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梅
(江蘇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學 江蘇 淮安 223001)
教學反思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觀察、研究,找出其中的關鍵問題所在,然后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討改進,最后將方法運用于實踐,從而讓教學過程更加符合實際,讓知識的學習更加高效。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的一個反饋和總結,是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步,也是最容易讓教師忽略的過程。新時期的教育理念,不但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一個總結,教師作為教學的領路人也需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只有領路人的工作做好了,學生才能夠通過以教師為榜樣進行學習。
1.1 教師對教學反思的重視度不夠。很多教師由于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認為教學日常應該多花時間在備課、上課以及課后指導上,只要教學過程中,學生聽懂了、課后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那么課堂效率就會大大提升。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往往也會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都是把重心放在教學過程之上,而忽視了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很少去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而是一昧的去尋找學生的問題,不斷的指責學生去改正問題。
1.2 沒有正確的發(fā)揮教學反思的作用。有的學校會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必須要有教學反思,教師也會認真的去寫教學反思,但是在寫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從教學設計當中去寫,甚至很多教師還沒有上課,在備課的時候就已經把教學反思寫完了,這樣的教學反思并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我們的教學反思應該能夠通過發(fā)現(xiàn)本節(jié)課的問題所在,從而改進問題,對下一堂課的教學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因此教學反思不僅僅要針對書面上的教學設計,還應該以動態(tài)化的教學過程為研究對象,從教師行為、學生表現(xiàn)、教學情境、教學氣氛等層面深入淺出的進行描述。
2.1 通過反思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有的時候課堂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這個時候多半是由于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無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趣。因此我們可以對教學情境進行反思,想一想自己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是不是沒有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是不是不符合教學內容等等。
例如筆者在講授《圖形的全等》的時候,筆者是通過板書的形式,在黑板上畫了兩個一模一樣的長方形,隨后詢問學生:大家從這兩個圖形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嗎?這時候只有寥寥幾個同學回答:這兩個圖形放在一起可以重合,課堂氣氛十分尷尬,課后筆者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認識到原來是自己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太過于死板,沒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來制定學生感興趣的材料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筆者在另一個班級上《圖形的相似》這節(jié)課的時候,筆者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學生感興趣的動漫人物引入課堂,首先要求學生找一找,屏幕上哪兩個動漫人物是全等的,然后再讓學生比較兩個相似的動漫人物,讓學生看一看,這兩個動漫人物和全等的動漫人物有什么區(qū)別。由于是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學生參與度非常的高,整堂課都在歡歌笑語中進行著。
2.2 通過對問題設計的反思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總是回答不出教師提出的問題,很多時候教師都會認為這是學生自己上課沒有認真聽課,沒有積極思考的結果。但是教師也可以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過程,比如:是否考慮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是否按照了問題從易到難,從淺到深的方式來設計;問題的設計是否針對了教學內容;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否可行等等。
例如,筆者在講授《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節(jié)的時候,筆者在課堂提問時設計了這么一個問題:請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標出以下四個點,第二象限(-3,4)、第一象限(1,4)、第四象限(4,-5)、第三象限(-2,-6),并將用直線將它們連起來,筆者叫了一位同學來黑板上操作,但是這位同學并沒有把這道題的答案準確的寫出來。課后筆者通過教學反思,筆者明白了原來,這個問題的設計沒有遵循學生的知識結構特征,學生剛學習坐標系的概念,應該先讓他們對坐標系的點進行認識,只有他們熟練的說出任意一個點的坐標名稱和象限后,才能夠讓他們去自己標出點的位置,因此學習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不可以一時過急。
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生知識與方法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不可以一昧的去指責學生,我們應該多從自身去反思,通過反思尋找自己的教學不足之處。我們不僅僅可以通過教學反思來反思我們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問題的設計,還可以通過教學反思對學生的情感體驗、易錯點等進行反思。只有教師做好了反思,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才會對教師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