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燁
【摘要】本文以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字詞復習課為例,論述字詞復習的方法,建議教師重視復習課的教學,做好復習課的設計,從而讓學生在復習課中有所收獲。
【關鍵詞】字詞復習 有效課堂 識字 寫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9-0138-03
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學生駕馭語言文字的工具,更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從平時的作業(yè)及檢測情況來看,錯別字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了很多障礙。要減少學生寫錯字的現(xiàn)象,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生字,除了在教學課文時認真?zhèn)魇谧R記的方法,加強練習鞏固,期末階段的復習工作也尤為重要。不同的復習課,給予學生的成長是不一樣的。我們發(fā)現(xiàn)即使是同一主題的字詞復習課,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設計也會直接影響復習課的效果。
下面,筆者結合傅老師在復習階段給不同班級上的兩節(jié)同主題的字詞復習課(所任教的內容是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復習課),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
【課例一教學流程】
一、生字復習
師:這節(jié)課老師會教給大家好方法——給這冊的字詞歸類。請你們回憶并說出有哪些記憶生字詞的方法。(多音字、形近字、象形記憶、會意記憶)
(教師給各小組分配任務:每小組選擇一個記憶方式,從生字表中找出十個生字進行歸類。學生分小組進行歸類復習、任務反饋)
二、詞語復習
傅老師詢問學生都有哪些好的記憶詞語的方法,要求學生對所列舉的方法進行歸類。學生和教師一起指出詞的類別:貶義詞、中性詞褒義詞,ABAC型、ABCC型、ABAB等類別。
你問我猜環(huán)節(jié):教師報出詞,學生猜詞所屬的類型。
三、練習總結
學生完成填空、組詞作業(yè)。教師總結:歸類識字的方法很好,大家可以用起來。
備課組教師共同討論后,認為傅老師的這節(jié)復習課還有許多值得商榷和修改的地方。傅老師在備課組教師的幫助下,漸漸明晰了字詞類復習課中“想一口吃成胖子,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復習法,著實沒什么效果。一節(jié)復習課首先要考慮學生知識的生長點在哪里,并制訂相應的課時小目標,在字詞復習時分類分級進行。傅老師按這樣的思路去設定課時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于是就有了課例二的呈現(xiàn)。
【課例二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傅老師通過導入漢字聽寫大賽,激發(fā)學生復習課的興趣。
學生互換聽寫單,批改糾錯。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傅老師引導學生觀察聽寫的三組漢字,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三種類型: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
傅老師從多音字入手加以指導與分析,并讓學生給多音字選讀音題。
反饋階段:學生重點說理由——得出據(jù)意定音的方法。
驗證方法階段:學生給句子中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并得出結論——根據(jù)詞語的不同意思,根據(jù)句子的不同語義,給多音字選擇合適讀音的方法是可行的。
三、實踐運用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尋找識記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方法。每組學生完成習題后,在小組討論交流,接著用符號標出寫錯的地方,最后填寫“發(fā)現(xiàn)單”。
在學生完成合作學習后傅老師總結反饋:這兩類字詞要想書寫正確,據(jù)意思形很重要。然后,請全班學生打開生字表、詞語表,找出自己認為最會出錯的一兩個字詞,為課末的生生聽寫大賽創(chuàng)建字詞庫。
學生搜集易錯字詞,書寫卡片。傅老師請書寫最認真的十名同學起立,各報一個字詞,全班開始聽寫。報完聽寫的學生把卡片張貼在黑板上,全班學生對照批改,并思考出錯的原因。
傅老師請學生在課后針對出現(xiàn)的錯誤,和同桌交流,并鼓勵學生尋找更多的識字方法。
四、拓展提升
傅老師介紹,還有諸如手抄報、糾錯本等形式,也可以幫助記憶字詞,不管是學習新知還是復習舊知,誰善于尋找方法,誰的學習效率就會更高。
【對課例的思考】
一、教師該如何設計復習課
(一)上好復習課,首先要立足答疑的目標
復習課中的疑從何而來?應從學生中來。學生答題時的疑難處,作業(yè)中的易錯處、常錯點等,都是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再琢磨、再推敲的有價值的新的提高點。課例二聽寫大賽中選用的詞語,不是教師從生字詞表中隨意抽取的,這些詞語的最終選用由兩個層面組成:一是年級層面,授課教師召集全年級的語文教師,向他們征集一學期以來,各班級中學生最易出錯的字詞。二是班級層面,教師一直留心本班學生的語文學習,通過平時的細心觀察與記錄,儲存收藏了學生的易錯字。有了這兩個層面的收集整理,就不難篩選出本冊教材中學生的易錯字詞了。
