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2020-11-06 05:38:12趙忠平賈圓圓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20年25期
        關鍵詞:中職教師中職學校影響因素

        趙忠平?賈圓圓

        摘 要 主觀社會地位是個人對其在社會系統(tǒng)中所處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自我判斷,探究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可為提升中職教師職業(yè)獲得感提供理論支持。基于2019年末對浙江省12所中職學校教師的調查數(shù)據(jù),利用描述統(tǒng)計與回歸分析的方法,對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雖仍處于中等偏低水平,但較5年前已有顯著提升;校內地位感知是影響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專業(yè)課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顯著高于文化課教師,教師對收入、校內環(huán)境和培訓機會的滿意度對其校內地位感知有顯著正影響;除有無子女變量對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有直接顯著影響外,其他因素則通過中職教師校內地位感知而間接影響其主觀社會地位。因此,要提升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首要的是提升其校內地位感知,增強其在校內的工作體驗和獲得感。

        關鍵詞 中職教師;中職學校;主觀社會地位;校內地位感知;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0)25-0045-07

        一、問題的提出

        教師是教育發(fā)展的第一資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培養(yǎng)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強調,“不斷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yè)”[2]。長期以來,學界和政策制定者高度關注普通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而對任職標準與普通高中相近的中職教師則關注較少。當前,大部分中職教師承受著來自學校生源困難、學生管理難度高,以及社會上根深蒂固的“重文輕技”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從社會經驗來看,同為高中階段教師,中職教師和普通高中教師的社會地位差異明顯。因此,關注中職教師隊伍的社會地位(尤其是主觀社會地位)并探究其影響因素,對提升中職教師隊伍素質和能力至關重要。

        主觀社會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指社會成員從自身角度出發(fā),對自己在社會系統(tǒng)中所處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自我判斷[3]。不同于客觀社會經濟地位,主觀社會地位是人們對所處社會階層的主觀感受,從而形成對社會、人生的不同認知層次,在影響心理健康的同時,也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社會學者的相關研究顯示,個體的主觀社會地位越低,對其身體健康[4]、心理健康[5]、職業(yè)幸福感[6]、工作適應性[7]等方面的消極影響越大,相較于客觀社會地位(Objective Social Status,OSS),主觀社會地位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更為顯著和直接,客觀社會地位對個體社會地位的影響,也通常以主觀社會地位為中介[8]。因此,研究教師群體的主觀社會地位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價值。當前針對教師群體的主觀社會地位研究相對較少,且研究對象多為普通中小學教師。李維等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義務教育教師主觀社會地位整體較低,性別、子女、區(qū)域、城鄉(xiāng)、學段以及職稱、收入水平、教齡等因素對其有顯著影響[9]。崔麗麗等研究發(fā)現(xiàn),中學體育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處于中等水平,其不僅與專業(yè)認同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且在教齡、年齡上存在顯著差異[10]。而在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研究方面,目前僅有周慧梅等開展了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處于中下等水平,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在教齡、學歷、職稱、崗位、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11]。一方面,周慧梅等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描述性統(tǒng)計和參數(shù)檢驗方法,未考慮因素間的相互影響;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yè)升級的需要,國家和各級地方層面對職業(yè)教育的重視日益增強,政策關照和經費投入都有明顯聚焦,中職教育也在此過程中獲得了長足發(fā)展。那么,在新形態(tài)下,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水平如何?哪些因素在綜合影響著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本研究以浙江省12所中職學校教師為研究對象,考查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整體水平以及內部特征,并借助回歸模型分析影響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因素,以期為提升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促進中職教師隊伍素質和能力提升提供幫助。

        二、數(shù)據(jù)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分析數(shù)據(jù)來源于筆者于2019年12月初對浙江省4市共12所中職學校教師的抽樣調查,此次調查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每所學校抽取一定比例的教師作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02份,回收問卷387份,剔除有奇異值或缺失值嚴重的問卷后,剩余有效問卷為348份。

        (二)變量選擇

        1.被解釋變量

        在本研究中,被解釋變量為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問卷中采用麥克阿瑟主觀社會地位量表來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從非常低到非常高,分別賦值1~10分。數(shù)值越大,表示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越高。

