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琛 劉為云
【摘 ? 要】初中物理知識體系結構復雜、內容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時容易因畏難心理而失去學習信心。生活化教學是指將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以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引導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不僅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探究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式,旨在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思路。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生活化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9-0102-02
【Abstract】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knowledge system has a complex structure and a relatively difficult content. Students are susceptible to losing confidence in learning because of fear. Life-style teaching refers to linking physics knowledge with the actual life of students, creating a life-style situation,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use physics knowledge to solve life problems with common physical phenomena in life, which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student learning, but also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his article combines practical teaching cases to explore the way of creat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life-style situation, aiming to provide idea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ethods; Living situation
生活中有許多可以利用的初中物理教學素材,教師一方面要注重生活化物理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歸納,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打造生活化課堂。下文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出兩點建議。
一、利用熱點話題,創(chuàng)設生活化探究情境
探究式教學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目標為基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并在獨立思考、合作過程中自主構建知識結構的教學方式。此種方式能夠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緊緊圍繞中考大綱,缺乏與生活的聯系,開放性不足,導致探究主題僵化、探究過程形式化。教師可以收集生活中與物理教學內容相關的熱點話題,創(chuàng)設生活化探究情境。
以“電磁波”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出示新聞報道:長期食用微波食物容易引起荷爾蒙失調,淋巴消化系統(tǒng)紊亂,血液及免疫力異常甚至是癌癥,孕婦不能使用微波爐,會導致胎兒病變等。以“去偽存真”為主題,開展生活化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微波爐真的有這么大的危害嗎?有什么證據能夠證明以上報道是真實的?如果微波爐真有這么大的危害,該如何避免?如果微波爐的危害較小,該如何“辟謠”?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可將學生分為8人一小組,每個小組自主收集微波爐及電磁波相關知識,如電磁波的產生、傳播、應用;微波爐的工作原理、微波爐與電磁波的聯系、微波爐的危害、微波爐的用途等。在學生收集完資料后,教師請每組代表上臺陳述自己的觀念及避免微波爐危害的方式(或“辟謠”),并總結每組學生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及責任感。
二、利用實驗,創(chuàng)設生活化實驗情境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向學生傳授判斷電路故障的基本技巧。如在講解利用電流表判斷電路故障類型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電流表示數的變化判斷小燈泡是否存在斷路及短路故障。
其次,利用電流表及電壓表判斷電路故障的方法比較簡單,并且有一定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一方面訓練學生利用電流表及電壓表監(jiān)測電路故障,另一方面讓學生從實驗中總結規(guī)律,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內有四名成員,每組配置電流表、電壓表、兩個小燈泡(其中一個小燈泡有故障,故障可能為斷路或短路,一個小燈泡正常)、電源、導線。小組內四名成員集體設計電路,一名成員負責連接電路,一名成員負責記錄電流表及電壓表有無示數,一名成員負責觀察實驗過程是否有誤,一名成員負責畫電路圖。四名學生集體總結規(guī)律:同有同無旁邊壞,一有一無被測壞。
最后,學生掌握了判斷電路故障的思路及方法后,教師可以開展“我來修修電”活動,引導學生將故障判斷的方式應用于生活中。學生扮演“修電工人”角色,不僅要發(fā)現故障,還要排除故障。學生實驗中使用的有故障的小燈泡,可能為燈絲斷路、燈座斷路,也可能為燈座短路。教師引導學生在確定有故障的小燈泡后,動手將燈座問題修理好,或者采用更換小燈泡的方式排除故障,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理解。
三、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物理,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意識是學生觀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注重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啟發(fā)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降低學生的教學難度,繼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顧曉凱.初中物理生活素材的作用舉例[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06).
[2]羅生貴.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38).
[3]火興安.“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13).
[4]賈雪省.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9(12).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