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英
摘要: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作文不僅是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小學生在寫作中往往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寫作的時候?qū)哟尾粔蚯逦?,整篇文章拖沓,毫無重點,沒有吸引讀者的點睛之處,甚至有的學生寫作的時候還會偏離主題。本文基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并且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足夠的重視,并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手段,提升學生的作文觀察能力與寫作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在作文訓練中有效提升寫作質(zhì)量和水平。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寫作欲望
小學生剛開始接觸作文,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比較大,那么如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小就愛上寫作呢?首先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說這周老師布置讓學生給自己的爸媽洗腳的任務,然后根據(jù)這件事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來。引導他們對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形成自己的所感所思,表達真實情感。其次可以根據(jù)一些過去的事情,喚回學生的美好回憶,比如說學校的展覽板上貼著去年元旦學生的精彩演出照片,可以要求學生以“元旦晚會”為題寫一篇作文,引導學生真情流露。
2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學規(guī)劃
針對小學生來講,培養(yǎng)其作文能力屬于整體性的一個過程,一般情況下與小學語文教材之間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學規(guī)劃,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需求,對詳細的寫作計劃進行安排,其是作文教學的準備階段,也是開展后續(xù)作文教學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入挖掘,通過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素材來指引學生進行寫作。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作文自由寫作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在周末觀察社會中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感受其辛苦不易,然后進行“誰是你最敬佩的人”主題寫作。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寫作能力,并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以后的良好發(fā)展做鋪墊。
3模擬生活化課堂,創(chuàng)新寫作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首先通過適當選取知識面保障學生獲取該年齡段應該掌握的知識基礎,從傳統(tǒng)的硬性灌輸式教學向貼近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轉(zhuǎn)變。從當前時期小語教學所使用的教材來看,其中大部分的文本均呈現(xiàn)出生活意蘊,教學當中,教師要能夠?qū)⑾嚓P的內(nèi)容整合起來。比如說,在學習完《烏鴉喝水》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類似的經(jīng)驗故事,還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演繹,安排學生進行對話和表演,在表演中適當?shù)卦黾訉W生的個人發(fā)揮。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理解內(nèi)容并且舉一反三,將教學延伸到生活,將生活反映到教學中,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課堂樂趣。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也有利于學生的作文寫作。
4將實踐活動融入語文
開展實踐活動的好處有很多,它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有話可說,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表達的強烈欲望。比如說小學生都比較喜歡養(yǎng)小動物和小植物,教師可以組織一個養(yǎng)動植物的小活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讓學生把小動物和小植物的生長情況寫成一篇小作文。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小學生都比較好動,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能夠調(diào)動他們興趣的活動,讓他們能夠通過活動豐富生活經(jīng)歷,在活動中獲得生活的體驗。比如說每年都可以舉行一些運動會、拔河比賽、踢毽子的活動,學生也比較有興趣。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時機,在活動之后讓學生把看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成一篇文章。
5開展課外實踐,在生活中寫作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語文寫作教學都是在學生有學習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的。但事實上,對學生而言,進行寫作方面的培養(yǎng)應是越早越好。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簡單的對話開始,逐漸培養(yǎng)其遣詞造句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并采取一定的策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為其寫作能力的增強奠定基礎。藝術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換言之,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都是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作者根據(jù)切身感受創(chuàng)造出來的,大多都是人們對生活的感悟。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指導過程中,除了要對學生進行理論方面的培養(yǎng),還要增加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生活的體驗和感悟。對于學生而言,實踐不僅能夠使他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自然、體味生活的百態(tài),還能使他們在自然和生活中得到生命的體驗,提高自己的實踐意識,增加自己的寫作素材。例如,在陽光明媚的春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去郊外旅游,在郊游過程中,還能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可行的游戲,讓學生在交友的過程中,能近距離地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充滿鳥語花香的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在山水之中體味生命的樂趣。學生在郊游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促進同學之間的情誼,還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拓展自身的寫作思維。在與大自然的交流中,學生也能以更加愉快、輕松的心態(tài)面對接下來的寫作訓練。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郊游的機會,讓學生寫一篇文章,以開拓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結(jié)束語
文字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工具,并且其也是人們描繪世界的技巧,充分表達了人們的內(nèi)心情感和世界。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文字給人們帶來了較多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情況,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使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認識世界,清晰準確地表達自身的情感。
參考文獻
[1]陳明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07):96+98.
[2]王慧梅.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活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85-86.
[3]張淑香.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上中旬),2015(0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