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桃園路小學 孟鳳麗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對生本理念非常關注,注重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課堂參與熱情的調動、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那么,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突出生本理念呢?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實踐,對生本理念下的新型數學課堂構建的問題談幾點可行性策略,與大家分享。
生本課堂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生本理念下數學新型課堂的構建,首先應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促使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如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應改變“給”和“受”的落后模式,教師可以通過給出學習清單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其真正投入到知識的探究中。例如,對于“倒數”概念的教學,新型的課堂觀就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可以設計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或自主、或合作進行知識的建構,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教師給出下面的自主思考題:
(3)我發(fā)現,互為倒數的兩個分數的特點是_;
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課前巧妙設計自主學習清單,讓學生先對分數進行觀察、計算,找出相乘之積等于1的兩個分數,從而引導學生構建“倒數”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發(fā)現互為倒數的兩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的特點,再讓學生寫出幾個數的倒數……這樣,教師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從概念到思維再到運用,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發(fā)展學習能力,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新的人才培養(yǎng)觀對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本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應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發(fā)展。為此,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搭建合作探究的平臺。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是踐行以生為本理念的主要途徑。小組合作時,學生相互討論、共同交流,一起進步。合作學習開展的前提是教師采用慢教學,把知識的學習、問題的思考和討論等讓學生完成,真正凸顯學生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設計實踐性的活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參與。
例如,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比例,如:80 ∶2=200 ∶5,并提出問題:這個比例的內項2 和200、外項80和5 的積有什么關系?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后,得出比例的內項積等于外項積,從而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在初步探討比例的基本性質后,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嗎?從而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合作學習中,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效果更好。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突出數學學科的實踐性、實用性。課堂上,應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時間,促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如《時、分、秒》的教學,讓學生制作“時鐘”,通過活動,深入理解“1 小時=60 分、1 分=60 秒”;教學《扇形統計圖》時,課前讓學生調查自己家中一個月的開支情況,課堂上,利用搜集的數據制作“扇形統計圖”;教學《圓柱體的認識》時,讓學生觀察課前收集到的可比克包裝盒、筆筒、電池、易拉罐、蠟燭、粉筆、茶葉盒等,直觀感知圓柱體的兩個底面、側面的特點,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卷一卷,看看能卷成什么形狀,有幾種卷法,再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也卷一卷,看看能卷成什么形狀;教學“元、角、分”時,組織學生開展“模擬超市購物”的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深化了對人民幣換算相關知識的了解;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搜集各國的國旗的圖案,并對國旗的特點進行分析,說說哪些國家的國旗圖案是軸對稱圖形……活動的開展能夠滿足兒童動手、動腦的需要,促使學生動起來,也讓數學課不再沉悶。
“生本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不僅要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合作學習的空間、實踐活動開展的時間,還應注重學生思維力的發(fā)展、數學思想的形成,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傊?,應不斷改善和優(yōu)化我們的課堂,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