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歐婭
摘 要:全媒體時代下,國家、社會、學生對高校的黨建工作提出了高質量、有特色、有成效的要求,傳統的高校黨建工作方法仍發(fā)揮積極作用但與時要求有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探究全媒體時代下高校整合資源推動黨建工作方法對提高高校黨建工作效率、提升高?!叭庇诵Ч笥旭砸?。
關鍵詞:全媒體;高校;整合資源;黨建工作
全媒體這一概念由生活服務行業(yè)的家政服務公司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 media(MSO)率先使用,該公司同時擁有雜志、電視節(jié)目、廣播節(jié)目和網站等多種形式的媒體。上世紀末專有名詞Omni media出現,Omni即“全,全部”之意。我國的全媒體概念的提出從《沈陽日報》的嘗試開始,此后學界對全媒體的概念界定多有探討,武漢大學羅鑫在《什么是“全媒體”》中提出“全媒體是在具備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各種媒體表現手段基礎上進行不同媒介形態(tài)(紙媒、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之間的融合,產生質變后形成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tài)”。本文作者通過對貴陽護理職業(yè)學院、貴州大學等7所高校的部分學生調研顯示所在的基層黨組織黨建活動形式多為自主學習、集中學習、參觀培訓,所占比例分別為:78.68%、78.17%、80.2%,這表明,黨建工作開展的活動形式多為學習和培訓,并未充分發(fā)揮全媒體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引領作用。因此,探究全媒體時代下高校整合資源推動黨建工作方法十分必要。
全媒體時代下,高校整合資源推動黨建工作要借助網絡發(fā)展趨勢,利用大數據資源,增加黨建工作的平臺與渠道。一方面要繼續(xù)發(fā)揮校園文化活動的主體地位,將高校黨的建設工作與各重大節(jié)慶日、重要活動、重要節(jié)點相結合,開展如“七一”重溫入黨誓詞、國慶的愛國主義教育等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將專業(yè)培養(yǎng)與黨建活動相融合,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開展技能大賽、中華傳統文化展覽等活動,努力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目標。另一方面要利用大數據手段、借助社交網絡,豐富黨的建設工作載體。黨和國家對黨建工作載體的引導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產生變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見》指出: “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全媒體時代,高校黨的建設工作載體得到極大的豐富,如貴州大學的貴研新聲微信公眾號、貴陽護理職業(yè)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各校官網等定時發(fā)布校內外新聞、更新轉載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論,使學生可以通過手機了解時事政治、校內外情況,隨時實地可進行黨建知識學習。
全媒體時代下,高校整合資源推動黨建工作要以共駐共建為抓手,創(chuàng)建黨建工作交流機制。共駐共建是指社會單位之間建立的一種互動交流的工作機制,充分整合互動主體的場地、設施、資金、人才、社會等資源優(yōu)勢共同建設,形成互相支持、優(yōu)勢互補的良好氛圍,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共享,有社區(qū)之間、企業(yè)與社區(qū)之間、社會單位之間、學校與社區(qū)之間、社會單位與社區(qū)之間等多重模式。目前,校社聯合的共駐共建新模式正在貴州省內高校興起,貴陽護理職業(yè)學院醫(yī)學技術系與貴陽市觀山湖區(qū)逸景社區(qū)加強交流互動,探索共駐共建道路即為一例,2018、2019年貴陽護理職業(yè)學院醫(yī)學技術系與貴陽市觀山湖區(qū)逸景社區(qū)在社區(qū)聯合舉辦共駐共建活動,醫(yī)學技術系師生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攜帶醫(yī)用設備、藥品走進社區(qū),義務為社區(qū)居民量血壓、測血糖血型,發(fā)放藥品,宣講十九大報告內容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兩次活動均圓滿完成,社區(qū)群眾反映良好??梢?,建立健全共駐共建機制和制度,在長效機制上起到了推動作用,在開展活動的基礎上還可建立共建聯系會制度,定時定點開展共駐共建討論,為校社關系推動提高組織保障。推進的過程中可依托資源優(yōu)勢,結合實際需求,融合黨建內容,結合黨建工作的共性和定點共建的個人,尋找黨建帶共建的契合點,搭建不同主體間黨的建設工作交流平臺,為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探索新的路徑。
全媒體時代下,高校整合資源推動黨建工作要轉變自身觀念,加大宣傳力度,以更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對待社會提供的資源和關注。曾幾何時高校特別是公立性質高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資源都來自原公家,當下黨的領導、政府的指導仍是最重要的存在因素,但新時代指明新方向,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推進過程中要逐漸轉變關起門來發(fā)展、關起門來育人的觀念,利用大數據手段、網絡平臺,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展示黨的建設工作情況和育人效果,在面對社會關注的時候更包容、更開放、更從容。
全媒體時代下,高校整合資源推動黨建工作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要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探索工作思路,豐富工作載體。整合的資源不再拘泥于過去的相互參觀、座談學習,而是要與時俱進從新出發(fā)。如2019年12月貴陽護理職業(yè)學院舉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迎新文藝聯歡會就聯合貴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貴陽市觀山湖區(qū)逸景社區(qū)、貴州琢器軒教育等七家單位共同舉辦,既整合了資源,也起到了呼吁全社會關注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和關心關愛青年人成長的作用,此類創(chuàng)新的合作機制還在于貴州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國浩律師(貴陽)事務所的多次合作中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羅鑫.什么是“全媒體”[J].中國記者,2010,000(003):82-83.
[2]李可寶.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建促進學風建設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1263(11):73-74.
[3]張雪峰.高校黨建工作的現狀與對策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5):95-97.
[4]姚永明.建國以來高校黨建史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