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摘? 要:我們通過對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可以幫助語文教師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些較好的閱讀教學方法,并且應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中去。這樣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幫助他們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此外,通過在研究過程中得到的教學啟示,也可以幫助語文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少走彎路,盡可能地避免產(chǎn)生一些不必要的教學錯誤。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情境體驗的有效運用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體驗
引言
情景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一個發(fā)展趨勢,對小學語文來說閱讀非常重要的占據(jù)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許多內容。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已經(jīng)逐漸被淘汰,現(xiàn)代的情景設立教學方法已經(jīng)逐步深入到學校中,成為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這種情景設立是將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只要注重藝術性和實效性才能讓情景教學發(fā)揮作用。
一將藝術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鼓勵學生能夠勇敢地提出疑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也可以證明學生在閱讀課堂中真正思考,產(chǎn)生對所學內容的不理解和疑問。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能夠大膽地在課堂中提出疑問,這并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教師也應該對提出疑問的學生進行表揚。學生在提出疑問的過程中要對他所講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思考,并在教師的解答過程中集中注意力聽講。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仍然在初期階段,而且小學生對身邊許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在學習守株待兔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兔子會直接撞到樹上呢?為什么在這之后兔子卻不會撞在樹上呢?學生可以提出這些疑問,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地提出疑問,并且倡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也可以讓其他同學回答這個學生的問題。鼓勵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小學語文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一)學生閱讀興趣較差,缺少書目
在閱讀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學生的閱讀興趣比較差。首先,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比較快,電子設備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使得外界的誘惑比較大,因此學生難以靜下心細細品味書中的故事內涵,也難以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其次,整本書閱讀的內容含量比較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比較疲憊,這也會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降低;最后,教師在推薦一些閱讀書目的時候,往往不會考慮學生的心理發(fā)育規(guī)律,給學生推薦一些比較嚴肅的文學,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感到困難,并且難以帶入自己的情感,學生的閱讀熱情比較低。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要推薦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具有教育意義、形式內容豐富的書目,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保持積極性。講課的過程過于死板,課堂氛圍比較枯燥無味,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熱情,無法將藝術性和時效性充分融入語文閱讀的課堂中。
(二)閱讀指導理論匱乏,規(guī)劃混亂
在教學中,除了學生沒有閱讀興趣、教師教學功利性比較強等問題以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缺乏科學、理論性的指導,使得學生的閱讀沒有目標和方向,導致學生的閱讀效果并不好。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往往只有閱讀的經(jīng)過,卻沒有思考的經(jīng)過,導致學生只是將書籍閱讀一遍,其中的內涵、意義、人物思想,學生都不太了解,這種讀書方式不僅浪費時間,還會使學生養(yǎng)成不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應該通過布置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帶有目的的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只重視閱讀本身,并不重視學生如何閱讀,學生沒有整本書閱讀的技巧。整本書的閱讀篇幅一般比較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由于沒有連貫性,導致難以整理整本書中的脈絡結構,使得學生的閱讀比較混亂,學生的閱讀效率比較低。
三情境體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生活情境體驗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教育,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我們常說“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所以在情境體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情境體驗,來建立生活和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可以通過知識來感悟生活,通過生活來加強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感悟。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文本內容和教學大綱,并能夠正確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其次,教師根據(jù)教學重難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強學生情境體驗。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引發(fā)學生共鳴,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可以從生活情境中發(fā)表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過春節(ji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體驗不同角色的人在春節(jié)中的不同表現(xiàn)。還可以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春節(jié)中家庭長輩的各種表現(xiàn),以此來和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讓學生從中加強生活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
(二)音樂渲染情境體驗
音樂作為一項藝術體驗,不僅可以給學生豐富的美感,同時通過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首先,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音樂類型,為學生渲染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從音樂中感受一種學習氛圍。其次,教師可以通過邀請學生參與的形式,鼓勵學生演唱,加強學生在音樂渲染中的體驗。例如,在學習《月光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貝多芬的鋼琴曲《月光奏鳴曲》作為音樂渲染情境,加強學生體驗。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引導學生閉上眼睛,靜靜聆聽《月光曲》。其次,教師伴隨著音樂的聲音,請一位學生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強學生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文章內容。
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反饋,不能能夠幫助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讓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參考以上提到的三個閱讀教學方法,及時地做出改進,今后將這些方法熟練地應用到語文閱讀的課堂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 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33(12):89-129.
[2]? 趙盛東.談信息時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58-59.
[3]? 亢佳楠.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