教師將這些共性的易錯字詞,作為聽寫大賽的內容,而且在一開課就讓易錯字亮出原型,不得不說,這節(jié)復習課,從一開啟就奠定了務實、修正、提高的復習基調。字詞類復習課,不能是虛無的說教課,而應是落在實處的找問題、尋方法,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的課。當然,疑難處不可能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就消失殆盡。課末的聽寫,每名學生在原有基礎和這節(jié)課的基礎上又深層探究,發(fā)現(xiàn)了新的知識疑點。在聽寫中出錯頻率高的字詞,又將是下一輪復習的素材。教師可據(jù)此設計新的復習課,為解決新一輪的疑點定下適宜的課時目標。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尋疑解惑,字詞復習課才不會走過場。
(二)教師應通過多樣的方法,創(chuàng)設有趣的課堂
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掌握識記字詞的基本方法,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儲備,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如果缺少教師的指引,一味地讓他們自己修改抄寫,識記找規(guī)律,恰恰又是他們不足以自主完成的。教師如何運用一些有趣的方法,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修正、提高,才是應該著重思考的。
有趣的導入,既可以鎖定大部分學生在開課伊始就集中注意力,又能夠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提煉、小結,使他們在有所悟有所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奥爩懘筚悺钡拿钐幵谟诿總€學生都可能成為活動的主考官,能用自己挑選的字考大家,能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漂亮的書寫,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致。而教師略帶夸張的表揚語,以及滿滿的教學激情(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熱情引領和介紹),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感官,為學生全情投入課堂學習增添了眾多的樂趣。學生在一次次探索活動中樂于參加,勇于挑戰(zhàn),成為課堂真正的參與者。
(三)有限的課堂,必須關注無限的內涵
語文課堂不應該是一潭死水,她有時應該有小石落池的漣漪,有時也該似小溪般歡快歌唱,每一種聲響,每一次流淌,都應該是學生不斷向上向前的動力。課堂上的學習,應該是基于學生學習特點的指引,引發(fā)學生生成新的感知,促進學生更新舊知,獲得不同學習體驗的過程。
在課例二的復習課上,傅老師只選取了三種常見類型的字詞進行復習整理。雖然小主題的復習內容看似不豐厚,但是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傅老師在內容之外給予學生的引領卻是不少的。比如,傅老師引導學生在觀察、對比、思考的基礎上,提煉小結各類字詞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自主思考有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探尋字詞寫對或出錯的緣由,為自己和他人提出可行的建議;即使是最后的生生聽寫拓展環(huán)節(jié),傅老師也睿智地指引每一個不同的個體找尋自己的知識盲點在哪里,提醒其他學生引起注意,使學生在觀察同伴的易錯字的同時,反思這些易錯字是否也是自己未曾發(fā)現(xiàn)的盲點,并因此修正、識記,掌握其正確的字形。而后,學生也會生成這樣一種意識——學習,可以在與伙伴的互相學習中不斷進步,學習需要主動而積極的思考。最終,學生樹立“學習無處不在,用心學習,隨時可進步”的意識。一節(jié)小小的復習課,教師導入的知識內容是有限的,但是我們要重視每節(jié)課對學生的長遠影響,如學習觀念的樹立、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學習品質的養(yǎng)成等,課的內涵可以不設限,無限延伸。
二、學生在復習課中能收獲什么
(一)讓學生在興趣引領下快樂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詮土暸f知“炒冷飯”著稱的復習課,不應該成為乏味的代名詞。雖然復習課選用的素材幾乎都是學過的舊知,尤其是字詞類復習課,總讓人有機械抄寫、簡單無趣的感覺,但往往是這類復習課,更需要教師花心力去收集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推陳出“新”,總結在新授課尚未被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歸納總結巧妙高效的識記方法。
