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娜
摘要:讀寫結(jié)合是當代語文教育的共識,在微作文教學模式中加以實踐,取微見顯。在閱讀教學中,結(jié)合課文寫法,有針對性地對微作文寫作進行及時指導,不但對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增強寫作能力具有實效性,而且經(jīng)過長期訓練,對寫作技能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微作文 讀寫結(jié)合 別微見顯 取微而作 積微成著
由于寫作練習選點小、篇幅短、用時少,所以筆者最常用的微作文訓練模式就是伴隨閱讀教學,結(jié)合課文寫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及時指導寫作。以下根據(jù)教學實踐,談談微作文訓練策略。
一、微型的“習作單元”教學模式
統(tǒng)編版教材為了加大習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分量,使習作教學更具系統(tǒng)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自三年級起,編排了一個習作單元,緊密圍繞學生的某一習作能力培養(yǎng),在教材上呈現(xiàn)一個體現(xiàn)寫作全程的綜合性教學過程。而筆者的微作文寫作訓練模式與習作單元有異曲同工之處,可以說是一個濃縮版的“習作單元”教學模式。在進行微作文訓練時,和習作單元一樣,以明確的習作目標為指向,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再通過梳理、歸納寫作方法和策略,一步一步地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習作訓練中,實現(xiàn)學以致用。
以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習作單元為例,其教學流程為:(1)單元導語——囊括單元主題是“圍繞中心意思寫”,此為本單元最重要的語文要素,為學生指明了單元學習目標;(2)兩篇精讀課文——《夏天里的成長》和《盼》,著重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文章是如何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3)交流平臺——回顧、總結(jié)出圍繞中心意思寫的具體方法和意義;初試身手——通過兩道思考題,讓學生學習圍繞中心意思。選取恰當?shù)氖吕蚝线m的寫作角度;(4)習作例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進一步領悟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達出來的;(5)習作訓練——選擇一個感受最深的漢字,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把本單元所學的寫作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去。
在這個單元,筆者選取讀寫結(jié)合點,以“通過細節(jié)描寫體現(xiàn)中心意思”為訓練主題,重點分析、研讀課文二至三個重點文段,抓住課文的表達特點,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再以范文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寫作方法,教會學生運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細節(jié)描寫,將事件中的人物寫具體、寫生動,進而體現(xiàn)習作的中心意思。最后植入恰當?shù)脑掝},安排微作文寫作訓練,使學生在充分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運用學到的習作方法,學以致用。
二、以文為范,取微而作
小學生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能力不強,寫作的要求難免會使學生對寫作本身產(chǎn)生抵觸心理。如果在課堂上融入微作文訓練,引導學生有效積累、挖掘課文寫作技巧并學習運用,有化繁為簡之效。
選入教材的課文無論是從選材立意、謀篇布局,還是從文章的語言上,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短短的四十分鐘內(nèi),雖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廣而泛之,但可以找好訓練點,取微而作。例如,統(tǒng)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盼》這篇課文圍繞一個“盼”字,對“我”的言談舉止進行細節(jié)描寫,剖析人物內(nèi)心活動,采取多種方式揭示人物的心理,使讀者了解人物思想、內(nèi)心感受,使“我”的形象生動、立體化,更顯完整和真實。教學這篇課文時,筆者取“心理描寫”為訓練點,通過引導學生研讀重點文段,體會“筆者盼望下雨,盼望穿新雨衣”的急切心理,以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挖掘文本的寫作技巧——描寫心理活動,不但可以直接刻畫“內(nèi)心獨白”,還可以通過環(huán)境描寫烘托。而對人物神情舉止的細節(jié)描寫,也能充分揭示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jié)合,才能把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得更生動豐滿。掌握了寫作技巧后,再適時指導學生以“喜、怒、哀、懼”為中心意思,選擇喜歡的詞語描寫心理活動,進行微作文創(chuàng)作。如此,將微作文訓練融入課文教學,讀寫結(jié)合,使學生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有效積累寫作技巧,提高寫作水平。
三、以讀促寫,別微見顯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兒童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工作?!薄白x寫結(jié)合”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教育理念和響當當?shù)目谔?。但理念并不是實踐本身,閱讀教學解決的是“寫作應當怎么做”的問題,而微作文寫作實踐解決的是“寫作實際怎么做”的問題。所以運用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微作文訓練,是文本語言的有效遷移,可謂“別微見顯”。
有些學生在寫作時,常常寫好了標題,寫好了開頭,或者動筆寫了一句話,就不知道如何寫下去。而微作文因篇幅短,寫作用時少,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適時安排微作文訓練,反而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納塔莉·戈德堡在《再活一次》這本創(chuàng)意寫作之書中說:“寫作就像修行、坐禪。喜歡寫,不喜歡也寫;有靈感寫,沒靈感照寫;快樂、痛苦、刮風、下雨都要寫?!蔽⒆魑呐囵B(yǎng)的恰好就是學生提筆即寫的能力、創(chuàng)作的能力。教學《竹節(jié)人》一課時,通過讓學生反復閱讀第十九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攢著”“跺腳拍手”“咋咋呼呼”來分析寫作方法,體會作者運用動作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烘托“我們”斗竹節(jié)人的入迷,表現(xiàn)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在閱讀中,讓學生明白文中敘述的事情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因為利用“放大鏡”放大細節(jié),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jié)去表現(xiàn)文章的中心。此刻,適時安排微作文訓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這種用細節(jié)表現(xiàn)的寫作方法寫一寫”,讓學生即時學以致用。學生興致高,寫起來順心順手,事半功倍。而在教學《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時,筆者重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詩句中描寫的畫面。有的學生說:“黑壓壓的烏云,像不小心傾倒的濃墨,迅速蔓延……”從下雨前的“黑云翻墨”到雨中的“白雨跳珠”,再到“風吹雨散”的水天一色,學生在頭腦中不斷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領略了詩人描寫的一場又大又急的夏雨后,再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筆,也來寫一寫熟悉的雨。有古詩做依托,又是生活常見的事物,他們寫起來自然有話可說。有的寫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有的寫清爽飄揚的秋雨,還有的寫來去匆匆的雷雨。這種就地取材的微作文訓練取得的效果很不錯。
微作文訓練,以讀促寫,讓學生“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在學與用的過程中,慢慢地做到“我手寫我心”。
四、一課一得,積微成著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筆者結(jié)合閱讀教學進行微作文寫作訓練,一課一得,使學生在輕松的訓練過程中,逐漸積累寫作技能,為單元大寫作做思維準備、技法準備,從而順利完成單元大寫作的教學任務。筆者在執(zhí)教縣性公開課《一面》時,就是給觀課教師展示“微作文訓練”的具體操作,秉承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閱讀中品悟外貌描寫的方法,“抓特征,巧修辭”,以深入淺出的指導自然引導微作文練筆。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在學中用,課堂大容量,學生大收獲。課堂上,學生展示的微作文成果頻頻獲得觀課教師熱烈的掌聲。
讀寫結(jié)合進行微作文訓練,能降低寫作的難度,化難為易;將寫作技能訓練融入常態(tài)化、勻速而低負擔的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聚沙成塔,積微成著。
整體而言,將微作文運用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嘗試。只要掌握了微作文與課堂結(jié)合的關鍵所在,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學生定能帶給你不斷的驚喜。
參考文獻
[1]梁昌輝.統(tǒng)編教材習作單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為例[J ].語文教學通訊,2018(30):64-66.
[2]南群.遷移實踐學以致用隨課做好微作文──淺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嘗試[ J ].語文課內(nèi)外,2019(14):184.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 “小學微作文教學實踐研究” 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18YQJK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