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來寶
【摘要】在高中化學課堂教育過程中,有效性課堂教學研究的開展,對于化學教學工作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實踐工作中,我們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興趣為目標,開展了有效性課堂的實踐教育工作,為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提高,以及有效性課堂整體建設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高中化學 ?有效性課堂 ?和諧課堂 ?啟發(fā)式課堂
1.高中化學有效性課堂特征分析
1.1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化學教育過程中,有效性課堂的建設與新課標的執(zhí)行有著重要關系。而新課標中,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其主要的教學創(chuàng)新思想。故而在有效性課堂的特征中,教學效率的提升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一是課堂設置合理。在有效性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合理的課堂設置是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表現(xiàn)。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效性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堂設置分布有序,促進了教學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二是學生領悟能力的提升。在教學效率提升的過程中,學生的領悟能力培養(yǎng)是有效性課堂建設的重要保障因素。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領悟能力的提升是有效性課堂中的重要表現(xiàn)。
1.2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在有效性課堂的建設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科學的有效性課堂建設中,除了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外,學生對于課堂學習興趣的提升也是有效性課堂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學生對于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對于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自身自主參與到有效課堂建設中,為有效課堂建設提供支持。這些特征的表現(xiàn)是我們進行有效課堂研究的重要依據(jù),也是有效課堂建設的重要目標。
2.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
2.1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課堂的保障
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活躍和諧的課堂的基礎,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更容易與老師配合,愿意接受老師的建議,并制定出自己前進的目標,產(chǎn)生前進的動力。創(chuàng)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1.學會正確定位,2.學會溝通理解,3.擅用肢體語言
2.2民主的課堂氛圍,是構建和諧課堂的條件
首先,學會尊重學生這里的尊重,首先指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其次是指教師應該注意時刻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傷害。然后,鼓勵大膽質疑當學生對教師的觀點提出質疑時,教師應該欣然接受,若是學生思維出錯應當場指出其錯誤并引導其向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如果的確是教師自身的錯誤,也應勇于承認錯誤,并對學生的質疑行為應表示鼓勵和贊賞。質疑是啟迪思維的動力,是創(chuàng)新精神的萌芽,更是營造民主課堂的條件。最后,多討論多活動
如在介紹氯水時,與其由老師灌輸給學生氯水成分有哪些,具有什么性質。還不如讓學生根據(jù)已學氯氣性質討論提出關于氯水成分的假設,再設計實驗方案,教師提供實驗條件,讓學生親手驗證,老師只需適當引導即可。這樣的活動既能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課堂氣氛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更能在智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
3.高中化學啟發(fā)式課堂構建提高教學有效性
3.1注重校本教研,做“四有”教師
核心素養(yǎng)如今的呼聲很高,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勢在必行,校本教研已成為學校發(fā)展的主要途徑,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一種重要方式,還是豐富教師內涵的必由之路。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币虼?,教師如果能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并做好校本教研工作,那么他的教學必將是心中有“數(shù)”:1.認真研讀課標和考綱,做到心中有“標”;2.潛心鉆研教材和教輔,做到心中有“料”;3.貼近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人”;4.深入學習和不斷探索教材教法,做到心中有“術”。
3.2注重素材積累,豐富啟發(fā)式教學資源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币晃怀晒Φ慕處熢谡n堂上之所以能夠做到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聽得進、用得出、學得好,是因為他能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素材的積累,在收集與整理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筆者認為,其素材的積累主要源于教材教輔和學生,歸納起來大致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方法,大多采用啟發(fā)式和講練結合式的教學。2.教學內容,要因“材”施教。3.選題方面,教師應該把握住“度”。
3.3注重實驗教學,打造啟發(fā)式課堂
如果實驗教學僅僅局限于“照方抓藥”,那么教學的效果將不會好,其過程少不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化學實驗過程本身就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形式,我們在實驗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需給予適時的點撥,更好地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靈感即可。例如:Cl2與H2O反應的啟發(fā)式教學過程設計如下:(1)取兩瓶氯氣,往其中一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①比較兩瓶氯氣的顏色。②比較氯水溶液和蒸餾水的顏色,可得出什么結論?(2)在氯水中分別滴入少量AgNO3、固體NaHCO3、幾滴石蕊試液。①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有什么離子?②石蕊先變紅后褪色的原因?是氯水中的氯離子起作用還是氯分子的氧化性,或氯分子與水反應生成新物質的氧化性造成的?(3)取兩瓶干燥的氯氣,分別加入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和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觀察比較。最后得出結論:氯氣溶于水的過程本質是氯氣在水中溶解為主,伴有一定的化學反應:Cl2+H2O=HCl+HClO。由此可見,啟發(fā)式的教學內涵豐富。它不但能讓教師教會學生知識,還能使教學產(chǎn)生互動式的師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學生真正“親其師而信其道”,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鉆研、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所謂教學,涵蓋了教與學兩個方面,它必須是雙邊互動的活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上起課來往往是光顧自己講,滿堂灌式地教,總認為自己講得多學生學得就多。這種單向式的教注定是無效的,也是與當前的素質教育和課改要求相違背的。因此,在我們備課時多考慮:學生要學什么、怎樣學?教師該教什么、怎樣教?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情況,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4.結語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笨梢?,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要注重教后反思。教學難免會有得失,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之后的反思是很有必要的。教后反思,能使教師充分評價自己的課堂教學,在評價中總結一堂課的成功經(jīng)驗和不足之處,而后結合學生和課程特點及時改進自己今后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反之,如果教師沒有教后反思的習慣,那么他的教學必將無法改進和充實,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其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