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莉莉
【摘 要】目的:探究多西他賽聯(lián)合阿帕替尼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試驗共納入66例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觀察,選用計算機隨機抽簽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后,給予其中一組多西他賽靜脈滴注治療,設(shè)定為對照組;給予另一組多西他賽靜脈滴注聯(lián)合阿帕替尼口服治療,設(shè)定為觀察組,對比兩種治療方案的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9.70%,兩組相差21%,(x2=4.6938,p=0.0302)。結(jié)論:相比于單一多西他賽治療,臨床在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中應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阿帕替尼治療效果更為顯著,總有效率高,安全性強,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多西他賽;阿帕替尼;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
【中圖分類號】R734.2【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87-02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nèi)肺癌發(fā)病率逐漸升高,肺癌患者數(shù)量出現(xiàn)顯著提高,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0%,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臨床中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其進行治療十分必要[1]。為探究多西他賽聯(lián)合阿帕替尼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本次實驗選取66例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不同用藥方案的分組效果對比,具體見下文描述。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共納入66例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觀察,選用計算機隨機抽簽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后,給予其中一組多西他賽靜脈滴注治療,設(shè)定為對照組;給予另一組多西他賽靜脈滴注聯(lián)合阿帕替尼口服治療,設(shè)定為觀察組;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最大68歲,年齡最小42歲,平均年齡(57.14±3.83)歲,病理分期:Ⅲa期9例,Ⅲb期11例,Ⅳ期13例;觀察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最大66歲,年齡最小43歲,平均年齡(58.06±3.92)歲,病理分期:Ⅲa期8例,Ⅲb期11例,Ⅳ期14例;兩組患者的臨床線性資料相比具有同質(zhì)性,可比較(p>0.05);本次試驗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試驗開始前將本次試驗過程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2]:①患者年齡不低于18歲且不高于75歲;②患者在試驗前未接受多西他賽、阿帕替尼或其他抗血管生成類藥物輔助治療;③患者病理學確診為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失敗且無靶向藥物用藥史;④患者自愿參與本次試驗,未有其他精神疾病或語言功能障礙。
排除標準[3]:①患者合并有其他肝腎功能疾病或內(nèi)科疾病;②患者合并有嚴重的全身系統(tǒng)疾病,出現(xiàn)咳嗽、異常疼痛、發(fā)熱癥狀;③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④其他不適宜接受本次試驗涉及藥物治療的患者。
1.2方法
用藥前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鎮(zhèn)痛、止吐、營養(yǎng)支持、升白細胞、促血小板生成等常規(guī)治療,此外在多西他賽用藥前采用地塞米松(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793 )及鹽酸異丙嗪注射液(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237)給予患者靜脈注射,劑量分別為10mg及25mg;
對照組患者接受多西他賽靜脈滴注治療,取多西他賽(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092)75mg/m2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治療,d1日1次,每次60min,設(shè)定1個治療周期為21d;
觀察組接受多西他賽靜脈滴注聯(lián)合阿帕替尼口服治療,其中多西他賽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此外取阿帕替尼(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0103)500mg給予患者口服治療,服藥時間為餐前30min,每日1次,設(shè)定1個治療周期為21d。兩組患者均接受1個周期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對比兩種治療方案的效果[4]。參照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將本次試驗治療效果分為完全緩解(CR,所有腫瘤目標病灶均消失)、部分緩解(PR,腫瘤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30%)、疾病穩(wěn)定(SD,腫瘤基線病灶長徑總和有縮小但未達PR或有增加但未達PD標準)、疾病進展(PD,腫瘤基線病灶長徑總和增加20%或出現(xiàn)新病灶)四個維度,總有效率為CR患者數(shù)、PR患者數(shù)與SD患者數(shù)之和與總患者數(shù)百分
比值。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收集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整理后將其按順序輸入SPSS20.00統(tǒng)計學軟件中,“x2”表示為計數(shù)資料,檢驗方式為“%”,“(-x±s)”表示計量資料,檢驗方式為“t”,當組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時,提示值p表現(xiàn)為p<0.05。
2 結(jié)果
2.1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9.70%,兩組相差21%,(x2=4.6938,p=0.0302)。見下表1:
3 討論
多西他賽是一種臨床中常見的紫杉烷類抗腫瘤藥物,又名多西紫杉醇,它能夠?qū)ξ⒐艿鞍椎木酆献饔闷鸬郊訌娦Ч⑶覍ξ⒐艿慕饩圩饔眠M行抑制,從而達到非功能性的微管束穩(wěn)定效果,進而在S期就對腫瘤細胞的分裂進行阻斷,并且多西他賽對于大部分腫瘤活性均較強,但是并不會產(chǎn)生較強的影響對于正常細胞的有絲分裂,因此臨床用藥安全性,毒副作用小。
當前臨床中在非小細胞癌的治療中應用多西他賽以及鉑類藥物已較為常見,無論是一線或二線治療,其效果均較為理想,但有研究指出:相比于多西他賽單一治療,將多西他賽與鉑類藥物進行聯(lián)合使用,效果更為理想[5]。結(jié)合本次研究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9.70%,兩組相差21%,(x2=4.6938,p=0.0302)。筆者分析:因為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經(jīng)失敗的一線治療后,由于鉑類藥物副作用較強,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引入靶向抗腫瘤藥物進入二線治療,充分結(jié)合了鉑類藥物副反應較小的優(yōu)勢,本次試驗中阿帕替尼可有效對VEGF結(jié)合VEGFR-2,進而對下游信號通路進行隔斷,對血管的形成起到抑制效果,顯著降低腫瘤微血管密度,能夠調(diào)控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增值、遷移與生成,對于惡性腫瘤的治療具有顯著效果[6]。
綜上,相比于單一多西他賽治療,臨床在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中應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阿帕替尼治療效果更為顯著,總有效率高,安全性強,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芳.阿帕替尼聯(lián)合多西他賽針對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處方藥,2018,16(8):58-59.
[2] 尚可,胡若洋,胡繼德.阿帕替尼聯(lián)合多西他賽二線以上治療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CEA、SCC及CA125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9,34(7):1172-1175.
[3] 劉旭陽,鄭靜.阿帕替尼聯(lián)合多西他賽二線化療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6):104-107.
[4] 郭運杰,井小會.多西他賽聯(lián)合阿帕替尼二線治療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7,44(11):544-546.
[5] 陳鄧林,陳俊民,王琳.阿帕替尼治療肺鱗癌影像學進展后維持治療獲益1例[J].中國腫瘤臨床,2018,45(1):54.
[6] 王婷,馬惠文,王東林, 等.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單藥三線治療VEGFR-2高表達晚期非鱗NSCLC患者的近期療效和安全性體會[J].實用腫瘤雜志,2018,33(5):4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