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委秀
摘 要:幾何是數(shù)學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學生初識幾何都是在小學階段,所以在小學數(shù)學中,教師就應教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幾何學習方法,通過需要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于幾何問題的解決能力。首先,應以課本為核心,把基礎概念講解清楚,讓學生對圖形定義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其次教師可以合理利用道具,將抽象的圖形具體化,展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最后教會學生舉一反三,掌握正確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空間幾何;教學策略
在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教材上的幾何問題大致可分為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和圖形的運動三大板塊。這三大板塊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而空間想象能力是可以通過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鍛煉來得到加強的,為此教師就需要通過正確的教學策略來達到這一目的。本文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經(jīng)驗,從充分講解相關定義、將抽象圖形具體化、掌握正確學習方法這三個方面,展開了關于小學數(shù)學幾何教學實踐策略的研究。
一、以課本為中心,充分講解相關定義
學生對數(shù)學定義的充分理解,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會混淆概念,這是學好幾何數(shù)學的基礎。小學數(shù)學課本上對于各種圖形都有詳細的定義,從正方形到平行四邊形、從圖形的旋轉到平移。因此,正確地指導學生們去理解并掌握相關定義,是教師的職責,同時也是教好幾何問題的一大策略。只有按照定義正確區(qū)分圖形間的區(qū)別,以及圖形的各種運動之間的區(qū)別,學生才能真正地掌握數(shù)學幾何的內容,進而在遇到問題時有解決思路,邁出學習小學數(shù)學幾何問題的第一步。
以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部分內容為例,課本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實例,給出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準確定義。教師就可以通過詳細地講解這兩條定義,為學生分析這兩種圖形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通過定義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而不是僅僅通過觀察來得出結論。在其他關于圖形定義的教學方面,教師都可以采取這一策略,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看到一個不熟悉的圖形時,能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標準來幫助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不會陷于模棱兩可的局面。
二、合理利用道具,將抽象圖形具體化
小學數(shù)學的概念繁多且容易混淆,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這門科目的學習難度。若只靠記憶和理解定義,可能并不能讓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課本上的平移與旋轉都不太直觀,會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圖形變化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選擇合適的教學道具,來幫助學生們去理解幾何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直接觀察圖形的運動、明白圖形運動的規(guī)律,促進對幾何數(shù)學的學習,還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們進行互動,讓學生更加地專注,從而學習效率更高。
以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節(jié)的內容為例,學生通過觀察課本上的燈籠、蠟燭等物體,會對圓柱體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而想要進一步向學生講解圓柱體的構造,教師就可以借助道具,在課堂上將一個圓柱體拆解展開,讓學生對圓柱體的構造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通過這一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幾何概念,并接受得更快,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一種高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互動的同時,增加了學習能力。
三、進行舉一反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
小學學生在剛剛接觸幾何數(shù)學時,缺乏一定的空間幾何想象能力是很常見的事情。教師則應通過正確的教學策略,包括充分講解定義、將抽象的圖形具體化等,幫助學生逐步提高這一能力。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學習成果加以鞏固,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來進行。當遇到一個數(shù)學問題時,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式和解決方法,其次就可以再列舉一些其他類似的例子,進一步讓學生加深印象,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一目的。
例如:分別畫出下面兩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對于這道試題,我們可以把左半部分的圖形沿對稱軸旋轉180度,從而得到一個完整的圖形。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并不強,如果直接去畫出圖形的另一半,效果可能并不好。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左半部分的圖形畫到紙上,來為學生演示圖形的旋轉運動和軸對稱圖形之間的關系。在學生掌握了這一方法后,教師就可以舉一反三,和學生一起繼續(xù)做類似的練習。不斷練習的過程也是不斷溫故知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穩(wěn)步的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數(shù)學的幾何教學過程注重基礎和方法,讓學生將課本上的概念理解清楚,并且不覺得它們枯燥難懂,最后還能將知識牢牢地掌握,需要一定的教學策略。首先,教師要以課本為重,講解概念時清晰明確,讓學生充分地理解和接受;其次,在課堂上合理地運用教學道具,讓課本上的幾何圖形生動起來,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通過舉一反三,帶領學生不斷練習、不斷鞏固學習效果,從而真正地掌握知識,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才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海軍.淺談如何做好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部分的教學[J].學周刊,2017(18):71-72.
[2]劉燕.小學幾何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