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華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管理關系也在發(fā)生著微妙變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相比于學生的經驗匱乏和幼稚,教師在實際管理中具有更多的途徑和優(yōu)勢,有義務和能力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科學管理和指導。本文就將對初中班主任的新階段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管理教學的順利有效開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管理研究;教學策略
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傳統(tǒng)問題相對突出。一方面教師的教學管理素質有待提升,在實際班級管理中存在著強烈的主觀偏好,導致班級管理失去控制。另一方面學生處于青春發(fā)展時期,對周圍人的言行都比較敏感。教師的管理失誤可能招致學生的反感和抵觸情緒,使班級管理陷入困境。但是初中學生仍普遍具有發(fā)展自己、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的樸素意愿。教師需要在班級管理中控制師生之間的微妙平衡,促使學生的行為和心理得到積極健康的引導和培養(yǎng)。
一、新階段學生群體中出現的問題
1.網絡環(huán)境對學生行為產生的影響。在初中教學管理中,網絡對學生的行為逐漸發(fā)揮這重要影響。對手機的使用使學生之間的交流減少,行為和心理上更加封閉,給實際班級管理造成了困難。此外對網絡游戲的沉迷更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影響學生的學業(yè)問題。
2.學生群體的內部差別逐漸增大。初中學校的生源人數和范圍逐漸擴大。學生在同一個班級中的差異化不斷提升。不同經濟背景、文化背景的學生在班級活動中容易形成巨大的割裂,使教師的管理無法有效著手。學生內部的分化,也使班級文化的建設和公平教育更加困難,進一步降低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質量。
3.學生的自主和自尊意識過于強烈。在現代階段學校教育中,獨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學生基礎生活條件的改善,都使學生在行為和心理上更加自我。加上青春期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教師的管理更多的遭到學生的抵制和懷疑,使師生之間出現較大隔閡和裂痕。
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師自身的言行影響著班級管理的質量。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自身的想象和行為方式對學生有著最直接的影響。一方面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心理更加敏感,班主任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不斷觀察和分析。另一方面班主任是學生人格發(fā)展的重要參照物,學生會從班主任的言行中接收啟發(fā)和暗示,從而在行為上進行改變和調整。
2.教師對構建班級文化缺乏關注。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班級文化對管理質量的提升也有著直接影響。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能夠彌合學生之間的差距和裂痕,促使學生保持較高的集體榮譽感。缺乏優(yōu)秀班級管理文化,就會使學生成為一盤散沙,導致教師的管理作用受到限制。傳統(tǒng)教學中部分教師對管理文化建設不重視,導致學生之間長期處于猜忌狀態(tài),給學生的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
3.教師的主觀管理意識過于強烈。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需要避免對學生的任意分析和評判,而是應該依據現實依據,對學生給出的積極的評價和建議。部分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無法有效控制自身的情緒,使師生之間出現不信任和距離感,導致班級管理的質量相對降低。更重要的是,教師常常意識不到自身的錯誤和失態(tài),使學生處于“煎熬”之中。
4.教師缺乏包容和開放的心態(tài)。在班級管理中,部分教師“眼里容不得沙子”“嫉惡如仇”,對學生的隨意、盲目行為進行過于嚴厲懲罰。使學生在班級生活中“膽顫心驚”,使師生之間出現嚴重的對立情緒。教師的“監(jiān)視管理”“殺雞儆猴”的教學心得都需要進行舍棄,使班級管理朝著科學方向不斷發(fā)展。
三、促進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有效發(fā)展的策略分析
1.在班級管理中保持對自身形象的維護。在新時期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維護自身的教學現象。做到行事作風有規(guī)律,謹言慎行、言行一致的教學原則,在班級管理中維護公平正義。使學生能夠從教師身上學到更多正向價值理念,促進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
2.保持對學生個體尊嚴的尊重和愛護。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尊嚴保持充分的重視和尊重。學生的隱私問題需要得到有效保護,減少班級管理中對學生行為進行公開的批評。此外教師的管理過程不能以犧牲學生的正常學習節(jié)奏為前提,避免教學中對學生的隨時“傳喚”,減少學生在班級中的自我異化心理。
3.通過多種形式積極構建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方式促進班級文化的構建。例如培養(yǎng)學生和其它班級的競爭意識,開設一些戶外集體活動,在班會活動中保持和學生充分的情感交流。促使學生保持較高的班級凝聚力,使學生的積極行為和心理得到培養(yǎng)和引導。
4.保持開放和包容的教學心態(tài)。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保持自然、輕松的教學理念和態(tài)度。對學生的輕微錯誤保持寬容的教學態(tài)度,使學生的焦慮和緊張學習情緒得到有效緩解。此外教師需要在教學管理中保持耐心,給予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保持長期教學約束管理策略,避免在管理中出現急功近利的問題教學理念。最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避免在教學中執(zhí)行“一刀切”的粗暴干涉手法,使師生之前失去了信任。
5.通過班級規(guī)定樹立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立班規(guī)的形式增加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通過榮譽榜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線上意識。在歷次的班干部選舉或者家長會中,學生的成績得分可以作為重要依據和憑證。促使學生認真管理自身的行為,避免在教學中對學生行為的隨意干預和指責。
四、結束語
初中班級管理類似于微型社會的管理,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作為絕對的主導者,需要積極控制自身的言行,給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合理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隨著現代教師監(jiān)督制度的完善發(fā)展,學校需要引入更多的教師行為評測方式,以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積極修正。
參考文獻
[1]邱仕春.基于新課改背景的初中班主任工作探究[J].今古傳奇:文化評論,2019(05):72-72.
[2]田芹.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