在課例二中,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學習興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出不窮。比如:學生在聽寫大賽中,產(chǎn)生了與人競爭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興致在一開課就被調動起來。在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逐步從不同類型的字、編排的題目中,分辨出字詞的同與異,感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后被肯定的存在感。他們的興致還不止于此,從個人的觀察思考、口頭表達、書面練習,乃至小組合作學習中他們都有了各種“發(fā)現(xiàn)”。學生得到許多行之有效的“法寶”后,又重新扎回字詞表,搜索自己認為最易錯的字詞,并用最工整的字體記錄下來。字體漂亮的學生被選中成為新一輪聽寫大賽的主考官,以及教師用直觀的圖示向學生介紹其他的字詞復習方法。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始終帶著發(fā)光的眼神一直緊隨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課堂活動。這樣真實的身體反應,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對這節(jié)復習課的喜歡。在這種情緒的帶領下,知識已不是死氣沉沉的存在,而是有生命力的快樂載體。這時候,說起學生快樂學習,學有所得,才是真真實實的。
(二)讓學生在盡情活動中自主思考
縱觀課堂不難發(fā)現(xiàn),除去思考的時間,如果課堂是寂寞的話,是令人擔憂的,尤其是當教師有合作的問題需要學生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時候,許多學生會不自覺地低下頭,縮起脖子,生怕教師會請他發(fā)言。很多學生在課堂中已開始養(yǎng)成了不留意問題,不深入思考問題的習慣。也許他們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jīng)形成了這樣的思維定勢:我只要安靜地聽著就可以了;聽聽優(yōu)生怎么說吧,老師喜歡他們的答案;這些教學活動我不想?yún)⑴c,不想聽這些枯燥的知識。而教師往往只發(fā)現(xiàn)課堂上愛發(fā)言的學生越來越少,而沒有反思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也許是沒有選擇符合學情的教學方法,也許是沒有深思平時教學中一些簡單粗暴的做法。教師在漸漸地遏制學生的發(fā)言欲望卻不自知。
我們很清楚地知道,沒有交流,不注意學生思維質量的課堂是暗淡無光的。要讓學生真正地參與課堂活動中,樂于分享自己成熟的或有瑕疵的發(fā)言內容,讓學習活動的過程、學生習得知識的每一個步驟在課堂中清晰地鋪展開來,學生的積極思考非常重要。思考的學生是靈動的,他們會積極參與活動,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都會閃現(xiàn)他們智慧的火花。在學習和思考中,學生能靜下心來傾聽、書寫作業(yè),能在心里反芻之前的學習步驟、提取歸納出的信息,知道怎樣和同伴合作,把討論的結果用簡潔的語言記錄下來等。可以確定地說,經(jīng)過學生反復思考的學習內容,會在學生腦海中存留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三)讓學生在合作氛圍里體驗所得
“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边@句話特別能體現(xiàn)出團隊合作的效能。在復習課堂中,教師要時常創(chuàng)設學生合作的機會,敢于放手把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在同桌間、小組中嘗試與人交流、探討,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是學生習得知識、由疑惑到明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收獲頗豐,如收獲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即練習快速組織語言,把自己的觀點向伙伴說明白的機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傾聽伙伴發(fā)言時需要學會提取主要信息)、綜合歸納能力(當伙伴間意思相左時,為了說服對方需深入思考,搜索新的論據(jù),代表小組發(fā)言時,還需要把各位伙伴的意見綜合歸納),等等。之后,全班在聽取各組匯報交流時,又一輪集體合作思辨的時刻到來。只要教師用心,課堂中的合作機會可以頻頻出現(xiàn)。為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合作小組的成員會爭得面紅耳赤,會為了給組里出力而摩拳擦掌。他們會為討論出一個滿意的結論,躍躍欲試,急著分享合作學習的成果。
我們欣慰地看到,在教師高質量合作問題的指引下,幾個或一群學生在親密合作,多種思維的火花在碰撞、交融。這樣的合作常常在學生大功告成、眼閃亮光的神態(tài)中結束。此時的課堂教學是極富生命力的,充滿了呼之欲出的張力。
反思我們的復習課,尤其是字詞類的復習課,教師往往會覺得這樣的課無非是讓學生擦掉錯誤之后糾正即可,一次不行就多抄寫幾次。殊不知,這樣的循環(huán)往復,只會增加學生機械抄寫的數(shù)量,而并未給予學生本質上的幫助。這樣的學習效率是極低的。如果教師多留心日常的教學,勤加收集、敏于思考,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立足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重視復習課的所得所思,那么,字詞類復習課也將綻放其獨特的色彩。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