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
摘? 要:義務教育歷史課程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中外歷史的基本知識,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愛國主義的情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是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的主要陣地。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并在現(xiàn)代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中取得巨大成就,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我們要讓初中學生對此產(chǎn)生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讓學生漸漸具備責任感,讓他們成為我國未來優(yōu)秀的建設者。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感教育;愛國主義
引言:
初中歷史教學承擔著培養(yǎng)中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而歷史核心素養(yǎng)中最重要的情感素養(yǎng)就是“家國情懷”。初中歷史教師應當結合學科特點,立足教材,努力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這樣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
由于現(xiàn)在初中階段歷史課的教學課時不多,但教學內容較多,為了應試和追趕進度,有些教師課堂上主要側重于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背誦,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的教育。也有的老師為了節(jié)省時間,整個歷史課堂上“一言堂”式的灌輸式教學,導致了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對歷史失去興趣,難以從歷史課堂得到情感教育,這不能不說是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因此,初中歷史教師還需要更加精心的設計,從教材和學生兩個角度進行分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達成情感教育的目標。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滲透舉例
1.結合知識拓展,建立國家主權意識
新版的初中歷史教材里面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知識拓展,這些內容是在教材原有的體系之外增加的補充知識,并且承載著一定的情感教育的功能。例如,在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4課的后面就有一個知識拓展,題為《南海諸島》,意在告訴學生,南海諸島從秦漢時代就是中國的領海,中國對這個地方有著合法主權,建立學生的國家主權意識,教師也可以簡單介紹中國南海的主權爭端問題一直存在,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國家責任感,讓學生明白,只有我們不斷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才能終有一天順利解決南海問題。教材中的很多知識拓展其實都可以用來滲透給學生國家主權意識。
2.結合時事政治,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冊《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這一課時?!安牧涎凶x”讓學生結合中國近代歷史,談談香港為什么會回歸。學生通過聯(lián)系舊知識就能夠想到,香港與澳門領土的喪失,是因為歷史上的舊中國的貧窮落后和綜合國力的衰微,而香港與澳門的順利回歸,是因為新中國建立,尤其是改革開放后我們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這無疑會讓學生產(chǎn)生很強的民族自豪感。
但是,這樣淺層的情感認識是不夠的?;诮衲晗愀郯l(fā)生的大事件,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結合當下的時事政治,更進一步地進行思考。教師可以采用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香港的一些人以反“修例”為借口制造了一系列暴力事件,而西方一些國家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干涉中國內政。聯(lián)系這樣的時事,學生就能夠更加了解我國所處的國際環(huán)境,雖然我們綜合國力在不斷提升,但是西方國家對于中國崛起的遏制從未停止,作為中學生必須努力學習,才能夠繼續(xù)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才能與保證國家的內部繁榮穩(wěn)定,才能抵抗任何形式的外部壓力。教學中聯(lián)系時事,讓學生更加有一種國家責任感。
3.借助歷史活動,提高文化認同感
中國悠久的歷史孕育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使學生產(chǎn)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只有學生認同傳統(tǒng)文化,才能夠有可能去傳承,讓中華的文化綿延不息。
例如,七年級下冊《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借助這一活動,學生選擇一定的主題進行研究,并在班級交流研究結果。學生通過研究和介紹了解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和演變,并對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有了一定的認同。學習這一課之前,對于清明節(jié),學生的了解主要停留在掃墓上,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明白了,清明節(jié)人們還會踏青郊游,親近自然,這其中其實蘊含了古代祖先們追求的“天、地、人”和諧統(tǒng)一的思想。課本中很多這樣的活動能夠提高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
4.借助課后題,建立學生的國際意識
新版人教版歷史教材中精心設計了許多課后練習題,我們也可以借助課后題來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國際意識。例如,九年級下冊的第22課的課后題第2小題,引述了一個外國人覺得嘗試不買中國產(chǎn)品,最終失敗的故事,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學生從這則故事中能夠感受到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中國已經(jīng)成為整個世界的操作臺,中國正在改變世界的格局,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未來的他們不僅僅要建設自己的祖國,還要為全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借助這樣的課后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種國際意識。
結束語
結合教材中的知識拓展,課后題,活動課和時事政治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還應繼續(xù)探索更多有效的途徑完成初中歷史教學的情感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完么塔.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6):257.
[2]? 周國仁.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