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樂 張一寧
人們越來越認同語言不僅是表達命題意義,而且是表達立場意義。 除了傳達命題概念,演講者和作者通常表達個人的感受、態(tài)度、價值判斷或評價;也就是說,他們表達了一種“立場”。 詞塊越來越受到語言學界和外語教師的關注,文章以詞塊理論為基礎,對語塊的立場進行了界定。 近年來,我國的英語演講比賽掀起了一股熱潮。 由中央電視臺國際臺和外語教研出版社聯(lián)合主辦的“CCTV 杯”英語演講比賽作為一項全國性賽事,影響最大。 截至目前,已經(jīng)吸引了300 多所高校,其中大部分高校都選擇了最優(yōu)秀的學生參與。 本次比賽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高全國的英語水平,幫助中國走向世界。 從這次活動中,我們可以窺見我國英語演講的現(xiàn)狀。 文章旨在分析中國人在英語演講比賽中的立場,找出這些立場的特點,為英語演講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許多語言學家和教授對語塊和立場進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結(jié)論,包括定義、分類和功能等。 立場是語言要素與語境、作者與內(nèi)容以及受眾對命題內(nèi)容、對其他話語參與者的語用關系(Biber 等,1999)。 文章以認知語言學為基礎,將立場定義為表達個人情感、態(tài)度、價值判斷或評價的詞語、表達方式和句子。 立場表達在所有語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在不同的標簽下討論,如情態(tài)、評價、元語篇、模糊限制語和證據(jù)性。 情態(tài)被定義為作者觀點的強弱或疏離,或是介于是與否之間的意義區(qū)域,即正負極性之間的中間地帶(Halliday,1994),它是情態(tài)在表達認知意義中的唯一用法。 評價是說話者或作者對他所談論的實體或命題的態(tài)度或立場、觀點或感受的另一個寬泛的涵蓋術(shù)語。 模糊限制語首先被用來描述一些詞,這些詞的作用是使事物或多或少變得模糊,后來被解釋為“可能性的表達”,它的核心是需要謹慎和精確地提出未經(jīng)證實的命題。 證據(jù)性是與認識論評估(Mushin,2001)最相關的一個語言范疇,或者是一種認知情態(tài)(Crystal,1991),是說話者用來標記其知識來源和可靠性的手段。 從這些相似術(shù)語的定義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些實際上是“立場”的同義詞,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 展示他們的定義,強調(diào)他們的相似性,可能有助于理解立場的核心含義。
以往的立場語塊研究多集中在日常會話中,很少對公共演講語篇進行分析。 自建的語料庫目的是研究中國學生公共演講中的立場構(gòu)塊。 語料庫語料來自“CCTV 杯”英語演講比賽。 為了研究中國學生公開演講的特點,從即興演講中選取了400 篇能夠代表中國學生真正能力的文章。 它們屬于同一體裁,具有相同的修辭特點。 本研究是為了探討中國學生英語演講中的詞塊的特點和從句構(gòu)塊的特點。
以往基于語料庫的分析都涉及一些軟件,第一個是treetagger,是一個基于詞性的標注軟件,它對文本進行標注,利用標注者提取詞塊,以提高結(jié)果的準確性。第二個是AntConc 軟件,它可以對詞塊進行檢索,對詞塊進行統(tǒng)計,并追溯到它們的源文本,這使得基于語料庫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成為可能。 在進行定量分析時,每個詞塊被記錄為原始頻數(shù),然后頻數(shù)被標準化。 在收集數(shù)據(jù)后,將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更具體地說,文章將探討語料庫中立場的主要用法。
筆者在研究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找出了立場詞塊和立場從句構(gòu)塊的比例。 立場情態(tài)動詞占43%,立場句法占25%,立場形容詞占8%,立場動詞占12%,立場副詞占9%,立場名詞占3%。 60%以上的立場從句構(gòu)塊用于表達自己的認知立場,50%以上的單個立場動詞語塊用于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立場。 可見,詞匯構(gòu)塊和句法構(gòu)塊是中國學生表達立場的兩個主要語塊。 研究結(jié)果還表明,立場情態(tài)助詞、立場副詞和立場從句是演講中最常見的三類立場構(gòu)塊。
這一類共有九種詞被稱為中心情態(tài)助詞。 它們是:can, could, may, might, shall, should, will, would和must。 在進行輔助否定和問句倒裝時,一些助動詞可以表現(xiàn)為情態(tài)動詞,包括:dare need, used to, ought to。 雖然情態(tài)動詞種類繁多,但本研究主要考查了九個中心情態(tài)助詞。 在這項研究中,筆者選擇了認知情態(tài)動詞和非認知情態(tài)動詞。
情態(tài)動詞是構(gòu)成立場構(gòu)塊的主要類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類。 它被中國演講者過度使用了。 can 和could 占情態(tài)動詞的41%。 中國演講學生對can 的使用最多且過度使用。 可以看出,中國演講者在演講時,語氣是比較權(quán)威的,并且使用了很強的情態(tài)動詞。 can被過度使用的另一個原因是它能在外在和認知意義上表達能力和邏輯可能性。
