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劉義
摘? ?要: 《華氏451》是美國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壇反烏托邦文學的杰作。該小說除了具有深刻的政治批判性之外,在敘事方面也展現(xiàn)出高超的技巧。本文以色彩為切入點,分析色彩在小說中的象征含義及強化主題意義時的作用。同時,大量使用色彩詞匯增加了小說的畫面感,給讀者帶來了更好的閱讀體驗。
關鍵詞: 《華氏451》? ?色彩? ?主題? ?科幻小說
一、引言
《華氏451》是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雷·布拉德伯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迄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小說以紙張的燃點——華氏451度(232.8攝氏度)——為標題,講述了未來社會一幅幅令人窒息的恐怖場景。得益于科技的高度發(fā)達,未來人類已經(jīng)物質豐富、衣食無憂,與此同時,政府卻加緊了對人思想的控制。書籍成為違禁品,政府指使消防隊來查禁書籍,并懲罰那些敢于私藏書籍的人士。小說的主人公蒙塔格原本是一名消防隊員,每天忙著焚燒書籍,抓捕藏書者。有一次他偶遇了小姑娘克拉麗莎,心中的善良被喚醒,與此同時他在執(zhí)行任務時被一位正義凜然的老太太所觸動,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并最終下定決心推翻該國當時政府,重建人類社會文明。
《華氏451》具有明顯的反烏托邦小說特征,通常被人們從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加以解讀,比如加里·沃爾夫指出,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說中人類向外太空的殖民反映了北美殖民者開拓疆域時對印第安人的迫害(Wolfe, 1980)。凱文·霍斯金森評論道,布拉德伯里揭露了冷戰(zhàn)歲月的卑劣(Hoskinson, 1995: 358)。與此同時,該小說在敘事技巧方面同樣造詣頗深。小說語言精練雋永,節(jié)奏感強,讓人有一種閱讀詩歌的感覺。對于這一點,黑茲·皮爾斯曾評論道,布拉德伯里是愛倫·坡的學徒,語言具有詩意的美。(Pierce, 2001)除此以外,布拉德伯里對色彩的運用也值得我們關注。小說大量使用色彩詞匯,既刻畫了一幅幅色彩鮮明的畫面,又表達了作家強烈的思想感情,取得了以色彩敘事的文學效果。正如王文欣所言:“依靠色彩創(chuàng)造具有視覺可信度的畫面意向,擴充讀者的視覺想象,并賦予畫面一定的敘事功能?!保ㄍ跷男?,2014:23)
色彩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逐漸被賦予豐富的象征含義。有人指出:“從原始社會起,人類就懂得使用色彩表達某種象征意義,各種色彩都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能夠對人產(chǎn)生某種刺激,表達人的感情,影響人們的情緒,從而使人產(chǎn)生許多心理感覺?!保ㄚw春,2007:22)在文學作品中運用色彩自然而然地起到深化主題意義的作用,“色彩敘事作為文學作品中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服務于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創(chuàng)作背景、故事發(fā)展情境及故事的內(nèi)容,對人物塑造及豐富,乃至增強作品的感染力,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劉曉陽,左迎春,2012:200)《華氏451》在色彩的使用方面頗具匠心,對深化小說的內(nèi)涵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黑色與批判
黑色是一種讓人感覺沉重甚至懼怕的顏色,這種感覺在《華氏451》中尤為突出?!度A氏451》以眾多的黑色事物開頭,如焚燒時“發(fā)黑的書籍”“黑色的天空”“甲殼蟲般黑色的消防員頭盔”、姓“布萊克”(黑色)的消防隊員,等。此外,小說的第一個場景也是發(fā)生在黑暗之中——主人公蒙塔格在夜班時分下班回家的路上偶遇小姑娘克拉麗莎。接下去讀者會發(fā)現(xiàn),《華氏451》中所有場景都發(fā)生在黑夜之中,如焚燒藏書的老太太、蒙塔格夫妻爭吵、消防隊追捕蒙塔格、蒙塔格順利逃亡等。因此,我們有理由把這部小說稱為“黑夜小說”。
