緩解學生壓力等。家長意識的不強,導致不夠重視體育這門學科,忽略了體育在孩子成長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沒有培養(yǎng)引導孩子健康積極的體育鍛煉意識及濃厚的體育興趣。對于體育鍛煉意識的強弱,在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或阻礙作用。
1.農村中小學要加強對標準實施的宣傳力度,提高認識。要讓參加測試的學生了解標準的內容、測試方法和要求,還要讓全校教職工配合抓好此項工作。
2.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加強家庭體育,使其掌握改善體形的科學方法,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習慣,積極參加學校體育鍛煉和課外體育活動。
3.加強體質健康教育教學研究,努力探索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新方法、新途徑,為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比較準確的學生體質健康指標系數(shù)。
4.建立和完善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學校的體質與健康建檔工作非常重要,并將每次學生測試的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以便學生能清楚地知道自身的體質狀況和健康水平,使學生有目的的鍛煉和增強體質健康水平。
5.加強校內和校外體育活動的開展,促進《國家標準》測試工作。學校要大力通過和落實各項形式的體育活動(如大課間活動、全國億萬陽光體育運動、冬季長跑、春(秋)季運動會和趣味活動),認真抓好“兩課兩操兩活動”,強化機制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體質健康監(jiān)測結果顯示,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需要學校、社會、家長、個人的共同努力,轉變觀念,積極不利條件,養(yǎng)成主動參加運動的習慣,只有多方協(xié)調配合才能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