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蘭 陳書明 李寶鈞 劉慈 王文魁 韓克光 劉志宗
[摘 要] 將問題導向性學習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結合應用于動物生物化學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教師的成長,實現(xiàn)了課程的過程性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PBL;傳統(tǒng)教學法;動物生物化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42.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1-0283-02? ? [收稿日期] 2020-04-02
動物生物化學是農(nóng)業(yè)院校動物醫(yī)學和動物科學本科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該課程理論知識較為抽象,代謝反應較為復雜且容易混淆,只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不理想。問題導向性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廣泛重視,它強調(diào)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情境中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1]。
一、P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比較
PBL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強調(diào)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情景中,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通過讓學生合作解決真實問題來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PBL的教學實踐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教學原則和理念,建立了交流與討論相結合、講授和自學相補充、探索與指導相促進的互補模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最大的收獲是參與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掌握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知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二、PBL與傳統(tǒng)教學法結合應用于動物生物化學教學
鑒于以上對P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比較,二者各有利弊,因此我們嘗試將PBL與傳統(tǒng)教學法結合應用于動物生物化學教學。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傳統(tǒng)教學偏重于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方法的介紹,讓學生先建立知識框架;PBL教學側重于現(xiàn)有知識的運用和自主查閱相關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案設計上,傳統(tǒng)教學教案要留出部分知識點,PBL教學過程中,將知識點進一步具體化和深化。
1.課程安排及課前準備。依據(jù)教材我們將動物生物化學教學內(nèi)容分為結構生物化學、代謝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三大模塊[3]。結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模塊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代謝生物化學模塊由教師安排進行PBL教學。在結構生物化學模塊的講課過程中,教師注重將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講解清楚,通過課堂提問及習題確保學生打好基礎。PBL教學以動物機體或者人體代謝紊亂所導致相關疾病為例,編寫PBL教學案例,案例要求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方便學生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
2.問題設計和課堂討論。每組選派一名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以PPT課件的形式將搜集的信息和教學內(nèi)容結合進行匯報和講述,由教師引導并由全體學生參與提出每個PBL案例情境下需要解決和回答的問題,并指導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思路。教師應善于捕捉在學生提問過程中出現(xiàn)的思想火花,擴散激發(fā)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的批判思維,積極提問,引導他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討論中,不斷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3.教師點評總結和過程考核。教師結合每個小組PPT講述和課堂討論進行點評總結,指出各小組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否正確,并對學生在PBL教學模式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最后對知識點進行概括總結。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打分,按一定比例計入平時成績,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過程考核。
三、教學效果與體會
將PBL與傳統(tǒng)教學法結合應用于動物生物化學教學,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改進,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有了不同的收獲。學生通過搜集和整理資料進行PPT課件的制作和展示,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自學能力、合作學習和課堂表述的綜合能力。通過兩種教學方法結合的嘗試,教師的作用由單一的“教”轉(zhuǎn)變?yōu)榧取敖獭庇帧皩А保粌H傳授了基本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審辯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
PBL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zhì)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法,需要兩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將兩種教學法結合在動物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許多細節(jié)值得探討。
首先,PBL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問題設計是PBL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應該考慮全面,不僅要考慮到問題的現(xiàn)實意義,還要注意問題設計的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也要與教學要求及學生的學習階段相適應;因此,應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實踐不斷完善問題設計。PBL教學模式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教師“導學”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夯實自身的業(yè)務基礎,同時還要恰當?shù)亟M織學生研討,適當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示,在引導的基礎上教授學習方法和要點,并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及時鼓勵[5]。
其次,以問題為驅(qū)動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查閱資料、閱讀總結和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必須進行思考、溝通和協(xié)作,對于部分主動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給予關注,更要因人而異地進行引導,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次,應不斷完善課堂的評價機制,注重過程考核。通過PBL教學,可有效實施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多元性過程評價,適當增加平時成績權重,進一步細化討論環(huán)節(jié)評分的量化標準,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和自主學習。
PBL的應用是基于已教授的基礎知識,因此PBL教學需在應用傳統(tǒng)教學法講授相關基礎理論后方能開展。采用PBL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通過傳統(tǒng)教學學習知識理論,而PBL教學的應用又加深了學生對基礎理論的記憶、理解和應用[5]。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既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團結合作和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要求教師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探索和提高。
參考文獻
[1]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 [J].Med.Educ,2004,38(8):859-867.
[2]鐘英斌.PBL應用于生物化學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39):138-139.
[3]李桂蘭,張映.動物生物化學模塊化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3(3):46-48.
[4]陳春燕,郭曉奎.傳統(tǒng)教學法與PBL結合在醫(y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2008,35(9):1494-1496.
[5]周亞賓,華進,陳彤,賀稚非,李洪軍.PBL教學法在《經(jīng)典文獻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4(4):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