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霞
【摘 要】目的:整體護理聯(lián)合共情護理對抑郁癥患者生活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療的82例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n=41)與對照組(n=41)。對照組采取整體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聯(lián)合了共情護理。比較兩組最終護理結果。結果:(1)對照組患者HAMD得分和研究組相比較高,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2)對照組患者GQOL-74得分和研究組相比較低,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抑郁癥治療中,可采取整體與共情聯(lián)合護理干預方式,這種護理方式應用效果理想,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抑郁癥;共情護理;整體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90-01
抑郁癥是臨床治療中的常見疾病,是以顯著、持久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是心境障礙類疾病主要的類型,表現(xiàn)為單次或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患病率及復發(fā)率極高[1]。抑郁癥患者在治療中,部分患者因疾病而出現(xiàn)拒絕治療等情況,給臨床治療帶來很大難度,為此要對其實施護理干預[2]。在以往護理中,常用護理方式為整體護理,雖然這種護理方式有效,但不太理想,為了提升護理質量,我科室采用了整體聯(lián)合共情聯(lián)合護理干預方式,具體報道如下。
1 個人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療的82例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n=41)與對照組(n=41)。對照組,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21例與20例,年齡在25歲-66歲,平均(45.5±1.1)歲。研究組,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23例與18例,年齡在24歲-69歲,平均(46.5±1.2)歲。兩組病人一般資料經(jīng)對比均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了整體護理,如下:即為治療護理、用藥護理以及健康宣教與疏導。
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聯(lián)合了共情護理,具體情況如下:(1)心理護理:在患者狀態(tài)良好的情況下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傾聽患者需求,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的解決并給予答復,在與患者溝通中盡可能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避免患者出現(xiàn)理解上的偏差;對于存在擔憂被社會所歧視的患者要向其講述治療成功的案例,同時幫助患者樹立起治療的自信心。(2)知識培訓:在日常護理中,護理人員要積極傾聽患者的訴說,在患者言談中護理人員不能夠作出打斷的舉動,同時應給予眼神或肢體上的回應,給予患者支持與鼓勵,讓其充分的抒發(fā)自我情懷,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3)共情體驗:在護理中,護理人員要做到換位思考,對于患者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給予積極的處理與思考,在更多情況下要站在患者的角度進行思考,對于患者所面臨的遭遇給予同情與理解,在整個治療中對于患者反饋出的語言,給予重視。
1.3指標觀察和評價
分析護理結果。從患者抑郁情況、生活質量方面進行分析。抑郁情況采用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進行測評,總得分值為76,得分越低證明抑郁改善情況越佳;生活質量采用GQOL-74量表進行測評,總得分值為百分,得分越高證明病人生活功能越佳。
1.4統(tǒng)計學方式
采用 SPSS 20.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抑郁情況分析
對照組患者HAMD得分和研究組相比較高,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生活質量分析
對照組病人GQOL-74得分和研究組相比較低,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抑郁癥在臨床中是多發(fā)而常見的一類精神疾病,此疾病的發(fā)生和精神、個性、應對方式有緊密的關聯(lián)。抑郁癥作為一組異質性癥狀綜合征,患者在發(fā)病后會出現(xiàn)精神運動功能下降以及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的情況[3]。除上述闡述以外,抑郁癥患者還具有自殺、自殘以及傷害他人的行為,為此在治療中,抑郁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是很好[4-5]。而抑郁癥治療又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治療的效果和患者治療依從性之間又存在緊密的關聯(lián),為此除了積極治療外,我科室還對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便于實現(xiàn)提高治療依從性的目的。在以往護理中,常用護理方式為整體護理,這種護理方式是從入院開始,直至出院當天的一個整體護理干預,在實施過程中以藥物護理、心理疏導為主,雖然這種護理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太理想,為了提升護理質量我科室聯(lián)合共情護理共同實施。共情護理在臨床護理中屬于新型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方式與傳統(tǒng)護理方式的不同在于護理人員與患者的關系,護理人員以一種全新的狀態(tài)參與到治療中,這樣一來在某種狀態(tài)上可以幫助患者敞開心扉,提高患者康復的潛能,提高患者自我價值。
本文提示:(1)對照組患者HAMD得分和實驗組相比較高,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可見整體護理與共情護理聯(lián)合應用方式可改善患者抑郁癥狀;(2)對照組患者GQOL-74得分和實驗組相比較低,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可見整體護理與共情護理聯(lián)合應用方式可改善病人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抑郁癥治療中,可采取整體與共情聯(lián)合護理干預方式,這種護理方式應用效果理想,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邵靜,王娜.共情護理對抑郁癥患者生活功能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9,48(22):2826-2827.
[2] 代金蘭,韓鎣,陳倩.共情護理聯(lián)合放松訓練對COPD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8,35(7):1295-1297.
[3] 李樹芳.整體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87):311-312.
[4] 鄭旻欣,仇麗霞.內觀認知療法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癥狀、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39):108-109.
[5] 黃英姿.共情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抑郁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9,25(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