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星
【摘要】?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山水畫有著多元化的畫風,并且在畫中能夠體現(xiàn)出畫家在創(chuàng)作時對祖國河山的強烈熱愛情感,對祖國山水景觀的瑰麗描寫以及愛國之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山水畫進行臨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美術繪畫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以及愛國之心?;诖耍疚膶ι剿嬇R摹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山水畫臨摹 高中美術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126-01
前言
山水畫,是畫家觀察山川景觀后進行繪畫的中國畫。畫家通過山水畫展現(xiàn)出自身對祖國、民族、人民的熱愛以及愛國情懷。山水畫中結合了民族精神以及愛國情懷。因此,應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展開山水畫教學。引導學生欣賞山水畫、臨摹山水畫,以此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以及民族情懷。在學生對山水畫足夠了解后,再次欣賞山水畫時,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覺到驚嘆以及震撼。
一、高中美術教育展開山水畫臨摹教學活動的作用
想要提高高中美術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應在教學過程中以山水畫為基礎展開教學活動,并在美術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山水畫中所蘊含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愛國情懷,高中美術教育展開山水畫臨摹教學活動的作用可由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xiàn)。
首先,高中美術教育展開山水畫臨摹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高中美術教學效率,還可以展現(xiàn)出山川景觀魅力以及畫中蘊含的愛國情懷,以此培養(yǎng)學生美術素養(yǎng)以及愛國情懷。將山水畫與美術臨摹教學進行結合后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并且高中美術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山水畫臨摹時,可以通過畫中的文化底蘊以及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對山水畫產(chǎn)生情感共鳴、思想共鳴,以此充分發(fā)揮出山水畫臨摹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以及文化素養(yǎng)。
其次,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展開山水畫臨摹教學,可以提高美術教學內(nèi)涵,學生在進行山水畫臨摹時,山水畫中的愛國情懷以及文化素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山川景觀審美能力,以及形成正確的愛國思想觀念。同時,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展開山水畫教學可以完美契合教育綜合改革要求,對傳統(tǒng)美術教學模式以及理念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提高美術教學質(zhì)量以及學生綜合素質(zhì)。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山水畫臨摹教學策略
(一)引導學生對畫作進行認知、解讀
在高中美術繪畫教學中臨摹是基礎方法之一,可以為學生未來繪畫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基礎。在山水畫臨摹過程中不僅僅是對畫作進行“復制粘貼”,而是通過臨摹學習畫家創(chuàng)作時對山體結構的布局以及色彩渲染?;诖耍谶M行山水畫臨摹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山水畫進行認知、解讀。
例如,《溪山行旅圖》教學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可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對畫作進行認知、解讀。
如:教師:“在欣賞著幅畫時,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學生:“是畫中的主峰?!?,
教師:“在畫作中右側(cè)瀑布給你的感覺是什么?”
學生:“瀑布如線,飛流百丈。”
教師:“那畫作左側(cè)有哪些景觀?”
學生:“一座較為矮小的側(cè)峰?!?/p>
教師:“在畫作下半部分有什么內(nèi)容?”
學生:“有商隊、人、馬以及山澗?!?/p>
教師引導學生對整幅畫作內(nèi)容進行初步了解、解讀,這一過程是讓學生對畫作內(nèi)容進行基本掌握,隨后應從細節(jié)展開解讀如效果、輪廓、濃淡、線條、筆觸等,將畫作分成若干環(huán)節(jié),并將不同環(huán)節(jié)放大解讀,細致的進行畫作解讀、分析,還可以對繪畫手法進行解讀,如畫作中使用了躲視域以及漫視等組合型繪畫手法??傮w而言,細致的對畫作進行解讀、認知是臨摹山水畫的基礎條件。
(二)引導學生對畫作內(nèi)涵進行品鑒、欣賞
在進行山水畫臨摹時高中美術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對“自然景觀怎樣才能完美融入畫作中”進行思考,這樣的思考需要學生在臨摹前對畫作內(nèi)涵進行認真欣賞、品鑒。
例如,在對《溪山行旅圖》進行臨摹前,應引導學生欣賞畫作中樹木的逼真感以及層次感;商伍的順序感以及動態(tài)感,這些畫面即與山水形成了鮮明對比,又互補與山水相互結合后形成了畫面。在畫作中體現(xiàn)出了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而人類則給觀看者一種匆匆過客的感覺。在此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應以傳授學生如何欣賞畫作為主,而不是直接對學生講解畫作內(nèi)涵。教師可以從畫作歷史背景以及時代特征入手,引導學生理解畫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故事,使學生通過自身所擁有的繪畫技巧對畫家用意進行猜測??傮w而言,教師應在臨摹教學前引導學生對畫作內(nèi)涵進行充分了解,而使學生進行山水畫臨摹時,可以做到神似、形似的臨摹效果。
(三)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展開臨摹
在學生進行山水畫臨摹時,高中美術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臨摹前將畫作分為不同環(huán)節(jié),如:山峰、瀑布、植物等,循序漸進的進行山水畫臨摹,從初步臨摹到畫作內(nèi)涵品鑒,在臨摹過程中學生要逐漸融入自身對畫作理解,使臨摹效果從形似逐漸發(fā)展為神似。或者在學生臨摹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畫作外觀、整體進行初步臨摹,隨著深入畫作細節(jié)以及繪畫手法等。在學生進行繪畫時,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耐心以及機會,使學生在不斷嘗試中進步,逐漸找到臨摹山水畫時的關鍵點、切入點。在這一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應適當結合實際,如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播放一些經(jīng)典山水畫作,或是我國山水景觀的紀錄片,以此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臨摹,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美術素養(yǎng)以及愛國情懷。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臨摹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畫作內(nèi)涵進行充分解讀以及鑒賞,以此提高學生美術繪畫能力,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以及愛國情懷。
[ 參? 考? 文? 獻 ]
[1]孫芳.核心素養(yǎng)本位下的美術教學探索——以高中山水畫大單元教學設計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19,(3):102-109.
[2]劉遠良.中國山水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74):179.
[3]吳勝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設計——以中國書畫模塊的山水畫為例[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