shall 和should 是第二對被討論的情態(tài)動詞,分別占百分比27%和2%。 在公共演講中,絕對多數(shù)should是在它的本意中,因為它能承擔起義務意義,描述正確的過程和提供建議。 表達認知立場的should 可以在不真實的情況下使用。 在幾乎所有的體裁中,shall 是最罕見的。
情態(tài)動詞中may 和might 的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和4%。 研究表明,在公共演講體裁中,may 比might 更為常見,中國演講者對這兩個情態(tài)動詞的掌握相對較好。 這兩個情態(tài)動詞具有認知意義,在自建的語料庫中,它們經(jīng)常被用來提出假設命題。
第四對情態(tài)動詞是will 和would,分別占11%和4%。 語氣詞would 在中國演講者中被過度使用,而will 則不常用。
最后一個情態(tài)動詞是must。 它被用來推斷確定性并傾向于做出有力的斷言。 然而,在公共演講中,must很少被使用,其比例只有2%。
立場副詞分為認知副詞、態(tài)度副詞和風格副詞三大類,分別占60%、46%和4%。 認知立場副詞表達說話人對命題的確定性、可靠性和局限性的判斷。 立場副詞由兩大類組成,即單副詞和介詞短語。 在每一類中,認知立場副詞占大多數(shù)。
1. 認知立場副詞
懷疑和確定性副詞表示對命題的不同概率水平的相信,在自建的語料庫中包括,probably, possibly, perhaps 和of course。 但其他標記的列表,包括certainly,definitely, maybe, likely, surely, unlikely 等。 事實性立場副詞注重評價命題,含有really, actually, truly 和in fact 等詞。 一些立場副詞表達著暗示支持命題的證據(jù)性,包括apparently, evidently, obviously, clearly 和accordingly。 遺憾的是,在自建的語料庫中卻很少發(fā)現(xiàn)一些立場副詞,像apparently, evidently, obviously,clearly。
2. 態(tài)度立場副詞
態(tài)度立場副詞表達說話人的態(tài)度、評價、價值判斷或?qū)ζ谕脑u價。 舉一些例子, 立場副詞如fortunately, as might be expected, to my surprise, even worse, hopefully。
3. 風格立場副詞
風格立場副詞側(cè)重于對信息傳達方式的評語。 常用于表達說話風格的立場副詞有honestly, frankly, in a word, in short, confidentially, figuratively speaking,truthfully。
立場從句在“CCTV 杯”英語演講比賽中十分常見,尤其是由形容詞引導的從句,標記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許多名詞也可以表示立場意義,可以用在立場從句中。 That-clauses 從句在立場從句中也很常見。 其百分比為33%。 中國演講者可能還不熟悉立場從句,或者因為這一類立場從句最為復雜,所以與情態(tài)動詞立場相比,他們使用得很少。 在自建語料庫中,立場從句主要有三種類型,即名詞從句、形容詞從句和動詞從句。
1. 名詞立場從句
名詞從句的比例為3%,使用不足。 名詞從句中最常用的名詞有possibility, importance, significance,value, fact 和hope,標記可能性、重要性或個人評價。
2. 形容詞立場從句
形容詞從句的比例約為8%。 形容詞從句表示信息的來源,表示可能性、必然性、確定性,常與likely,necessary, possible, clear, sure, 和obvious 等詞連用。
3. 動詞立場從句
演講中的立場動詞以認知動詞為主,占12%。 它們用來表達對觀點的評價。 作為非母語者,它們很難有效地被處理。 在自建的語料庫中,最常見的動詞是show, find, say, consider, suggest。 這些動詞有不同的結(jié)構(gòu)。 在to-clauses 從句中,像seen, appear, expect,attempt, find 和consive 這樣的詞是優(yōu)先使用的。 還有一些人喜歡用that-clauses 這個從句,比如show, findsuggest,indication,argue 和say。 但由于這些詞都是非事實動詞,所以對信息或觀點都表現(xiàn)出不明確的信號。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中國演講者不能夠掌握更難的單詞,如consider, suggest, indicate, attempt。
在“CCTV 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以所占百分率從高到低,立場標記語的排列順序依次為:情態(tài)動詞立場、從句立場、形容詞立場、副詞立場、動詞立場和名詞立場。 中國人過度使用和不充分使用立場標記語構(gòu)塊,他們過度使用情態(tài)動詞來標記他們的立場意義,過少用形容詞和名詞。 原因可能是情態(tài)動詞和從句是表達立場意義的最簡單的方式。 這一特點在第二語言習得中是典型的。 因此,在演講中,陳述命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情態(tài)動詞立場和從句立場。 然而,由于母語系統(tǒng)中沒有對應的語言,漢語使用者很難很好地掌握。
此外,從句和動詞是中國演講學生表達立場的兩種主要方式。 前者用來表達他們的認知立場,而后者則用來表達他們的態(tài)度立場。 其中,風格立場很少見。在從句立場中,動詞從句所占比例最高;動詞尤其是謂語動詞think, believe 是最常見的。
為了使演講更成功,學生應該學習更多的立場技巧,以提高他們的演講能力。 教師可以根據(jù)立場構(gòu)塊理論對演講者進行一些練習,以達到提高演講者說話的準確性和語言表達的流利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