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東亞
摘 ?要:古詩詞是記錄我國古代人文歷史、地理風貌、風俗習慣等一系列的載體。我國古詩詞數(shù)量眾多,其中的作者也較為廣泛,古詩詞中不僅蘊含著古代的人文知識,其中還內藏著古代詩人的豐富情感。小學生學習古詩詞能夠豐富文化知識,理解中華文化的傳承精神,還能促進語文學習,使語文成績不斷提高。由于教師教學中只依照教材進行講解,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古詩詞的學習發(fā)展,所以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利用建設情景課堂,牢固詩詞記憶;關聯(lián)生活實際,加強詩詞理解;拓展課外閱讀,積累詩詞文化的教學方式,增加小學生的古詩詞認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特殊的格式、韻律、歷史文化、精神文明等。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既能夠塑造高雅的品格,還能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由于小學教師未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使課堂氛圍逐漸變得枯燥,學生逐漸失去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更為高效地學習古詩詞,教師應當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推動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進程。
一、建設情景課堂,鞏固詩詞記憶
小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思想比較跳脫,但古詩詞的課堂多是單一枯燥的,如果讓小學生長期處于聽課狀態(tài),將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并且古詩詞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隱含性,小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聽不懂的情況。因此,針對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問題,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手段,將無聊乏味的課堂轉化為情景化課堂,讓學生分組扮演古詩詞中的任務進行情感閱讀,并在講臺上講解古詩詞含義。
例如:在學習《古人談書》這一課時,課文中有三種談書理念,分別來自于《論語》、朱熹、曾國藩。教師可在授課前一天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在家中熟讀三種不同的談書理念,并了解相對的文化背景。第二天將學生分為三組,并把三種不同的談書理念依次分配到小組中,讓每一個小組成員在講臺上進行閱讀分享,如果有學生能夠熟練背誦課文,可進行獎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還可讓學生運用不同的談書理念辯論,獲勝學生可頒布“古文小能手”等稱號,增添學習古詩詞的樂趣。教師利用情景課堂對學生施教,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詩詞記憶,還能豐富課堂內容,提高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推動學生古詩詞的學習進程。
二、關聯(lián)生活實際,加強詩詞理解
小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往往較為困難的不是記憶古詩詞,而是從古詩詞的內容中理解表達的情感。古人的情感一般是含蓄的,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或者是親情,在表達情感方面,詩人總會有一種難以言語的情緒。因此,詩人通常會用生活中的不同事物來表達自身情感,將自身情感完全融入到描寫的事物中,這就達到了詩人表達情感的目的。但小學生未能接受古人的教育,也不了解古人的思想,導致常會在理解古詩詞含義中出現(xiàn)偏差。針對現(xiàn)代化的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古詩詞表達的含義與實際生活關聯(lián),簡化理解古詩詞的難度,解決小學生學習古詩詞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時,雖然這是一首四句七律古詩,但其中蘊含的送別之意較為特殊?!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的送別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少年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而是充滿詩意的離別,尤其在黃鶴樓繁華的地區(qū)離別,更能體現(xiàn)出李白對孟浩然的不舍。小學生可利用假期去黃鶴樓游覽,體會黃鶴樓的繁華與李白的不舍,也可去李白的紀念館參觀,了解李白在年輕快意的時候與年齡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一遇便惺惺相惜的情感。小學生在理解了李白孟浩然的情感之后,還可在李白紀念館學習李白的生平事跡,增強古詩詞文化底蘊。
三、拓展課外閱讀,積累詩詞文化
小學生的古詩詞知識基本來源于課本或是課堂教育中,但是古詩詞數(shù)量龐大,不是幾本書或是幾節(jié)課便能講得清、述得明的。因此,小學生想要積累古詩詞知識,豐富自身文化可以進行課外閱讀。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文章延伸更多的古詩詞文章。
例如:小學生在學習《伯牙鼓琴》這篇古詩詞時,其中記載了鐘子期與伯牙相交,鐘子期死伯牙摔斷琴弦再不彈琴的故事。雖然能表達出鐘子期與伯牙深厚的情感,但沒有鐘子期與伯牙相交的過程,以及兩者如何建立深厚的友誼。教師在教學《伯牙鼓琴》時,可以引導小學生閱讀這篇文章的來源《列子》?!读凶印芬粫幸怨旁娫~的形式記錄了鐘子期和伯牙的相關事跡以及春秋戰(zhàn)國期間的人文軼事。教師通過課本古詩詞推薦相關書籍,不但能推動小學生課本學習效率,更能在推薦的相關古詩詞書籍中學習更多的古詩詞文化。
綜上所述,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需要。雖然在小學生學習古詩詞中出現(xiàn)了眾多問題,但是教師可以采用建設古詩詞情境課堂、將古詩詞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延伸課外閱讀等方式,解決小學生學習古詩詞中的問題,促進小學生古詩詞的學習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戚慧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的構建與應用[J].華夏教師,2017(24):62.
[2]張娟.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