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久軍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他們個性發(fā)展和思想觀念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推進的背景下,我們不僅僅關注是學生知識的積累和學習成績的提高,更是重要的是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本文通過分析在小學思政政治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結合當下小學思想政治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期為相關從業(yè)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思想政治;個性發(fā)展
一、當代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深受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在社會轉型時期,多元價值觀的交匯、文化觀念的碰撞和生活方式的沖突,對當代小學生的成長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小學生道德法律問題的現(xiàn)狀主要體現(xiàn)在:
1.小學生思想觀念有偏差
一些不良的社會外部影響現(xiàn)象不可避免地給他們產生了錯誤的方向,容易讓他們不知所措,美丑和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一些小學生受到網絡暴力文化的影響,產生對虛擬世界的幻覺,良莠不齊的布線,導致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錯位是顯而易見的。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不成熟,在遇到問題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2.教學方法和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有的老師的方法只適用于應試教育,不適用于素質教育,不利于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而且,這些老方法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能讓學生結合實際分析問題。教師仍然把自己的角色作為教學的主體,沒有意識到學生是主體。此外,一些教師會在課堂上采用情景教學法,設置相應的情景,使學生融入課堂,但關鍵是設置的情景是否合理。如果教師不能用教學方法把握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就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個人品格和法律意識。
二、核心素養(yǎng)下提高小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質效的作用和意義
1.有利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對小學生進行有目的、系統(tǒng)的德育和法治教育,可以增強小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對其健康成長產生有益的影響。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德法課程可以引導學生全面理解事物的本質,這對小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教育。他們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并為之奮斗。
2.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近年來,校園暴力和打架斗毆事件頻繁發(fā)生,一直牽動著各界人士的心。如何加強對學生的保護措施,使學生不受校園惡性勢力的威脅,一直是學校追求和奮斗的目標,德育和法治教育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進德育和法治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利用書本上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法治教育,使學生了解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促進他們的身心發(fā)展。
3.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
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如何完成素質教育是小學教學的目標。思想法治教育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能夠保證學生在思想道德、認知水平等方面有較大的提高。這些都是素質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在小學實施素質教育,也可以給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帶來很大的改善。
三、提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策略
1.加強學生,家長,老師之間的交流
學校資源有限,對學生的教育也不能面面俱到,由此需要家長,學生,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及時溝通學生的變化,教師對素質較低的家長進行引導,讓家長改變過分依賴學校,不重視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觀念。同時,學校可以舉辦關于家庭教育的講座,讓專業(yè)認識對家長進行教導,提高學生家長的素質。同時,教師可以讓家長配合,及時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學校還可以積極舉辦家庭活動,在運動會期間,邀請家長進入學校,觀察學生的發(fā)展,讓家長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構建信息交流平臺
小學學校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校園信息交流平臺的構建,通過信息資源的提升來改善教師工作和學習的環(huán)境。學校信息交流平臺是學校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能夠增進教師對學校各項舉措的了解。小學的管理制度需要以人為本,建立平等的制度,把學生放在主導位置,改變以往不平等的觀念,讓學生積極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學習需要充分關注和尊重教師群體與學生群體,善于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3.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要牢記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最好榜樣,教師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因此,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其次,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德育建設。作為一名師德法治教師,加強德育建設勢在必行。
四、結語
道德和法律教育在小學應該被視為一個關鍵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實際中收獲知識,因為它不僅是學生整體人文素質有關,也與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教師還應重視學生的道德和法治建設,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為學生搭建更多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他們今后成人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艷秋.淺析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界,2019(28):122-123.
[2]粟坤忠.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15(18):108.
[3]邱喜林.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J].江西教育,2015(27):36-37.
[4]馬道成.淺議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小學思想政治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5: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