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玲玉
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在漢字學習過程中,要培養(yǎng)熱愛漢語和祖國文字的情感,培養(yǎng)漢字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漢字學習方法,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笨梢姡谛W漢字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就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并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漢字學習;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4-0069-0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三區(qū)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150萬字對普通小學生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真正完成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取決于閱讀興趣的產生、閱讀方法的掌握、閱讀習慣的形成、閱讀量的積累等,因此《閱讀教學的建議》中提到“閱讀教學地區(qū)應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閱讀,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讀好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但在現(xiàn)實生活或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情況并不令人滿意。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兒童在家閱讀的書籍中,100卷以上的僅占4.6%,50卷以上的占47.2%。此外,家長給孩子買的書大多是練習本和教輔書,而孩子真正感興趣的課外書卻很少,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教學的角度看,現(xiàn)在,教師指導小學生多讀書已經司空見慣,但他們讓學生讀的書大多是課本,而課外閱讀則基本上是放任的。而學校開設的閱讀課更像是一個附加的語文課,學生缺乏完整的閱讀時間,不能體會閱讀的樂趣,也不能談閱讀后的心靈共鳴。
從目前情況看,很多家庭沒有良好的閱讀氛圍,不利于兒童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而一些不良社會氛圍的影響也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形成產生了負面影響。此外,適合兒童閱讀的作品相對較少,學生幾乎不可能形成自己的閱讀意識。教育專家也指出,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容易,兒童閱讀需要成人(教師、家長)的引導,因此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最佳場所是學校。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有效的策略,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漢字教學的基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閱讀是漢字教學的主體,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和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是閱讀教學的一項緊迫任務。那么在小學漢字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1 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漢字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幻燈片、多媒體等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在《頤和園》的教學中,我首先播放了一組《頤和園》的圖片供學生觀看。當時,學生們被這些照片深深吸引,不禁感嘆:“真美!,然后我趁熱問:“你知道這是哪里嗎?你想知道這個美麗的地方嗎?”這時,學生們仍沉浸在剛才的畫面中。他們的閱讀熱情很高。因此,學生們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懷著好奇心仔細閱讀。
1.2 運用情境表演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是一個情感化的階段,它可以全面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學生的才華。在表演中,學生可以通過腦、眼、手、耳、口等綜合活動,有效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培養(yǎng)記憶和表現(xiàn)力。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充分融入閱讀內容。例如,《皇帝的新裝》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在這一教學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不同的角色閱讀課文,然后讓學生根據角色表演課本。在表演中,學生不僅可以直接引用原著,還可以引用自由發(fā)揮的一些精彩語言。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分析、欣賞文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通過表演,學生不僅可以輕松愉快地完成閱讀,而且可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興趣。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所謂閱讀習慣,是指在沒有他人強迫或自我意識的情況下,能夠自動閱讀的各種行為。主要包括:多閱讀、多思考、多記憶、善用。學會閱讀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小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基礎。同時,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我國著名教育家曾提岀說過:“學習漢字志的目標是獲得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從而形成閱讀的習慣”,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將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實踐告訴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因此,教師應把閱讀教學放在漢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好書是學生精神世界的陽光。沒有什么比他們帶給學生的快樂更溫暖和持久的了。教師要注意從初一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邊讀邊思考、帶問題閱讀、不讀不寫等,并隨時提醒學生改變不良的閱讀習慣,如語音閱讀、逐字閱讀、手指移動、脖子轉動等,生詞糾結、背讀不當、忽略標題、誤讀、死讀等。
3.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
小學生在閱讀時,面對身邊的各種書籍,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不知道該讀哪個好,不知道該怎么讀。如果教師不注意這些問題,學生很容易陷入閱讀的盲區(qū)。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表現(xiàn)力強的心理特點,最喜歡神秘、冒險、刺激的故事。二是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限。基于這兩點,教師應精心挑選學生喜歡的經典兒童讀物,如《十萬個為什么》、《小牛頓科學館》、《兒童百科全書》、《三字經》、《安徒生著作》、《格林兄弟著作》甚至《迪斯尼故事》。這些經典兒童文學書籍不僅符合兒童的心理和認知發(fā)展水平,而且能夠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于琴.淺談小學漢字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
[2] 李由美.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漢字閱 讀能力培養(yǎng)皿華章,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