布拉德伯里之所以讓整部小說發(fā)生在黑暗之中與他的寫作目的有關。本小說成書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恰逢麥卡錫主義橫行美國之際。當時美國政府推行極左政策,查禁書籍,控制人的思想,導致民間檢舉成風,人人自危。很明顯,布拉德伯里創(chuàng)作這部以焚燒書籍為主要內(nèi)容的小說就是為了影射當時的美國政府,批判政府所推行的書籍審查制度?;诖藙?chuàng)作背景,可以說《華氏451》中的黑色意味著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意味著老百姓生活在暗無天日之中,這種黑色是社會形態(tài)的真實寫照。根據(jù)小說的描繪,未來美國政府高度集權,并嚴格控制人們的思想,老百姓只能收看政府過濾過的新聞和電視節(jié)目,只能聽到一種聲音。政府不允許人們閱讀書籍,因為這會引起大家對現(xiàn)存規(guī)章制度的質疑和反抗。老百姓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面對政府暴行和別人的悲慘遭遇而無動于衷,反而慶幸這些事情沒有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黑暗意味著沒有陽光,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度A氏451》在描寫蒙塔格的家庭生活時就讓讀者體會到又黑又冷的怪異感。比如下夜班回到家后推開臥室的門,蒙塔格有一種走進墳墓的恍惚感:
月亮已隱去,仿佛步入了冰冷的大理石墓室。臥室內(nèi)一團漆黑,絲毫感覺不到外面的光線。窗門緊閉,外部城市的吵雜聲也無法滲入這座墳墓。(Bradbury,1996:11)
本該最溫馨的家居然在黑夜中給人一種墳墓的冰冷感,這種感覺并非由于氣溫造成,更多的是夫妻關系的真實寫照。小說如此敘述熟睡中的妻子:
妻子仰面躺在床上,四肢伸開,什么都沒蓋,看上去冷冰冰的,好像一具擺在墓室門口的尸體。(Bradbury,1996:12)
隨著敘述的推進,我們得知妻子整日沉溺于大眾傳媒營造出來的虛擬世界之中,對辛勤工作的丈夫不聞不問。當丈夫生病無法堅持上班時,妻子非但沒有表現(xiàn)出家庭成員間應有的關心,反而催促蒙塔格趕快上班,以免影響掙錢。后來,蒙塔格在家里藏匿書籍,向政府檢舉揭發(fā)的居然正是妻子。
通過處處凸顯黑色,《華氏451》將殘暴的集權統(tǒng)治和緊張的家庭成員關系毫不掩飾地呈現(xiàn)在廣大讀者面前,令人窒息。雖然小說中的場景帶有夸張成分,但這正是布拉德伯里眼中二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社會的縮影。
三、紅色與暴力
作為一部關于焚燒書籍的小說,火光自然是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紅色作為火的顏色則貫穿了小說的始末。紅色的火光本來是光明和溫暖的象征,可一旦被政府利用成為銷毀書籍的手段,紅色和火光便帶上了血腥的味道。消防隊的徽章是紅顏色的,上面是一只飛翔的火鳳凰;具有追捕功能的機械獵犬瞪著血紅的眼珠;焚書時的火光把“天空映成了紅色”。小說中凡是有暴力事件發(fā)生的地方,紅色總是存在。比如說,蒙塔格與一群麻木不仁的女士爭吵時,看到的是她們“瓷器般慘白的臉龐和猩紅的嘴唇”(Bradbury,1996:95);當蒙塔格的房子被人縱火后,“房子倒塌在暗紅的炭火中”。(Bradbury,1996:117)布拉德伯里將紅色與暴力事件聯(lián)系在一起的做法與冷戰(zhàn)時期西方民眾看待共產(chǎn)主義的態(tài)度有關。在資本主義政府的刻意丑化下,紅色的共產(chǎn)主義與暴政畫上了等號,對于很多人來說反對紅色就是反對共產(chǎn)主義。布拉德伯里本人也受此影響,因此《華氏451》中出現(xiàn)了一些對共產(chǎn)主義不友好的言論,需要讀者批判地看待。
故事后半段,紅色的火焰由暴力犯罪轉變?yōu)楣饷骱蜏嘏南笳?。隨著主人公蒙塔格成功逃往山間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愛書人士相遇,在大山深處黑夜里燃氣的“紅色的火焰”,此時此刻火對于蒙塔格有了新的含義,“不是在燃燒,而是在施以溫暖”。(Bradbury,1996:145)
雖然有了光明的內(nèi)涵,但縱觀全文,紅色還是與暴力犯罪密切相關。紅色的這一象征含義既與西方傳統(tǒng)文化相關,又反映出冷戰(zhàn)時期西方民眾對于共產(chǎn)主義的敵視態(tài)度,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
四、藍色與希望
藍色在《華氏451》中出現(xiàn)的頻率不高,就連本應是藍色的天空在小說中都呈現(xiàn)為黝黑一團。小說中有兩處的藍色讓人印象深刻。一處是蒙塔格有一次看到小姑娘克拉麗莎坐在草坪上“織一件藍色的毛衣”,(Bradbury,1996:28),另一處是蒙塔格逃到崇山峻嶺之中看到“五個男的坐在那里,穿著深藍色粗棉布的褲子、夾克,還有深藍色的襯衫”。(Bradbury,1996:147)
織藍色毛衣的克拉麗莎是小說中啟發(fā)蒙塔格發(fā)生轉變的關鍵人物。身為高中生的克拉麗莎可謂是一個異類:別的孩子都對政府的規(guī)定亦步亦趨,她卻質疑這些規(guī)定的不合理之處;別人都待在家中看電視,而她卻四處亂逛;別人都習慣了城市中的人造設施,唯獨她對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情有獨鐘??偠灾死惿且粋€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獨立思考的小精靈。她對蒙塔格的提問讓他猝不及防:
他們繼續(xù)前行,小姑娘說:“聽說從前消防隊是滅火的,而不是放火的,是這樣的嗎?”
