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
幾天前,我在北京大學參加了兩個活動。一是胡適誕辰125周年的紀念會議。會議規(guī)格前所未有,國內(nèi)外研究胡適的重要人物都來了。這個會議我只是客串,在一路之隔的中關新園,還有另一個活動在等我。
這是我全程參與的一個全國作文大賽。經(jīng)過幾個月的初賽和復賽,40名決賽選手在那里現(xiàn)場作文。
初賽是讓全國各地的中學生以“時間指向了×點”為題,寫一篇5000字以內(nèi)的文章,在網(wǎng)站上發(fā)布,最終選出1000位學生進入復賽。隨后,進入復賽的學生被平均分配到4位導師名下,再由各位導師出題選拔出10位學生進入決賽。
尋找會寫作的孩子,這是一個非常愉悅的過程。一天晚上,我發(fā)了條微信:“讀到幾篇小孩子投來的小說,喜不自禁。也好想知道他們將來會如何。”
由于好文章比較多,那天我近乎艱難地挑出了我名下進入決賽的10位學生。Y同學讓我印象深刻,我給了小組第一名的成績。想到過些天能夠在決賽現(xiàn)場見到他,心里終歸是高興的。
在胡適紀念會上打了一個照面,我就匆匆趕往中關新園。半路上還覺得有些遺憾,我安慰自己說,“胡適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希望在馬路對面的孩子們那里?!?/p>
趕到中關新園時,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學生已經(jīng)開始伏案寫作了。在門口站了會兒,工作人員小唐過來和我打招呼,并告訴我有兩位高三學生沒有來。我聽完一驚,忽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于是連忙問她:“Y同學有沒有來?”
“他來了……”小唐邊查名單邊說。我剛松了口氣,她又接著說,“哦,他沒有來?!?/p>
從緊張到失望,甚至沒來得及問另外一位同學為什么沒有來,我找小唐要了Y同學預留的電話。據(jù)小唐說此前Y同學是答應了要來參加決賽的,但后來再也聯(lián)系不上了。
“也許是因為高三了,怕耽誤高考吧!”小唐解釋說其他組也出現(xiàn)了類似情況。
遺憾的是,到晚上我都沒有聯(lián)系上Y同學。
下午和晚上,幾個評委認真地閱讀了每一篇現(xiàn)場作文,并且各自打出了分數(shù)。
選出哪篇該獲一等獎并不容易。寫作是賦予意義,而不是一個二二得四的過程。同樣是一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也會有不同的結果。轉天上午,我們幾位評委在第一會議室里認真地討論了所有入選的文章,其間也有不少爭論。當一個選手靠著才華走到了最后這一步,多多少少還得靠些運氣。比如評委的人員構成與審美傾向等等。但無論如何,才華是必不可少的。
經(jīng)過一上午的討論,最后評出了10個獎項,其中一等獎及10萬元獎金給了武漢一位高一學生。在下午的頒獎典禮上,這位學生在上臺領獎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而她的父親當時也在現(xiàn)場,他對孩子的才華似乎并不十分了解。父親說,女兒每次給他看文章時,都說是同學寫的。從這位父親的即興發(fā)言我知道他也是有些寫作天賦的,不過早年上學時流行“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的父親讓他放棄了。
在接下來的“講故事的人,今在何方”的沙龍上,我談到一位教授朋友的悔悟。他女兒初中時非常喜歡寫小說,也寫得非常好,但進入高中后對寫作完全不感興趣了。教授朋友的解釋是,女兒的語文老師責備孩子的寫作沒有按“套路”來,所以作文得不了高分。教授朋友覺得女兒被學校耽誤了,向我惋惜了好幾次,語氣里充滿了自責。
看著在場的學生和家長,我心里不時想起Y同學。雖然聯(lián)系不上他,此刻我最想告訴他的是他在寫作方面是有才華的,而且復賽時我給了他第一名的成績,希望對他有所鼓勵。
幾天后的一個下午,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Y同學打來的。他知道我在找他。我問他為什么沒來參加決賽,他給出的理由讓我有些驚訝——班主任說可能是“騙局”,所以沒同意他到北京來。因為班主任的擔心,起初支持他的父母也反對他繼續(xù)參賽了。
“我知道他們的判斷是錯的,但我無法說服我的班主任?!?/p>
我聽得出電話那頭的哀傷與失落,急忙說大賽已經(jīng)過去了,結果沒有那么重要,沒參加決賽也沒有關系,就算是拿了10萬元獎金,平攤在你漫長的人生中也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你確信自己有寫作方面的才華,這是能夠陪伴你一生的東西。
不到兩分鐘,電話又響了。這回是Y同學的母親,語氣里充滿了責備,大意是說現(xiàn)在孩子的心情不好,作文大賽干擾了他的學習,“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
這個電話有點糟糕,一方面我不得不接受這位母親的責備,為她講明了一些事情;另一方面我又要平復她孩子的情緒。我說大賽已經(jīng)過去了,孩子沒有損失什么,您知道自己孩子有寫作上的天賦,就是他這次參賽的最大收獲。孩子的母親說她并不知道孩子作文寫得好,只是希望他好好考大學,讓我不要再聯(lián)系他了。
偶然想起胡適在《四十自述》里談到他年少時去上海求學時的情景。胡適說他帶了兩個防身之具:一是母親的慈愛,二是一點點懷疑的精神。胡適的幸運是,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才華。
也是這個原因,在那天的沙龍上,我特別談到:為人父母者有責任發(fā)現(xiàn)并保衛(wèi)孩子的才華,身負才華者同樣有責任保衛(wèi)自己的才華。
才華也許不能給你帶來榮華富貴,但一定可以是你一生最大的興趣與慰藉。你要相信你的才華是屬于你的,再小也足夠裝下整個宇宙。
(摘自《風流一代》,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