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翠艷
【摘 要】 目的:對比分析CT和MRI對急性腦梗塞的早期診斷臨床價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為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在我院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患者的CT和MRI診斷結果。結果:在確診率上,MRI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66.00%,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在梗死病灶直徑上,MRI檢測值為(9.32±2.73)mm,大于CT檢測所得的(7.51±2.58)mm,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相較于CT,MRI對急性腦梗塞的早期診斷準確率更高,能夠清晰呈現病灶位置、形態(tài)及大小,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參考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CT;MRI;急性腦梗塞;早期診斷;臨床價值;對比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068-02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本資料
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為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在我院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集患者基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具體情況為: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最小者52歲,最大者81歲,平均年齡為(62.81±3.17)歲。此次試驗合乎醫(yī)學倫理道德規(guī)范,患者知悉試驗內容后,自愿將CT、MRI診斷資料納入臨床研究,患者均于發(fā)病后6h內入院診治,經臨床綜合檢查符合《中國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中的疾病診斷標準,將臨床資料不全者、CT和MRI檢查禁忌癥患者排除在外[2]。
1.2 方法
1.2.1 CT檢查
此次試驗選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64層128排螺旋CT及美國GE公司生產的Prospeed AI 螺旋CT掃描儀,檢查時,取仰臥位,足部先進,掃描球管電壓設置為120kV,電流設置為150mA,層厚設置為5.0mm,層距調節(jié)為5.0mm,間隔為4mm,對顱腦進行全面連續(xù)掃描或軸位斷層逐層掃描,采用標準算法重建容積數據,再采用骨算法重建CT軸位影像,將容積數據通過網絡傳輸渠道輸送至AW VolumeShare 5工作站,進行圖形后處理,然后再采用3D VR技術、MRP技術、MIP技術以及SSD技術等,進行三維容積重建。
1.2.2 MRI檢查
此次試驗選用飛利浦 Aachieva 3.0T 多源核磁共振掃描儀,檢查時,進行全腦掃描,儀器參數設置為Fow 230mm,層厚設置為5.0至7.0mm,層距設置為1.5mm,螺旋掃描頭顱,或展開軸位斷層逐層掃描,掃描同一部位時,T2加權像看見高信號灶,T1加權像看見低信號灶,如若患者腦部最大梗死病灶直徑小于20mm,依據T2加權像進行診斷。
1.3 判定標準
由兩位工作經驗豐富的影像學診斷醫(yī)師閱片,記錄患者的CT、MRI影像特征,統(tǒng)計診斷結果,對比分析CT和MRI對急性腦梗塞的早期診斷臨床價值。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建立Microsoft Excel數據庫,應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試驗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表現為百分率(%)的形式,兩組采用χ2檢驗進行對比;計量資料表現為(x±s)的形式,兩組采用t檢驗進行對比,若P<0.05,說明組間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確診率上,MRI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66.00%,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在CT和MRI影像中,均可見圓形及類圓形病灶,CT檢測梗死病灶直徑為5.0mm至12.0mm,平均為(7.51±2.58)mm,MRI檢測梗死病灶直徑為5.0mm至17.0mm,平均為(9.32±2.73)mm,大于CT檢測值,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t=6.283,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CT、MRI是當前較為先進的兩種影像學檢查手段,在急性腦梗塞診斷中,CT借助局部腦組織腫脹、顱腦內低密度灶、致密動脈影來判斷患者是否為急性腦梗塞,但在發(fā)病初期,患者腦組織水腫癥狀明顯,但占位效應不顯著,容易出現假陰性的情況,準確性不高;MRI的檢查依據為大腦組織含水量變化,發(fā)生腦梗塞后,患者腦實質缺血,新陳代謝障礙,會出現細胞毒性水腫現象,基于T1WI想好、T2WI信號,能夠準確判定腦部游離含水量,診斷正確率較高,而且,MRI能夠準確判定梗塞病灶的位置、形態(tài),展示側支血管血流供應情況,測定血管狹窄程度,為臨床治療提供信息支持[2]。
綜上所述:相較于CT,MRI對急性腦梗塞的早期診斷準確率更高,能夠清晰呈現病灶位置、形態(tài)及大小,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參考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凌佳龍,駱少明.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在早期診斷急性腦梗塞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8,16(01):19-21.
[2] 馬依熱·艾則孜,努爾買買提·吐爾遜.急性腦梗塞超早期腦循環(huán)動力學改變與CT對比研究的認識[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56):11005-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