        2.解釋變量

        校內地位感知。此變量數(shù)據(jù)是通過麥克阿瑟主觀社會地位量表來獲得,賦值為1~10。依照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個體對其社會地位的主觀感知,受其選擇的參照對象的影響,一般而言,個體會傾向于將相同或相近生活圈子的人作為參照[12]。中職教師對其社會地位的主觀感知,也會傾向于將其同一工作生活環(huán)境中的個體作為參照群體,比如其工作的學校同事等。因此,本研究將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變量,既作為對其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因素納入分析,同時也作為其他變量的被影響因素而使用。

        人口學特征變量。以往關于個體主觀社會地位的研究發(fā)現(xiàn),性別、婚姻以及子女狀況等人口學特征是影響個體主觀社會地位的重要變量[13][14][15]。為此,本研究也將性別、婚育狀況作為重要的人口學特征變量,分析其對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

        個體工作特征變量。個體工作特征是影響個體主觀社會地位的重要變量。本研究主要關注中職教師職稱、教師類型、職務、任教學科,以及周課時數(shù)、收入水平、工作環(huán)境滿意度、職稱晉升機會以及培訓機會等工作特征變量對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關于教師職稱,本研究將未評職稱、助理講師以及三級實習指導教師、二級實習指導教師歸為初級,將講師、一級實習指導教師歸為中級,將高級講師、正高級講師以及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歸為高級。關于教師職務,主要分為普通教師、學校領導。同時,考慮到中職教師相對于普通教育教師的特殊性,本研究重點關注教師類型和教師任教學科,按教師類型將中職教師分為“雙師型”教師和“非雙師型”教師;按任教學科,將中職教師分為任教文化課和任教專業(yè)課兩類。課時數(shù)指小課時,一般40~45分鐘為一課時,由教師自己填寫;收入水平為教師的月工資收入,單位為千元;中職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滿意度、職稱晉升機會以及培訓機會,均為李克特五級選項。變量的相關描述見表1。

        3.研究程序

        首先,本文采用描述統(tǒng)計和差異檢驗的方式,考察中職教師當前主觀社會地位感知、五年前社會地位感知,以及校內社會地位感知的基本情況及其之間的關系,對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情況作基本了解。其次,以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為被解釋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了解中職教師校內地位感知的影響因素。再次,構建以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感知為被解釋變量的線性回歸模型,以教師的人口變量、職業(yè)變量和工作變量,以及校內地位感知為解釋變量,探究影響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主要因素。最后,依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嘗試提出提升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促進職業(yè)獲得感的政策建議。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描述

        首先,比較中職教師當前主觀社會地位及其五年前(按照本文的調查時間點計算,五年前為2014年)的主觀社會地位。在問卷中,筆者詢問中職教師“您覺得,五年前中職學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如何?”的題項,由教齡大于等于5年的中職教師來填答。調查發(fā)現(xiàn),中職教師認為五年前其社會地位的均值為3.21(SD=1.72),遠小于理論中間值5。從4分位數(shù)的分布看,超過3/4的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感知小于或等于4。中職教師當前主觀社會地位的均值為3.75(SD=1.87),雖然也處于較低水平,但相較五年前,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有了顯著提升(t=3.348,p<0.001),這其中,各地對職業(yè)教育的普遍重視和投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相關性考察的結果看,中職教師當前主觀社會地位感知與五年前感知高度相關(r=0.739,p<0.001),說明五年來,大部分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感知實現(xiàn)正增長,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提升具有整體性特征,見表2。

        而后,比較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與主觀社會地位情況。結果顯示,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總體接近中等水平(M=4.69,SD=1.94),31.9%的中職教師感知的校內地位大于理論中間值5,顯著高于其主觀社會地位感知(t=-9.145,p<0.001)。此結果表明,教師在與同校其他教師進行橫向的社會地位比較時,總體表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趨中”趨勢[16]:即與校內客觀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教師(如校領導或高級教師)相比,感覺自己處于較低地位,但與校內客觀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的教師(如新入職教師)相比,又覺得自己處于相對較高地位,綜合比較之后,會傾向于認為在學校內部,自己處于中等地位。成員對其組織內社會地位感知的“趨中”趨向在社會領域普遍存在,并會對其整體社會地位感知產生顯著影響[17]。相關性結果顯示,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與其主觀社會地位高度相關(r=0.498,p<0.001),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講,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對其主觀社會地位會有顯著影響。因而,筆者認為,首先應該探究清楚哪些因素影響了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

