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芝
【摘要】一個班級,是同齡學生的集結地,他們有著相同的目標和追求。然而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學生水平不均一直是比較棘手的l]J題。面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施以相應的鼓勵教育,使學困生的智力得到開發(fā),是每一個有工作責仟感的中小學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仟。因此本文將深入學生,找準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及特點,并予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素質教育;學困生;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9-0072-02
Changing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Poor Students in Teaching Practice
(Leling Fusheng Primary SchooI,China) PAN Yuzhi
[Abstract] A class group is a gathering place for students of the same age who have the same goals and pursuits. Howev-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uneven level of students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with leaming difficulties. it is th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elementary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 who has a sense of work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encouragement and education todevelop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ming difficulti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go deep into students. find out the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ith academic difficulties. and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words] Auality education;Poor students;Teaching practice
一個班集體好比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既有參天大樹,也有纖細的小草,錯落有致,自然和諧地相處在一起。但是有學者通過對班級群體的分析,總結出這樣一種現象存在:班級群體在受到熟悉程度、座位、性別、個人特征、個人影響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又分成若干小群體,有的小群體間能夠傳遞正能量,例如學習互助小組、興趣小組,但是很多事物是一分為二的,其中也不免出現了一些典型的反面群體,當然也屬個別現象。舉幾個鮮活的案例:
案例1:二年級的哲哲同學,他頑皮好動,胖胖的小臉上擠著一對笑瞇瞇的小眼睛,上課根本不聽講,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教師的話他充耳不聞,各科課本都被他躁躪得千瘡百孔,體無完膚。作業(yè)本練習本根本沒有一頁寫滿的,他總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出,下一節(jié)課,書桌上還是亂糟糟的。與家長溝通時,媽媽說他從小就這樣丟三落四,平時習慣把媽媽的話當耳旁風。
案例2:三年級的涵涵是個長相機靈的女孩,瘦小俊俏,只要不談學習,精神頭十足很是能說會道。但是一提到學習就像變了一個人,無精打采,少語寡言。拼音認識不了幾個,對學習根本不上心。數學會了點基本的加減法,一遇到文字表述題就大眼瞪小眼。我與家長聯系多次,了解到她父母忙于生意,天天無暇顧及涵涵,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著,家長對孩子的角色定位是“很聰明,就是貪玩”。其實再聰明的孩子,沒有充分的鍛煉,最后換來的也可能是平庸。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些優(yōu)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用心陪伴。
案例3:四年級的洋洋,長得高高大大,白白胖胖,眼神單純,不愛和同學說話交流。每天最后一個進教室,總是屁股坐在座位上,頭趴在課桌上,玩自己的學習用品,玩起來幾乎忘記了這是在教室,有時還不停吮吸大拇指,真如嬰兒一般?;诤⒆釉谛5倪@種罕見表現,我去洋洋家家訪,了解到這是一個老夫少妻的重組家庭,父母對孩子百般溺愛,60多歲的爸爸老來得子,給孩子極度豐裕的物質滿足,對于年輕貌美的媽媽怎樣打扮孩子,帶孩子旅游娛樂從不參與意見。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學校的事,是教師的事,寶貝兒子在家不能受一點委屈,有時不聽父母的話,但肯定聽教師的話,爸爸認為“老師說一句,頂我們說十句”,爸爸的這個觀點實在不敢茍同,殊不知,教師的話,他一個字都聽不進去,有時玩膩了,干脆趴在課桌上呼呼大睡,喊都不醒。面對洋洋這種狀況,我只有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改變他。
作為一名教師我扮演著多種角色,像觀察員去仔細觀察他們的言行,像偵察員去推理事件的來龍去脈,像調解員去調解大大小小的各種糾紛,像記者去各家走訪,像心理咨詢師,去了解呵護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這類學困生的具體表現會對班級產生潛在隱形的威脅,有時可能就浮出水面,不利于班級組織的建設,并且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也有極大的阻礙作用。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也肯定有原因。我認為學困生群體有一個共性,就是家庭教育中忽略了孩子好習慣的培養(yǎng)。蔡元培先生說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敝匾暫⒆拥募彝ソ逃?,是每位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好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yè)。做父母雖然沒辦法培訓上崗,但一定要積極做好孩子的榜樣。
西方心理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們發(fā)現孩子的詞匯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匯量直接正相關。同一個孩子,不同的家庭,教育結果也不相同?!敖凵茨蟿t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家庭環(huán)境決定一個孩子的性格和習慣。愛孩子,尊重孩子,不過分溺愛,也不過分指責,不給孩子過早貼上哪種類型的標簽。
百年樹人,孩子年齡小,一味講道理他未必聽得懂,但是父母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對孩子確實非常重要。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改變,最關鍵的是從今天開始,從當下開始,父母要用更好的方法,更大的熱情,更積極的努力,更誠實的態(tài)度去改變。父母對人生對世界的認識和行為,會傳遞到孩子身上,孩子是一張白紙,就看家長如何繪制藍圖。
專注力的培養(yǎng)是學困生轉化的關鍵點。當代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專注力是心靈世界的天窗,沒有它,知識的陽光是照不進來的。”專注力是一個人最好的能力,如果把人生比喻成數字,專注力就是1,有了1,后面的數字才有意義。對照專注力標準,小學生專注20分鐘是沒問題的,他們在看電視玩游戲時,專注力都能超過半小時,但是如果把看電視劇當成作業(yè)去布置,是不是又有孩子做不好呢?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劃爾曼曾在研究中發(fā)現:“決定一個人成就的第一因素,不是智商,不是努力程度,而是專注力?!闭纭秾W弈》中弈秋的兩個學生,專心致志者學有所獲。
班主任的教育策略,是轉化學困生的核心。我深知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不是紙上談兵,其中滋味,唯有當過班主任的人才能體會。首先,要善于觀察學困生,還得擅長讀心術,從他流露出的表情中捕捉到信息,及時發(fā)現他的閃光點,放大其優(yōu)點,增強他的自信心,例如子豪學習成績雖然一般,但是他的字寫得特別認真仔細,我就經常表揚他,他每天可積極了。學習一般的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自己喜歡的座右銘,寫在課本扉頁上,或者寫在日記本上,及時勉勵自己。當學生管不住白己時,不妨讓他撰寫“自我教育說明書”,讓他做自我心理剖析和裁決,讓學生心平氣和地思考這樣做的利弊關系,新我與舊我的斗爭與對照,是自我教育的最佳方式。其次,要對癥下藥。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是天才。我經常鼓勵他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學困生現象的確較為普遍,作為一名熱心教育初心不改的班主任,在他們心中種下一粒希望的種子,不斷給予他們一點點啟迪,一點點力量,用心守護每個環(huán)節(jié),定會等到桃李花開日。
參考文獻:
[1]康芝華.鼓勵性教育——在教學實踐中轉變差生的方法[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1).
[2]楊露.“差生”敘事與親子關系對學業(yè)落后學生的影響[J].管理觀察,2020(03).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