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棋煉
【摘要】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候。但與此同時,學校體育事業(yè)還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體育教學還是處于傳統(tǒng)模式,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欠缺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學生上課也是被動上課,上體育課積極性不高、興趣不大,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體育課變了味,難以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法;體育課
為了解決現(xiàn)階段體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不足,極需要體育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整合不同的教學方法、手段去引起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本文主要討論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相長,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一、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學生存在不正確的體育觀念。認為文化科學習和成績才是第一位,只重智育發(fā)展,輕體育發(fā)展。現(xiàn)在的學生怕苦怕累,體育課的強度和密度稍微大一點就適應不了或者不愿意去參加強度和密度稍微大一點的體育鍛煉。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體育慢慢失去興趣。一個學生,要想從學習上取得好績,有知識和智力是不足夠的,健康的體魄是基石?,F(xiàn)在社會在發(fā)展,體力勞動已是大量減少,但智力勞動大大增加,沒有健康的體魄,以后根本就無法立足于今后劇烈競爭的社會。所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顯得非常重要。
二、提高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體育專業(yè)書籍知識、參加體育教研活動、專家專題講座等形式,整合已有的體育知識、建立新的體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將學到的新知識、新理論,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水平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學習鍛煉,想方設法豐富體育課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自主進行鍛煉的積極性,助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三、合理設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情況合理設定,設定目標太高,學生達不到目標就會失去興趣,設定目標太低就會失去挑戰(zhàn)性,令學生沒有了進步的空間。同樣是跳繩練習,對于低年級學生只需要掌握基本正確的跳繩動作即可,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還必須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能、方法,并要提高跳繩的動作質(zhì)量和數(shù)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包括多個運動項目教學,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要根據(jù)不同教材內(nèi)容充分挖掘研究,合理設定教學目標。
四、巧設情景,配合音樂,激發(fā)興趣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情境,引導學生盡快進入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興趣。加上利用音樂帶動運動氛圍,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將更加熱情地參與到運動中去。在教學中長跑等耐力教學中,設計紅軍萬里長征的情景,播放激勵人意志的音樂,激勵學生的耐力潛能。學生由于受到了情境和音樂的感染,都十分積極主動地參與了練習。合適的情境能愉悅課堂氣氛,舒適的音樂能緩解疲勞。
五、語言激勵法
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情緒多隨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適當?shù)募钚哉Z言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正強化學生的練習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都是用語言引導學生完成的。至于學生完成的程度如何,就需要運用激勵性語言去激發(fā)學生意志去努力完成。如跳高教學,運用語言激勵法讓學生更加自信,不畏高,能跳得更高。
六、游戲法
體育游戲能使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情境下,有目的、自然地進行學和鍛煉,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能起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從而能夠調(diào)動小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上投擲壘球課時,假設前面有敵人,敵人在遠方30米處,如果誰能投擲壘球超過30米,就能夠消滅一個敵人,看誰消滅的敵人最多?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戰(zhàn)士,將投擲壘球想象成向敵方扔手榴彈,這樣學生就會被帶到對應的戰(zhàn)斗情境中。游戲教學,學生是特別熱愛的,如果設置游戲的形式多樣、靈活,那學生就更加熱愛上體育課了。
七、競賽法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競賽教學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開展籃球教學中,根據(jù)學生愛好打籃球的特點,給每個小組建一個籃球隊,然后通過小組籃球賽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競賽帶來的樂趣。競賽可以令學生看到進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能讓每個學生能從競賽中獲得進步。哪怕是與別人競賽輸了,但都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空間,并能激勵學生的積極性。
八、多媒體教學法
對于一些技術性較強又是在瞬間完成的動作,這些教學內(nèi)容可以播放教學視頻來代替自己的部分示范講解,可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如,跳遠的騰空動作就是在瞬間完成,學生未必能看得清楚,這時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了解直觀完整的技術過程,較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向?qū)W生展示體育的魅力和體育精神。如,觀看各種大型比賽,讓學生感受體育是快樂的事情,是美的享受,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九、組織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
為落實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堅持組織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學生的運動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yǎng)而成的,因此學生的大課間活動應堅持不懈,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這樣成效難顯。利用每天的大課間,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理念。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眲?chuàng)新教學方法能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積極性顯著提高,能積極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兩操和大課間活動。通過體育活動增強班級團結合作精神,發(fā)揚不怕苦、不怕累的體育精神,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為形成終身體育打下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端文.學校體育理論與實踐:解讀、解惑與解析100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2]程暉.體育新課程背景下學校體育理論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