        (二)校內地位感知及其影響因素

        以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為被解釋變量,以中職教師的性別、婚育特征等人口學變量,職稱、校內職務、學科分類、周課時、收入滿意度、工作滿意度、晉升機會和培訓機會等工作特征為解釋變量,采用分層方式,構建了兩個線性回歸模型。模型2的線性回歸整體性統(tǒng)計檢驗F值為5.837,顯著性檢驗的p值小于0.001,達到顯著性水平,表明所列解釋變量對中職教師校內地位具有顯著解釋力,可解釋中職教師校內社會地位21.7%的變異量。

        模型1報告了人口學特征變量對中職教師校內地位感知的影響。具體而言,性別和婚育狀況對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未產生顯著影響,男女性教師之間的校內地位感知無顯著差異,已婚與未婚教師亦無顯著差異。這一點與中小學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相關研究結論存在很大差異,在中小學教師的相關研究中,女性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顯著高于男性[18]。模型2報告了人口學特征變量和工作特征變量對中職教師校內地位感知的影響?;貧w結果顯示,職稱、職務以及任教課程對中職教師的校內社會地位均有顯著影響。具體而言,高職稱教師、學校領導,相比于低職稱教師和普通教師,感受到更高的校內地位。此外,專業(yè)課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顯著高于文化課教師,中職學校以教會學生掌握職業(yè)技能為主要目標,在現(xiàn)有評價體制下,負責傳授職業(yè)技能的課程相比于普通的文化課程,更受學生重視,客觀上也可認為,更受到學校的重視。這種重視傳導至教師層面,使得中職學校里專業(yè)課教師和文化課教師在其校內地位的感知上出現(xiàn)顯著差異。據(jù)對中職教師的訪談了解到,中職學校中專業(yè)課與文化課的受重視程度差異,使得文化課教師普遍具有較強的相對剝奪感,職業(yè)成就感普遍不足。此外,教師的收入滿意度、工作環(huán)境滿意度對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均有顯著正影響。同時,中職教師得到的培訓機會越多,其校內地位感知也越高。這說明,改善中職教師的收入和工作環(huán)境,給予中職教師培訓機會和支持,滿足其專業(yè)發(fā)展需要,有助于提高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模型1和模型2統(tǒng)計分析結果見表3。

        在研究了中職教師校內地位感知的影響因素后,進一步探究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因素。首先,按照普遍的思路,探究人口學變量和工作特征變量對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構成線性模型3,之后,將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投入模型,構成線性模型4,一方面,考察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對其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另一方面,觀察人口特征和工作特征在校內地位感知變量進入模型后的顯著性變化情況。

        (三)主觀社會地位的回歸分析

        關于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表明,模型4的線性回歸整體性統(tǒng)計檢驗F值為13.372,顯著性檢驗的p值小于0.001,達到顯著性水平,表明本研究所列解釋變量對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具有顯著的解釋力,可解釋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40.7%的變異量,模型的解釋力較強。

        模型3報告了中職教師的人口特征和工作特征對其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人口特征維度,性別因素對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無顯著影響,但教師婚育情況的影響達到顯著性水平,具體而言,“已婚有孩”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顯著低于“未婚”教師,其主觀社會地位得分是未婚教師的81.9%(1-0.181)。比較奇怪的是,職稱對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產生顯著負影響,即職稱越高,其主觀社會地位越低,這一點需要進行深入解讀。在控制了其他變量后,收入滿意度、環(huán)境滿意度和培訓機會三個變量對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有顯著負影響。除此之外,其他變量的影響均未達到顯著,這一點與上述校內地位感知的回歸結果存在較大差異。

        模型4是在模型3的基礎上,加入了與教師主觀社會地位高度相關的校內地位感知變量。結果發(fā)現(xiàn),除婚育狀況與校內地位感知變量影響顯著外,其他變量均不再顯著。而在加入校內地位感知變量后,模型的解釋力得到大幅提升,從22.5%提升到40.7%,僅校內地位感知變量對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解釋力達到了18.1%。這證明,與其他變量相比,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可認為是最大的解釋性因素,其他諸如職稱、職務、任教課程、收入滿意度、環(huán)境滿意度,以及培訓機會等工作特征變量,多通過影響中師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而對主觀社會地位產生間接性影響。同時也說明,要提升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

