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兵
摘要:教育乃中華民族振興與現(xiàn)代社會進步的基石,提高國民素質教育促進全面發(fā)展的根本就是教育。寄托著萬千家庭對美好未來的期盼。而農村小學教育卻與我國當代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教育狀況愈加不適應。學生厭學的心態(tài)尤為嚴重。此情態(tài)已成為較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為此,我對現(xiàn)階段的學生厭學問題進行剖析,談幾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厭學問題
一、 厭學心態(tài)的形成因素
(一)社會因素
目前,社會上尤其是農村,讀書無用之說開始蠢蠢欲動, “知識貶值”成為經典論調。其中不僅包含成績不如人意的學生,還包括一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也是如此,對于讀書存在厭學排斥的情緒。
其次,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電子游戲產品已走入家家戶戶,融入我們的生活,日趨豐富的電視節(jié)目,內容紛雜的網絡觀點,花樣百出的游戲項目,諸如此類我們的學生很難不受影響。學生愈加無法靜心看書,做題。校園之外,對于學生的誘惑更是不要太多。
再次,嚴格的考試制度產生了太大的壓力,學生對學習開始產生反感和厭煩之類的情緒,因而導致他們的厭學心態(tài)。
最后,社會上尊重師道的風氣下滑,對老師沒有應有的尊重,學生受到一定影響,對教師產生排斥心理。
(二)家庭因素
父母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的厭學跟其家庭的態(tài)度有一定關系。學生家長有些學歷不高,更多的是初、高中文化,少部分只有小學文化的程度,甚至有的局限于識字水平,他們對知識的重要性根本沒有概念,因此對他們的孩子要求也不高。認為小孩只要完成義務教育,不至于做睜眼瞎就可以了。學生受此影響也就無心向學,因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是在學校打發(fā)日子而已。
家庭教育與學生厭學存在很大相關性。有些學生父母對其期望太過完美,對待孩子采用嚴厲,武斷甚至是控制的高壓方法,導致孩子缺乏動力被動的進行學習,沒有養(yǎng)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時間一長厭學心態(tài)就產生了。還有些學生父母卻期望太低,對孩子的學習不抱希望,孩子認為沒有要求,也覺得沒有學習壓力,因此做出相應的反應。更有些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或是有嚴重的家庭沖突,他們或是忙于工作,或是家庭糾紛嚴重,或是沒有承擔作為父母的責任,對孩子的學習采取漠視的態(tài)度。孩子得不到鼓勵或是因為家庭糾紛心情不愉,學習精力不集中,因而導致對于學習毫無興趣,更不用說去感受學習上的成功。另外有些家長的攀比心理很嚴重,總是拿自己的子女與其他人進行比較,夸贊他人,貶低自己小孩,學生的成績成為家長的攀比對象。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學習興趣降低,產生厭學情緒。
作為家長不僅要學會克制自我,尊重學生的意愿,鼓勵支持學生,不得隨意把學生成績作為攀比對象,還要學會情緒管理,不要毫無顧忌的在孩子面前宣泄情緒造成不良影響,為孩子營造和諧有序的家庭氛圍。
(三)學校因素
學校在教學教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失誤或缺點,這也對學生厭學造成影響。比如說較深的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方法,繁重的課業(yè)負擔,緊缺的實驗設備、匱乏的技術手段,陳舊的教育觀念,緊張的師生關系等都可能導致學生厭學。同時,教學設備的落后是農村學校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問題,很多時候教師上課都是“一本書一支粉筆”,沒有新式的教學手段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很難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另外作業(yè)布置要合理,否則單一重復的家庭作業(yè)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喪失學習熱情。
(四)學生自身因素
學生缺乏足夠的自我控制,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心理尚未發(fā)育完全,好奇心重又缺乏足夠的控制力,無法適應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學習興趣持續(xù)時間短,學習精力無法集中。導致學習效率不足,難以跟上教師的課堂進度,與班上其他同學成績相差較大。還有些孩子自信不足,在與同學相處,老師交流的過程中缺乏主動,不愿也不會表達自己意愿,總是按別人的意思被動行事,自我評價嚴重不足,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偟膩碚f學生厭學的形成是多方面造成的。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其厭學成因,對癥下藥,才可使其重新恢復學習熱情。
二、 厭學心態(tài)的對策分析
(一)以社會因素為例
首先,宣揚正確的價值觀,讀書并不僅是為了考個好大學,找個工資高的工作,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自身素質。而所謂的讀書無用論更是不知所謂,扭曲學生價值觀,造成學生無心學習。
其次加強網絡監(jiān)管,黑心網吧為了盈利需求,允許未成年進入網吧,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網絡污染嚴重,需加強監(jiān)管力度,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
最后,要弘揚尊師重教之風,加強教師地位,推廣尊師重教的相關活動,優(yōu)化教師形象,獲得社會認可,扭轉學生排斥心理。
(二)以學生自身因素為例
錯誤的自我認知導致學生學習自信心不足,總認為自己無法做到,會被人嘲笑,畏畏縮縮導致事倍功半。
學生首先要對自我有一個準確的評價,積極認識自我,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想讓人認可自身,就要樹立自我的信心,相信自己。同時充分的認識自身的優(yōu)缺點,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習主觀能動性。
其次要端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好玩是天性,但學習是學生的職責。學生可以下定決心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勞逸結合,按照計劃有效率的學習努力。
再次學生應該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主動與老師家長交流請教,實在害羞的可以通過寫信的形式與老師家長進行溝通,相信老師和家長都會非常欣慰。這樣可以舒緩學生心理壓力,更好的學習。
最后學生應該多多進行體育鍛煉,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為學生帶來強健的體魄,更可以讓學生放松自己釋放學習壓力。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反而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