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秀娟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課程也被教育部列入了高中的必修科目,旨在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能力。但是,當下大多數(shù)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普遍都存在著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落后的問題,進而大大降低了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本文將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生;信息技術;教學問題;對策探究
前言: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技術學科,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明確其課程教學的重要性,進而能夠轉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弊端,并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從而積極尋求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yǎng)。
一、現(xiàn)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并不陌生,但是卻有大量的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缺乏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導致大部分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地提升。糾其原因,由于大多數(shù)的高中院校都深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所以其課堂教學重心主要都放在了常規(guī)性的學科教學上,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一直都缺乏應有的重視。這也體現(xiàn)在大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較少,以及部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所需的計算機數(shù)量匱乏,甚至還存在著計算機設備過于陳舊老化的問題。此外,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單一,也是造成其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多數(shù)教師都習慣于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氛圍沉悶壓抑,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自然難以提升。
二、有效改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問題的對策
1、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信息化時代,所以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在人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的各個領域中。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課堂實踐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課程內容,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的方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拉近學生與信息技術課程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認識到其課程本身的實用性。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一課時,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了解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變化和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教師可以在正式授課之前詢問要求學生思考和分享兩個問題:“信息到底是什么?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通過什么途徑來獲取信息的?”從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來探討信息的相關概念,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
2、采取分層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由于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也使得高中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著顯著的個性化差異。所以,如果教師總是一味地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就會嚴重忽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不僅不利于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有效提升,而且也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可以通過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根據(jù)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層次,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指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學習目標。進而能夠從教學內容、課堂檢驗、課堂提問和實踐操作等多個方面入手開展分層教學,從而確保不同的學生都能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
3、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強化學生信息素養(yǎng)
隨著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現(xiàn)階段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越來越注重實踐性教學,新課標也一再強調,現(xiàn)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方法,加強學生的探究實踐性教學,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交還給學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進行計算機的硬件設施構成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要求各小組成員能夠在上機實踐課上,利用實踐教學用的拆裝型計算機設備進行練習和探究。從而促使每一個小組都能在實際組裝操作中掌握計算機的各部件構成知識,有助于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今這個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信息技術能力早已成為優(yōu)秀人才所必備的重要技能。因此,高中院校應當加大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和投入力度,而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者和引導者,理應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從而能夠摒棄傳統(tǒng)低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進而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采取分層教學方法以及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舉措,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全面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海珍.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通訊世界,2017(24):353.
[2]倪晶.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