        模型3和模型4統(tǒng)計分析結果見表4。

        四、結論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基于2019年末問卷調查獲得的浙江省12所中職學校348名專任教師的相關數(shù)據(jù),利用描述統(tǒng)計與回歸分析方法,分析了當前中職學校專任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后,得出如下結論:

        1.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依然偏低,但較五年前有顯著提升

        當前,我國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總體依然偏低(M=3.75,SD=1.87,小于理論中間值5)。究其原因,可歸為兩個方面:一是當前社會對職業(yè)教育長期以來相對輕視的現(xiàn)實狀態(tài),使得中職教師對其社會地位的認知期望偏低;二是與中國居民對其社會地位的主觀認同特征相關,與不斷提高的社會經濟地位相比,中國居民的主觀社會地位認同相對偏低,表現(xiàn)出明顯的“向下”認同偏移[19][20],中職教師也不例外。盡管如此,在我國產業(yè)升級的大背景下,國家和地方層面對職業(yè)教育(包括中職教育)給予了更多的重視和政策關照,中職教育得到了較快發(fā)展,與五年前相比,當前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認同有整體性的顯著提升。

        2.校內地位感知是影響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最重要因素

        研究發(fā)現(xiàn),校內地位感知是影響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最重要因素,在投入校內地位感知變量后,除有無子女變量對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的影響依然顯著外,其他變量不再顯著,并且模型的解釋力大幅提升。教師有無子女,其實代表了教師家庭經濟和生活方面所承擔的壓力要高于未婚及無子女教師。由于有子女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占用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孩子,外加要完成每日的教學工作任務,教師的壓力相對更大;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生活、學習等,均需要耗費大量的家庭經濟資本,對同樣收入的無子女教師和有子女教師而言,有子女教師所面臨的經濟壓力要更大,這也導致其在主觀社會地位的感知上要顯著低于無子女教師。而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是以周圍同事作為社會比較的參照對象,因為屬于強聯(lián)結(strong ties)群體之間的社會比較,所以很容易會使得個體產生相對剝奪感,進而影響其工作積極性和職業(yè)獲得感,并進而影響其主觀社會地位感知。

        3.工作特征變量經由校內地位感知而顯著影響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

        教師工作方面的諸多變量,如職稱、職務、任教課程,以及對收入、學校環(huán)境與培訓機會的滿意度等,均與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緊密相關,這些變量通過校內地位感知而對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產生間接影響。其中,專業(yè)課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顯著高于文化課教師,教師對收入、校內環(huán)境和培訓機會的滿意度對其校內地位感知有顯著正影響。因此,有效提升中職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除了營造良好的校園硬件環(huán)境之外,還應該著力消除校園內的“歧視”文化,如中職學校中專業(yè)課與文化課之間的歧視鏈,任課教師與學校領導之間的待遇差異等,深度改造校園生態(tài),打造相對公平的校園環(huán)境,使得中職教師置身其中,能夠感受到尊重和公平,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最終增強其職業(yè)獲得感。

        (二)政策討論

        眾所周知,由于中國社會自古以來有“德上藝下”“勞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傳統(tǒng),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校相比,不論在生源質量,還是在師資質量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因素都對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感知產生消極影響。盡管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層面對職業(y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但思想傳統(tǒng)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此,應該在現(xiàn)有宏觀政策和現(xiàn)實框架內,思考如何提升中職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筆者認為,重點在于降低中職教師在社會比較中的相對剝奪感,核心則在于提升其校內地位感知。因而,應從提升相對待遇、優(yōu)化學校環(huán)境、促進校內公平三個方面制定相關政策,促進中職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的提升。

