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霖/青海省委講師團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chuàng)新,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①這一要求,既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品格,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大眾化。
新形勢下,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大眾化,首要任務就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領全國人民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時代,需要我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
當前,中國社會思想多元、階層分化、各種利益紛繁交織、各種矛盾相互疊加,各種多元價值觀念劇烈碰撞。新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等西方資產階級思潮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形成嚴重挑戰(zhàn)。我們要清醒認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是西方敵對勢力顛覆我們的有力武器。西方敵對勢力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優(yōu)勢和國際話語權優(yōu)勢,加緊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意圖顛覆我國政權。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性愈顯重要,我們要堅守馬克思主義之本,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凝聚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不斷增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力、感召力,牢牢掌握意識形體工作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理論學習,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黨員、教育群眾,從而使全黨統(tǒng)一思想,擁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這也是中國共產黨能夠不斷歷經艱辛困苦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的重要原因。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夠指導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人民是實踐的主體,也是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只有全黨、廣大的人民群眾能夠真正掌握和自覺貫徹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實踐才能順利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只有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得到“尋常百姓”的認同,理論的實踐價值才能真正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只有被普通老百姓所掌握和理解,并轉化為人民大眾的思想和價值觀念,才能轉化為群眾自覺的生活和行為方式。“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黨必須用馬克思主義武裝群眾,使他們自覺地認清起歷史使命,并努力為之奮斗。
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嚴密完整的理論體系,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發(fā)展,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八膫€全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實踐層面的具體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活得行動理論”,我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作為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誕生至今,非常重視理論的大眾化。馬克思認為,群眾一旦掌握了科學的理論,那么理論就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列寧認為“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也就是要用生動具體的、接地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來表現高深抽象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觀點,就是用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傳播馬克思主義,使群眾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只有人民群眾被理論武裝起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才能取得勝利。
毛澤東認為,不能教條的照搬馬克思主義,而是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他反復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從課堂和書本中解放出來,變成人民群眾手中的銳利武器。在中國革命建設的具體實踐中,他一貫重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思想武器,如果不能被人民群眾所掌握,是起不了作用的。
鄧小平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際求是的思想路線,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為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積累了寶貴經驗、作出了巨大貢獻。江澤民認為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必須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說服力和戰(zhàn)斗力。胡錦濤首次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命題,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理論的大眾化,在云南考察時指出,“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他的講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擼起袖子加油干”等,源自生活、貼近百姓、緊隨時代、生動活潑,展示出“平語近人”的鮮明特色,體現了黨的思想路線與群眾路線的高度統(tǒng)一。為我們如何把大道理分解成小故事、把深理論翻譯成大白話樹立了典范。
宣傳好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內容建設是根本。首要的就是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將理論化、抽象化的理論轉化為生動具體、通俗易懂,面向大眾傳播的內容。讓黨“想說的”與群眾“想聽的”相結合,把體現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各種惠民政策和關注大眾的需要和訴求,解答大眾的思想疑問和困惑結合起來,積極生產貼近群眾生活、回應社會現實和關切的內容產品,才能實現理論傳播走進人心、深入人心。把立足點放在服務人民大眾上,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考慮廣大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的接受能力和思維習慣,尤其是要積極生產符合新媒體傳播特點的內容產品,把深邃的理論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講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說明白,使抽象的理論邏輯用形象生活的通俗語言加以表達。
互聯(lián)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發(fā)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媒體格局和傳播方式都在發(fā)生深刻變化。當前,中國網民數超過9億,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lián)網接受各種信息。尤其是年青一代,更是將互聯(lián)網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理論宣傳工作亟需適應這種新的趨勢。要加速推進媒體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積極發(fā)展各種互動式、服務式、體驗式的信息服務,實現理論傳播從單向灌輸向互動交流的轉變。特別是要把握好新興媒體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傳播特點,積極適應互動式的傳播方式。隨著5G的發(fā)展,網絡直播的興起,抖音、快手平臺日均活躍人數超過1億人,這將催生出直播這種新興傳播方式。疫情期間,很多縣長、縣委書記紛紛登陸直播平臺,擔當“網紅”,向廣大網民推送當地的特產,進行了一定的嘗試。未來,我們需要緊跟這一趨勢,使抽象艱深得理論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網民關注理論、學習理論、探討理論的興致,鞏固馬克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
理論宣傳的效果在很多程度上取決于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大眾化不僅是表達方式問題,也是根本立場、根本方法問題。要將學術語言轉換為群眾語言,從理論傳播的官方化、精英化傾向走向大眾化。宣傳馬克思主義“真經”,主流媒體尤其需做好“翻譯”工作,把政治話語、理論話語,轉化成大眾話語、生活話語,既要有思想深度,又要有生活溫度。要適應網絡時代的需求,學會“網言網語”,掌握網絡傳播的新要求新特點;要善于通過講故事來打動人、說服人,把深奧的理論道理用大眾的語言講清楚講透徹。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掌握百姓的語言,用生動活波的語言、豐富多彩的方式,讓理論真正落地生根、入腦入心。
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是“打通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當前,人民大眾的構成主體還是工人和農民,他們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高,掌握理論并將其轉化為實踐活動的內在動力的能力不強。村兩委班子理論文化素養(yǎng)有待提高,基層的理論宣傳存在粗暴化、教條化的現象,削弱了大眾對理論的認同感。因此,理論能否下到“基層”成為理論傳播的關鍵點。一是要充分發(fā)揮各級宣講隊伍的力量,開展形式多樣的集中宣講和分散宣講,將理論送進百姓家。二是要發(fā)揮基層老黨員、文化工作者的力量,通過“理論+文藝”等方式,寓教于樂。三是要用好用活老辦法。巡回宣傳車、鄉(xiāng)村大喇叭、掛橫幅、刷標語等方式,在疫情期間仍然發(fā)揮了很好的宣傳效果,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老辦法。
注釋:
①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