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識字不僅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guān)鍵,也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chǔ),小學生擁有的識字能力是其整個學習生涯乃至整個人生的基礎(chǔ),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要的一部分。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也不例外,為了更好地完善小學語言的識字教學方式以滿足小學生對識字的需求,本文在分析識字教學當前面臨的問題基礎(chǔ)之上,從課上和課后兩個角度提出了小學語文識字的教學策略,以期給小學語文教師的識字教學任務展開提供有價值的理論參考。
關(guān)鍵詞:識字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9-0-02
引言
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對學生的心智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是小學生奠定基礎(chǔ),培養(yǎng)思維的關(guān)鍵時期。在整個小學教學中,語文是一門有著舉足輕重的課程,在語文課程中,識字是學生踏入學校的必修課,識字之后學生才能更好地展開對語文學科及其他學科的學習,為此可以說識字教學是學生開始學習生涯的基礎(chǔ)課程。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階段的重點內(nèi)容,但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由于學生剛開始系統(tǒng)化的課程學習,小學生對上課、學習的認知還不是很清晰,小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當前小學生的識字任務量比較重,但是小學生在識字方面還面臨諸多的問題,比如小學生對字的含義的理解不深刻,不能快速地反應出字的讀音或者字的寫法,教師的識字教學方式較為古板沒有達到與時俱進等。為此如何更好地開展識字教學任務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一直思考、探討的話題。
一、識字教學含義
識字教學指的是教師借助語文課堂來實現(xiàn)學生認識生字、生詞的目的,進而通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表達能力的教學方式。識字就是掌握字的讀音,記住字的形狀,理解字的含義并學會運用這個字。達到識字目的最好的途徑就是語文課堂,借助課本提供的古詩、寓言、故事等課文來讓小學生認識字、正確讀出字的讀音和寫出字的形狀、理解字的含義并能夠靈活地運用在日常表達中。識字教學就要求教師去合理地引導學生來達到以上的識字目的。識字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礎(chǔ),為此識字教學一般被安排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習階段,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任務較重,且該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這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尤其注重識字教學任務的開展形式,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
二、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及當前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1.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識字教學有助于學生日后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識字教學的展開能夠幫助學生去積累字、詞,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時屬于輸入階段,當輸入的字詞較多時,學生就能夠輕松地讀懂文章含義,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最終過渡到寫作、語言表達的輸出階段。一旦學生對學習字詞有障礙,學生也會在閱讀和表達上存在問題。從小引導學生識字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順暢地與人溝通,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和想法,這對于學生的整個人生來說都是重要的。
識字教學有助于開發(fā)學生智力和訓練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學生在剛剛步入課堂時,他們并不懂學習技巧,也沒有學習策略,他們只是對世間萬物都擁有好奇心,而語文課堂恰好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從識字開始去更清晰地認識他們所生活的環(huán)境,去理解身邊人對自己講的話等,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學生面對未知的信心和探究未知的勇氣,他們會主動地去思考身邊的人或事,久而久之學生的智力和思維能力都能夠有顯著地提高。
2.當前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在識字上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缺乏識字的興趣和習慣養(yǎng)成。受小學生貪玩等心理特征的影響,他們在課堂上并不能夠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尤其是在教學課堂較為枯燥時,他們很容易溜號而投入到自己玩耍的世界中去,小學生對于好好學習、好好聽課還沒有概念,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小學生對識字的重要性并沒有意識,反而他們認為在識字的課堂上,比較枯燥無聊,導致小學生對識字往往沒有太大的興趣。小學生的作業(yè)往往是在家長的輔導幫助下完成的,受家長耐心、時間、精力有限的影響,對于不認識的字家長往往選擇告知,家長沒有刻意地養(yǎng)成讓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這就影響了小學生的識字教學。
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課堂較為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不能激起小學生的識字興趣。小學語文老師往往通過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來完成識字教學任務,小學生往往通過多次跟讀老師對生字的讀音來加強對生字讀音的記憶,通過多次模仿生字寫法來記住生字筆畫等機械記憶的方式完成老師課堂上交代的任務。小學生這種被動識字的方式使得小學生只是短暫地記住生詞,并不能達到真正掌握這些生詞的效果,甚至還會限制小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漢字作為彰顯我國文化的符號,它們很多都是象形文字,在讀音、書寫以及含義上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而教師在漢字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這些規(guī)律,死板教學,為此教師如果能夠挖掘出學習漢字的趣味性,讓漢字學習變成樂趣,讓識字課堂氛圍變得輕松生動,會顯著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漢字的積極性,為此當前的識字教學模式亟須改變。
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分析
