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企業(yè)需要高端人才在理論知識豐富的同時,也能開展具體工作,則教學中,講究實踐教學模式升級。尤其工科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培養(yǎng)中,研究生畢業(yè)崗位與實際工作崗位相連,實踐能力不足將造成工作緩慢,難以配合等現象出現。普遍工科類碩士研究生導師提出,注重將科研成果轉換為實踐教學內容時效性,將大幅度提升其實踐能力。本文將從工科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模式主要問題入手,全面展開工科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關鍵詞:工科類;全日制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
自我國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為更好地適應企業(yè)用人需求,我國提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策略,以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培養(yǎng)核心。實際培養(yǎng)人才以工科、商業(yè)、管理學等為主,強調其畢業(yè)后對企業(yè)高的貢獻率。但基于我國教育教學模式固化的影響,其培養(yǎng)重理論而輕實踐,研究生畢業(yè)后自身實踐能力不足,與工作崗位需求無法匹配。各大院校雖提出了人才實踐理論教學方略,但基本處于宏觀層面,不具備具體指導效果,則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一、工科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模式主要問題
(一)學制太短
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為兩年,教學時間通常無法合理分配。常見分配形式為,實際教學時間一年,以理論教學為主,融合少部分實踐教學內容。第三學期開始,學生普遍開始找工作,并進入實習期。此階段通常無法繼續(xù)學習,且公司工作會逐步增加。第四學期通常以答辯為核心,學生忙于畢業(yè)論文,公司會將工作暫且放緩,為學生獲得碩士學位提供方便。則基于實踐教學的時間一般較少,名義上第三學期與第四學期為實踐教學,但公司日常工作和實踐差別很大,缺少了總結與反思部分。
(二)實踐教學實質內容少
實踐教學內容不健全是我國高等教育常態(tài),多數學校無法給學生提供合理的實踐場地。部分學校雖完成實習基地建設,但內部成員均為學校導師。其內部情況和實際工作情況無法匹配,學生實踐經驗等同實驗經驗,不具備積累工作經驗效果。且多數學校開展實踐教學時間短暫,并混合理論知識教學內容,造成課堂內容混亂現象出現。除此之外,實習基地模式中,學生實習工作類似于工作參觀,無法提升具體動手能力。
(三)實踐體系不健全
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中,體系不健全成為常態(tài)。一方面,其學生人數較少,屬于學校的頂尖教育部分,而學校資源分配中,注重人數,則在實踐教學中,難以分配過多資源,專業(yè)實習基地、實習設備等無法健全,部分高校采取碩士研究生、大學生共同使用實習基地策略,并將資源傾向于大學生。故在碩士研究生學習生涯中,實踐體系始終無法健全,且無法和校內其他機構形成有效融合,完成資源高度整合,意味著其享受的資源有限,甚至無資源可以享受。
二、工科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模式改良辦法
(一)注重科研成果轉化為實踐教學內容的時效性
鉆研實際工作內容的高層次理論及技術是碩士研究生學習核心,則在學習過程中,與導師研究課題,以及研究將成為實踐教學的重要指導,學生畢業(yè)后,往往具備某一方面頂尖能力,或成為某領域專家人才。則導師應沿著人才培養(yǎng)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再到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脈絡,實現人才培養(yǎng)的循序漸進,講究人才根基的扎實性。除此之外,還需要將之前研究的內容,做出有效的調整,保證內容能快速轉變?yōu)閷嶋H的工作經驗。且要注意時效性,在第一年學習生涯末期,要著手將科研成果變?yōu)閷嶋H能力。
(二)做好導師團隊的組建,擴大導師團隊人數
碩士研究生學習生涯中,校內導師及校外導師分別隸屬兩大不同團隊,通常培養(yǎng)以校內導師方案為核心,且在教育部門等影響下,校外導師不具備決策權,難以發(fā)表學生培養(yǎng)的核心意見。則為了提升實踐教學效果,要求校內導師在為研究生確定校外導師時嚴格把關,選擇有能力、有精力、有責任心的校外導師,提高校外導師指導學生的參與度。使校內校外導師與學生充分聯系,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培養(yǎng)。
(三)強調學位論文對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
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學位論文將成為重要一環(huán)。常規(guī)培養(yǎng)中,通常將二者分離,部分學者認為,論文與實踐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完成學位論文的過程是一個專業(yè)實踐的過程,學生需要對之前存在的問題進行高度整合,從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念,代表了自己獨立思考的一面。同時也是提高研究生探索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綜合性檢驗,是綜合實踐與創(chuàng)新活動的重要載體。也代表學生完成畢業(yè)論文后,自身綜合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
(四)實踐教學以效果為核心不拘泥于形式
實踐教學核心在于對實際工作內容的深度理解,則實踐教學必須結合目標,按照目標要求的不同,實現內容的高度調整,而不需要按照傳統(tǒng)規(guī)則,一味強調實踐教學的規(guī)范性。即意味著實踐教學注重效果而不注重形式,達到預期的實踐效果,則意味著實踐教學的成功。如在進行產品研發(fā)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參與其中進行內容學習,并參與到工作之中,從工作中學習相應內容,保證學習效果。此類不拘泥于形式的方法,往往教學效果更好。
三、結語
綜上所述,工科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是我國為社會工業(yè)類企業(yè)培養(yǎng)的高素質人才,但基于教育教學短板,其自身實踐能力有限,與企業(yè)預期需求不符,造成人才能力浪費現象出現。則基于人才培養(yǎng)方略,需實現實踐教學全面升級,講究人才實踐能力強化,做到出學校即入企業(yè),更快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但此類問題由來已久,改革需要一定時間,企業(yè)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將成為其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蔡小春,劉英翠,顧希垚,等.教學路徑的探索與實踐工科研究生培養(yǎng)中『課程思政』[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10):7-13.
[2]孫薇,賈念念,薛玲,等.案例教學在工科研究生統(tǒng)計課程中的改革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7):222.
作者簡介:
劉博(1985年-),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研究生秘書,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