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文
【摘 要】目的:探討左氧配伍甲硝唑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132例,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頭孢曲松鈉配伍甲硝唑治療,研究組應用左氧配伍甲硝唑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結果:研究組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左氧配伍甲硝唑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療效確切,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值得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左氧配伍甲硝唑;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85.26? ?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84-01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外科疾病,發(fā)病原因主要是急性闌尾炎合并化膿,該病具有起病急、發(fā)生突然等特征,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腹部劇烈疼痛、闌尾腫脹、腔內(nèi)積膿等。在急腹癥疾病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占總發(fā)病率的25%左右,而且感染通常以氧菌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為主[1]。針對這一問題,臨床上常采用頭孢曲松鈉配伍甲硝唑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較多。因此本文選取了132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分析了左氧配伍甲硝唑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132例,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兩組各66例,研究組男34例,女32例,年齡17~73歲,平均年齡(55.1±6.2)歲。對照組男35例,女31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55.2±6.1)歲。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簽署本研究,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無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術后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
對照組:對患者采用頭孢曲松鈉配伍甲硝唑治療,具體劑量為將2g的頭孢曲松鈉與250ml的濃度為0.9%氯化鈉溶液進行混合使用,同時配伍甲硝唑0.5g,靜脈滴注,每天2次。連續(xù)治療1周。
研究組:對患者采用左氧配伍甲硝唑治療,具體劑量為將0.3g的左氧氟沙星0.3g250ml的濃度為0.9%氯化鈉溶液進行混合使用,同時配伍甲硝唑0.5g,靜脈滴注,每天2次。連續(xù)治療1周。
1.3觀察指標
治療效果。顯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腹痛、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消失。有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腹痛、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無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腹痛、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未改善。
記錄患者的泌尿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shù)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研究組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經(jīng)過手術治療后通常會出現(xiàn)感染,主要由厭氧菌和好氧菌導致,通過手術治療很容易導致患者的腹腔內(nèi)產(chǎn)生積膿,導致出現(xiàn)感染或者切口處感染等情況,嚴重降低了患者的愈合速度。因此需要在術后采用藥物進行治療,降低出現(xiàn)的感染率。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使用左氧配伍甲硝唑治療效果顯著,使不良反應發(fā)生機率降低。
甲硝唑對于厭氧菌的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甲硝唑容易造成患者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產(chǎn)生不良反應,讓患者出現(xiàn)各種不良反應。而左氧氟沙星作為一種喹諾酮類的抗生素,具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可以通過抑制細菌的活性,阻斷DNA的復制,從而達到殺菌的作用[2]。而且該藥物與其他藥物使用時,不會產(chǎn)生太多的不良反應,也不會對DNA異構酶產(chǎn)生抑制作用。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治療,可以達到理想治療效果的同時,還可以在對患者進行用藥中存在的不良反應進行抑制,還不會影響甲硝唑的效果。
綜上所述,左氧配伍甲硝唑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療效確切,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值得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把奉明.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用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的作用觀察[J].甘肅科技,2019,23(12):105-106.
[2]阮召杰,肖嚇鵬,陳振霖,等.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藥方法對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及血清學指標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1(1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