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是貫穿整個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之一,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在保證在學生數學學習狀態(tài)良好的前提下,逐步引入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整合和分析,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的同時,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4-0160-01
前言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可以理解為是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階段的一種必備的綜合學習能力。它是學生在學習時的一種發(fā)展需求。比如,在學習階段,學生需要進行基礎文化的學習,在學習的同時進行自身的發(fā)展,參與學校社會活動,其實也就是各種能力的養(yǎng)成,為全面綜合發(fā)展的人才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1.改變教學觀念,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想要實施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教學策略,首先需要教師深刻理解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并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積極實踐并探索出教學的新模式,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新素質人才。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生的素質核心培養(yǎng)的同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糾正自身觀念,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明確表示教師需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面向集體學生的同時還要兼顧好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的保證好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共性需求[1]。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秉持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找尋認識的發(fā)展的規(guī)律,堅持貫徹數學是從生活中而來要運用到生活中去的原則,讓學生積極的探索,保持激昂的學習狀態(tài)。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自身從傳統(tǒng)的模式中解脫出來,從主導者變?yōu)橐龑д?,幫助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其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集合”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如,學生其實就是一種特定的對象,只有在學校里學習的人才可以成為學生,而學生所在的班級就是一個集合,因為所有的特定對象都在同一個教室里,然后,每一個在集合里的特定對象都是這個集合里的元素。需要注意的是,班級里的同學是不是每個都不一樣呢?因此,可以理解為集合與集合元素是不同兩個東西,不要把兩個概念弄混。這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對集合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舉例,來讓學生分辨舉出的例子是否是集合和集合元素,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學習的同時進行探索,這樣可以有效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2.建立多元化課堂,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高效學習的基礎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只有一個人愿意學習,并將學習規(guī)劃為生活的一部分時,才能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要明白,學生的自主學習其實離不開課堂,課上的學習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知識積累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保證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在短短三年的學習生涯中,創(chuàng)造出學生發(fā)展的無限可能。其實,高中三年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高考做準備,更是為了學生走出校園應對社會做好準備。在高考的時候,每一名學生都是孤軍奮戰(zhàn),在考場上不再有教師進行講解,也沒有同學在身邊探討解題思路,學生還要與時間賽跑,爭取在實踐結束時將試卷作答完畢,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訓練中促進自身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柱體積與表面積”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的談論與探索,首先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提示,比如,教師可以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的空心透明教具,然后在圓柱體的教具中注滿水,用圓柱體向圓錐體的教具中倒水,倒?jié)M一次清空一次,讓學生進行觀察,找到其中的聯(lián)系,然后再根據既往學習到的知識,列舉出圓的面積公式,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等等,讓學生自由探討,找尋體圓柱體與圓錐體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公式。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讓學生可以在小組討論中自由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形成統(tǒng)一的結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互相合作的意識。
3.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實踐能力
數學知識的產生離不開生活,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實現自身學習的價值。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白,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才是進行高中數學實踐能力養(yǎng)成的基礎,也是學生在進行實踐提升自身能力的一種保障。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時一定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變,再結合學習內容,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全面的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個人特色,保證每名學生在實踐時都能獲得一定的提高。高中階段的學習區(qū)別于義務教學階段的主要特征就是,高中內容的學習更加偏向于綜合性的學習,學習內容沒有主次之分,各個學科都有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活動時更要考慮學生的綜合性,保證實踐的質量,而不是讓實踐只有其表毫無實際意義。
總結
總之,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需要教師從多個角度入手,幫助學生在這個階段培養(yǎng)多種數學思維,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練習,進而在高中學習生涯結束時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蘇振宇.高中數學教學中對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155.
作者簡介:阿瓦古麗·圖爾蓀,研究生學歷;疏勒縣八一中學;從教6年;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