        1.提升相對待遇,減輕中職教師相對剝奪感

        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感知,其實質是教師群體(個體)在稀缺性社會資源占有方面與其他群體(個體)進行社會比較的結果。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教師群體(個體)感受到其所占有的稀缺性社會資源總量越具有相對優(yōu)勢,其主觀社會地位感知便越高,總量具有相對劣勢,則越低。依照社會心理學的解釋,教師群體(個體)進行社會比較的對象,一般尤其注重與強聯(lián)結的群體(個體)進行比較[21]。就中職教師群體而言,由于職業(yè)的屬地特性,中職教師會偏向于與本地教育系統(tǒng)中其他類別或學段的教師群體(即本地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普通高中教師)進行比較。與近年來,國家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工資收入且投入巨大,要求并督查在2020年底完成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工資收入水平的改革相比較[22],與此相比,中職教育作為我國職業(yè)教育的起始階段,教師的工資收入尚待進一步提高。從社會比較的角度,這會進一步增強中職教師與義務教育教師在社會比較中的相對剝奪感,降低其主觀社會地位感知,并影響其職業(yè)獲得感和工作積極性。提升中職教師的相對待遇,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除全面性地適度提升外,還應具有分類思維,有所重點地實施“精準提升”,照顧到各類中職教師的特征,精準提升其職業(yè)獲得感。第一,提升貧困地區(qū)中職教師的薪酬補助水平。一方面,可激勵優(yōu)秀人才到貧困地區(qū)中職學校從教,提升貧困地區(qū)中職學校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可穩(wěn)定貧困地區(qū)中職教師隊伍,減緩這些地區(qū)中職學校教師的向城流動性,為當?shù)乇A粢恢鄬Ψ€(wěn)定且優(yōu)質的中職師資隊伍。第二,在學校內部,中職教師待遇的提升應該遵循分類激勵思維,對那些承擔更多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一線教師要給予更多補助,增強教師的獲得感。

        2.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增強中職教師校內權威感

        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校園人文環(huán)境和組織支持對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有顯著正影響,讓教師在校園內能感受到充分的尊重是其職業(yè)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并對其主觀社會地位的提升有顯著影響[23][24]。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應從兩方面展開具體工作:一是應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上尊重教師的專業(yè)權威;二是在人際互動(包括學校管理者與普通教師的互動,以及師生互動)中尊重教師的師者地位,在教師的權威遭受挑戰(zhàn)時,學校能夠及時提供支持。首先,從微觀制度設計及氛圍營造上,尊重教師的專業(yè)權威,盡量避免利用行政手段干預或挑戰(zhàn)教師在教育教學上的權威地位。其次,在學校的科層體制中,上級(學校高層和中層管理者)對普通教師應展現(xiàn)充分的尊重,學校管理者應貫徹“為教師服務”的理念,避免借由行政層級高而輕視教師的情況出現(xiàn)。第三,面向學生制定尊師守則,并由日常儀式貫徹之,由此浸潤而使得尊師成為學生日常的自覺自發(fā)行為。第四,捍衛(wèi)教師的尊嚴,對損害教師尊嚴的行為進行必要的懲戒。

        3.加強校內制度設計,緩解中職學校重技輕文現(xiàn)象

        一方面,中職學校具有現(xiàn)代單位的科層制特征,分工明確且有明顯的層級特征;另一方面,則因其應用人才培養(yǎng)的屬性,具有明顯的“技術導向”特征。在當前的中職學校,重技輕文現(xiàn)象普遍存在,其不僅體現(xiàn)在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導向、管理體制及管理層構成,以及各種校園隱性文化之中,而且由此而引發(fā)了中職學校內文化課受輕視、文化課教師不被重視的情況。在筆者的調研訪談中,諸多文化課教師皆表達了在中職學校被輕視的情況,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也表明,中職學校專業(yè)課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顯著高于文化課教師。當然,在中職學校中,文化課受到相對忽視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普遍且公認的事實,在此環(huán)境下,文化課教師面臨與專業(yè)課教師在教學資源、領導關懷等方面的差異局面。對此,學校應通過一定的頂層設計,緩解重技輕文現(xiàn)象,促進校內公平,從而提升中職文化課教師的校內地位感知。一是改革校內宣傳口徑,將文化課與專業(yè)課置于同樣重要位置,強調文化課的基礎性作用。二是在教學運行層面,充分尊重文化課地位,尊重文化課任課教師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從而增強文化課教師在校內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7)[2020-06-05].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2018-01-20)[2020-06-05].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3]李春玲.當代中國社會的聲望分層——職業(yè)聲望與社會經濟地位指數(shù)測量[J].社會學研究,2005(2):1-22.

        [4]Frank Euteneuer.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nd Health[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2017(5): 337-343.

        [5]Janxin Leu, Irene H. Yen, Stuart A. Gansky, Emily Walton, Nancy E. Adler, David T. Takeuchi.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Asian Immigrants: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Age at Immigration[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8(5): 1152-1164.

        [6]Heather M. Haught, Jason Rose, Andrew Geers, Jill A. Brown.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nd Well-Being: The Role of Referent Abstraction[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5(6): 356-369.