“不是的。房屋一直以來都是防火的,請相信我?!?/p>
“好奇怪,可是我聽說很久以前房子會不小心著火,人們需要消防員來撲滅火災?!保˙radbury,1996:8)
這段對話在蒙塔格聽來不啻晴天霹靂。在克拉麗莎的啟發(fā)下,蒙塔格開始注意以前被忽略掉的東西,仔細打量城市里面的花草樹木和各色人物,更重要的是,蒙塔格開始認真反思自己所從事職業(yè)的正當性。遇見織藍毛衣的克拉麗莎使蒙塔格告別渾渾噩噩的過去,以一名反叛者的姿態(tài)踏上了嶄新的人生旅途。
如果說織著藍毛衣的克拉麗莎是蒙塔格的啟蒙者的話,那么故事后半段穿著深藍粗布衣服的眾人則是蒙塔格的戰(zhàn)友和同道中人。這批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由于政府打壓而被迫藏身于鄉(xiāng)野山間。雖然生活清苦,但他們坐而論道,相互關心,精神上非常富足。他們之前有的是作家,有的是教授:
這位是弗萊德·克萊門特,在劍橋大學變?yōu)楹斯こ虒W院之前他是那里的托馬斯·哈代講席教授。這位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西蒙博士,專門研究西班牙的奧特加·加賽特。韋斯特教授以前在哥倫比亞大學深耕倫理學,現(xiàn)在來看這已經(jīng)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了。(Bradbury,1996:150)
這些專家學者的頭腦中都存儲了大量的書籍和知識。由于政府的書籍審查制度,他們只得將眾多書籍內(nèi)容牢牢儲存在頭腦中,一群人便成為一座移動圖書館,為人類文明的星星之火保留了燎原的可能。小說結尾處,這批人帶領蒙塔格一起走出群山,欲在核戰(zhàn)爭的廢墟上重建人類文明,給故事留下了充滿希望的想象空間。
可見,《華氏451》賦予藍色希望和新生的象征意義。在上述與藍色有關的人物的激勵和幫助下,蒙塔格經(jīng)歷了從迷惘到覺醒,再到奮起反抗的心路歷程,并最終完成自我救贖,重獲新生。
五、結語
通過大量使用各式各樣的色彩詞匯,科幻小說《華氏451》如同一幅色彩絢麗的油畫,呈現(xiàn)出強烈的視覺效果,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同時,布拉德伯里在使用色彩詞匯時帶有明顯的目的性,將各種色彩的象征含義與故事情節(jié)融為一體,使色彩成為推動故事發(fā)展的重要元素。小說中隨處可見的黑色是未來冰冷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的寫照,貫穿始末的紅色與暴力事件緊密相連,而屈指可數(shù)的藍色則是希望與新生的顏色。通過色彩敘事,《華氏451》成為一部既思想深刻又讓普通讀者喜聞樂見的科幻小說。
參考文獻:
[1]Bradbury, Ray. Fahrenheit 451[M]. New York: The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1996.
[2]Hoskinson, Kevin. The Martian Chronicles and Fahrenheit 451: Ray Bradburys Cold War Novels[J]. Extrapolation, 1995 (3):358.
[3]Pierce, Hazel. Ray Bradbury and the Gothic Tradition[A]. From Modern Critical Views: Ray Bradbury, Harold Bloom(ed.). New York: Chelsea House, 2001:55-74.
[4]Wolfe, Gary. The Frontier Myth in Ray Bradbury[A]. Ray Bradbury. Martin Greenberg, Joseph Olander(ed.). New York: Taplinger Publishing Co., INC., 1980:33-54.
[5]劉曉陽,左迎春.尋找契合心靈的顏色——科馬克·麥卡錫小說《駿馬》中“色彩敘事”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200-201.
[6]王文欣.視覺王國:納博科夫小說中的色彩、畫面、視知覺[J].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綜合版),2014(4):23-28.
[7]趙春.論魯迅小說的死亡敘事與色彩運用[J].柳州師專學報,2007(4):21-24.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8年度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超越虛構與真實:現(xiàn)代性視閾中的西方科幻小說研究”(項目編號:Y20183993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