針對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從提高自身教學方法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強化課后訓練等方面入手,切實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和質(zhì)量,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1.采取多種識字教學方法,提升課堂趣味性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漢字代表的含義、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等采取多種方式完成漢字教學任務。傳統(tǒng)的集中識字教學方法往往較為枯燥,看似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了很多生字,但學生對這些生字的遺忘速度也往往較高,為此小學生在學習生字時需要遵循少量學習、多次鞏固的原則。教師則可以借助直觀教學法、實踐教學法和字理教學法等來完成生字的教學任務,之后教師利用游戲教學法增加與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性,鞏固學生對生字的記憶。
直觀教學法就是利用實物、圖片等多種教學道具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完成識字目的。比如在學習蔬菜、水果、動物、植物等這些與生活關(guān)系較為密切的生字時,教師可以借助在課堂上展現(xiàn)實物、帶有色彩的圖片或者利用多媒體工具呈現(xiàn)出圖像的方式來調(diào)動小學生對生字寫法的好奇心,進而增加小學生對這類生字的印象,最終幫助小學生記憶這些生字。
實踐教學法就是借助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靈活的完成生字教學。漢字中有很多都是象形文字,這個時候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自己在生字旁邊配上與之相匹配的圖畫,一方面,增加了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課堂互動性;另一方面,則顯著提高了學生對該生字的印象。漢字還可以分為動詞、名詞、形容詞等,對于動詞的學習,教師則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完成該字代表的動作,讓學生高效地投入漢字教學中。漢字中還包括很多方位詞,比如東西南北、前后左右等,在學習這類詞語時,教師則可以讓學生指出該字代表的方位,這有利于學生將這類詞語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多次使用自然能夠讓學生對這些生字印象深刻。
字理教學法主要是根據(jù)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來完成生字的學習。在生字學習中,學生首先看到的是這個字的寫法即字形,其次了解的是字音,最后才會去掌握字義,字理教學法是將字形與字義作為生字教學的起點,在給學生提供圖片與字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去猜圖片應該與哪個字相匹配,引導學生將字的形狀與實際代表的含義進行聯(lián)系。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方式的趣味性較高,對小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有顯著效果。
2.課后訓練加強對生字的鞏固
漢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除了在課堂上教學生識字,教師、家長還要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幫學生、孩子鞏固和學習字詞。
教師通過課后作業(yè)來幫助學生鞏固對字的掌握程度,比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學到的字來造句,增加學生對字的應用能力;可以讓學生玩手機上的識字游戲,手機游戲可以大大增加小學生的完成作業(yè)的興趣,手機識字游戲是適應當前學生生活環(huán)境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作業(yè)形式,玩手機游戲已經(jīng)成為每個小孩子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機識字游戲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松、有趣的識字環(huán)境,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會主動地去認識很多生字。
家長和學校不放過任何一個增加學生識字量的途徑。對于家長來說,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情境,比如在家中的家用電器、日用品等多種實物上粘貼識字卡來刺激孩子的視覺,進而幫助孩子識字;在逛超市、游玩時,刻意地引導孩子去看存在的文字,告訴孩子的讀音及含義,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掌握生字;時刻關(guān)注孩子當前學習生字的進展,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運用在課堂上剛剛學會的生字,一方面,幫助孩子鞏固生字;另一方面,增加孩子學習生字的積極性。對于學校來說,其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來幫助學生識字,比如在教室的布置上,可以添加多個漢字元素,比如可以張貼班級口號、班規(guī)等來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在校園內(nèi)則可以利用公示欄、條幅等方式來刺激學生對生字的識別。
參考文獻
[1]魏顯勇.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童話故事教學中的實施路徑研究[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20,41(19):156-157.
[2]馬海淵.如何針對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開展感恩勵志教育[J].學周刊,2020(21):53-54.
[3]趙有興.基于立德樹人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方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24):29-30.
[4]柳珊.搞好語文教學彰顯語文魅力——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探討和分析[J].學周刊,2020(17):121-122.
[5]呂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態(tài)道德教育策略例談[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54-55.
[6]宋靜.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審美教育滲透——以教師“助產(chǎn)士”視角解讀[J].林區(qū)教學,2020(04):69-71.
[7]項小燕.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視域下[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0,37(01):65-68.
[8]謝金花.為小學語文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下小學語文教學之“三觀”[J].學周刊,2020(09):119-120.
作者簡介:戴昕(1995—),男,漢族,江蘇泰州人,渤海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