        [7]Kelsey L Autin, Richard P Douglass, Ryan D Duffy, Jessica W England, Blake A Allan.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Work Volition,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A Longitudinal Study[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7(4): 1-10.

        [8]John Macleoda, George Davey Smith, Chris Metcalfe and Carole Hart.. Is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 More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Health than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Evidence from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Scottish Men[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5(9): 1916-1929.

        [9][15][18]李維,秦玉友,白穎穎.我國義務教育教師主觀社會地位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教育學報,2019(4):80-87.

        [10]崔麗麗,張志勇,李靜.體育教師專業(yè)認同與社會地位知覺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7):82-88.

        [11]周慧梅,呂霄霄.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主觀社會地位狀況與差異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2):112-119.

        [12]吳瓊.主觀社會地位評價標準的群體差異[J].人口與發(fā)展,2014(6):63-70.

        [13]于鐵山.個人主觀社會地位的社會影響因素———基于CLDS(2012)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J].人口與社會,2015(1):89-97.

        [14]劉妍良.當代青年群體主觀社會地位性別差異研究——基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10[J].中國青年研究,2016(4):77-82.

        [16]Evans, M. D. R. , and Jonathan Kelley.. Subjective Social Location: Data From 21 N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004(1):3-38.

        [17]Whyte, Martin King, and Zhongxin Sun.. The Impact of Chinas Market Reforms on the Health of Chinese Citizens: Exampling Two Puzzles[J]. China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0(8): 1-32.

        [19]李春玲.社會階層的身份認同[J].江蘇社會科學,2004(6):108-112.

        [20]韓鈺,仇立平.中國城市居民階層地位認同偏移研究[J].社會發(fā)展研究,2015(1):1-17.

        [21]Heaney C. A. & Israel B. A.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J].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8, (4):189-210.

        [22]國務院教育督導辦.2020年把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作為督導檢查重點[EB/OL].(2019-12-20)[2020-06-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12/t20191220_412802.htm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12/t20191220_412802.html.

        [23]史鳳山.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缺失的現(xiàn)狀、原因及培養(yǎng)策略——以太原市實驗小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5):34-36.

        [24]王鋼,范勇,黃旭,等.幼兒教師政府支持、組織支持和勝任力對職業(yè)幸福感的影響:職業(yè)認同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8(6):801-809.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in 12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Zhejiang Province

        Zhao Zhongping, Jia Yuanyuan

        Abstract?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SSS) is an individuals self-judgment on their status or respect in the social system. Exploring the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ocational teachers SS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enhancing vocational teacherssense of professional acquisi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teachers in 12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Zhejiang Province at the end of 2019,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vocational teachers SS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urrent S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but i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5 years ago; the perception of status in school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 among them, the professional status teachersperception of their position on campu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ultural courses. Teacherssatisfaction with income, school environment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perception of their status within the school; the SSS has a direct and significant impact, and other factors indirectly affect the S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 through their perception of their status within the school.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SSS of vocational teachers, the first thing is to enhance their perception of status in the school and enhance their work experience and sense of gain in the school.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status perception in school; influencing factors

        Author? Zhao Zhongping, lecturer of Shaox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haoxing? 321000); Jia Yuanyuan, teacher of Kunsh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猜你喜歡
        中職教師中職學校影響因素
        試論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的研究
        求知導刊(2016年32期)2016-12-20 20:06:53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7:01:25
        淺談加強中職教師師德培養(yǎng)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職教論壇(2016年22期)2016-11-19 09:24:29
        德育工作淺談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2:19:47
        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雙證融通”課程改革與探索
        淺析多媒體課件在中職學校的應用
        環(huán)衛(wèi)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yè)生產性服務業(yè)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級發(fā)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女人被狂躁的高潮免费视频 | 亚洲无码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看| 91伦理片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 |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策驰| 亚洲一二三四五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人妻av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欲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刚刚| 91精品国产九色综合久久香蕉 | av网站国产主播在线| 国产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麻豆| 另类专区欧美在线亚洲免费| 狼人狠狠干首页综合网| 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大全观看|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 亚洲人成人99网站|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96精品在线| 白嫩少妇在线喷水18禁|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伦视频在线视频| 91九色熟女潮喷露脸合集| 无码喷潮a片无码高潮|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少妇激情高潮视频网站| 妇女bbbb插插插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免费av第一区第二区|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视频女同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黄色亚洲一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