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國
摘 要:鐵鏈械作為貴州省的一種傳統(tǒng)舞蹈,舒張有度,運動強度適中,不僅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還能夠在學習體育的同時弘揚傳統(tǒng)文化。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在傳統(tǒng)文化方面,學校對于這方面力度放的不夠,僵化的說教模式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鐵鏈械作為傳統(tǒng)文化引入體育教學中,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發(fā)揚傳統(tǒng)民俗舞蹈的同時,可以最大化的保障社會軟文化的協(xié)調發(fā)展。
關鍵詞:鐵鏈械;體育教堂;實踐教學研究
一、鐵鏈械在教學教材中的變形設計
鐵鏈械作為一項傳統(tǒng)的舞蹈民俗,直接進入體育教學會有諸多不適應,所以我們必須在原舞蹈基礎上加以改變。這是一群體性的運動舞蹈,鐵鏈械在最開始是男子來表演的,而鐵鏈械是類似雙節(jié)棍的,長約80厘米的均勻木棒,但是重量大約在八斤左右。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需要把道具設計的更加輕便,更加安全。在更改道具的前提上,我們的教學動作也需要一定的改動。鐵鏈械的每一個動作都具有特有的名稱,既是舞蹈也是武術,這也是鐵鏈械的一大特色。以鐵鏈械中的動作“單肩搖”為例,將鐵鏈械扛在肩上,另一節(jié)甩動起來,這一動作要求教師控制好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防止因距離太近造成傷害。在進行不同動作的教學時,一定要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在新課改的大前提下,我們要給孩子們一個輕松、快樂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孩子們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前提下,能夠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鍛煉好自身的能力水平。
在訓練課時安排上,因為鐵鏈械引入體育教學中,所以教師在教導過程中,要注意緊密的安排學時,做到緊密而不緊張。注意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要出現跳著講解的現象,不容易讓學生找到連接點。同樣,在課程的最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根據音樂踩鼓點,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加練習。在課程設計上,鼓勵學生參加對抗賽,可以采用分組對抗的模式,表演較好的小組可以進入表演匯演中,以此激勵學生們積極的學習的興趣。
二、鐵鏈械教學在各領域中的溝通和聯系
鐵鏈械教學肯定不能夠僅僅拘泥于學校中,要發(fā)揚這一傳統(tǒng)民間藝術必須和其他領域進行溝通與聯系。首先,它具有健身的特性,鐵鏈械作為一種特殊的舞蹈,本身就具有武術的特性。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特有的招式,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力量,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的訓練各處肌肉。同樣,它能夠開發(fā)學生的身體機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從小的方面講,鐵鏈械引入學生的體育課堂,能夠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從大的方面來講,將鐵鏈械引入課程,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民族意識,提升學生的民族凝聚力。
再者,鐵鏈械除了能夠健身以外,跟戲劇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地戲《王玉蓮》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在表演《王玉蓮》之前,戲班通常需要表演鐵鏈械方可表演地戲,此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在大革命時期,地戲曾經被當作四“舊”廢除。如今,隨著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的需求,為了保證農村地區(qū)的精神生活,曾經的鐵鏈械才逐漸輝煌起來。鐵鏈械進入課堂其實也是另一種傳承民間藝術,發(fā)揚民間傳統(tǒng)的方式。
最后,鐵鏈械具有娛樂和觀賞的特點。鐵鏈械同其他教學類體育項目相同,注重的是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能夠有效的舒緩學生緊張學習后的疲憊的神經,幫助學生們放松身心。同樣,它具有的觀賞價值也不能忽略。作為舞蹈,它能夠帶來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自我放松,更能夠為臺下的觀眾帶來的是精神的享受。作為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它還兼顧著在傳統(tǒng)民間節(jié)日中,渲染氣氛,烘托氛圍的作用。在娛樂和表演的雙重性能的作用下,學生們不僅僅能夠緩解學習的壓力,還能夠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傳統(tǒng)的民間知識和藝術,進一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不同的風俗習慣。
三、鐵鏈械推動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能力
鐵鏈械教學不能夠僅僅停留在“你教我學”這種單邊的教學模式中,這樣的教學在一定方面上避免了學生出現走彎路的現象,但是同樣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和能力。作為一種特殊的體育教學,鐵鏈械舞蹈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放手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單邊教學逐漸發(fā)展成為雙邊體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鐵鏈械中的元素進行改編,加入一些新的舞蹈動作,或者融合現代的一些舞蹈元素。畢竟一成不變的傳承不是一項優(yōu)秀的值得夸贊的事情,只有在傳承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才能夠更好的保證鐵鏈械這一民間藝術不斷發(fā)展和進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及時調整學生的思路,保證在不傷害原有的文化傳承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保存有利于傳統(tǒng)民間藝術發(fā)展的部分,充分融入鐵鏈械的舞蹈當中。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定時為學生講述布依族的傳統(tǒng)民俗,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鐵鏈械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相結合,學生才能夠在學習中逐步發(fā)展和推動布依族鐵鏈械的發(fā)展,才能夠保證自身水平的提升,最后成為下一任傳統(tǒng)民間文化的傳承人和發(fā)揚人。
參考文獻:
[1] 我國少數民族體育科學研究之思考 方征 體育文化導刊 2008年09期
[2] 張濤. 論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在民族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民族教育研究(3):81-83.
[3] 歐陽鵬. 淺談民族傳統(tǒng)體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成功(教育)(3):273.
本文系:貴州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題目《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鐵鏈械”引入體育課堂教學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