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胡悅
摘 要: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術教師也在積極探索提升兒童美術教育的新方法。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實踐”理念,將其融合到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可以讓兒童在實踐中加深對美術基礎知識的理解,鍛煉美術繪畫技巧,增強兒童的自主學習意識,對提升兒童美術核心素養(yǎng)有很大幫助。文章從課程設計、課題組織和課程時間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全實踐”理念在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的具體應用,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幼兒的美術興趣。
關鍵詞:兒童美術;學前教育;“全實踐”
注:本文系2017年12月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頒布“傳統(tǒng)陶瓷技術融入現(xiàn)代少兒藝術生活的應用研究”(HB17-YB035)的研究成果。
“全實踐”理念,是指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均采用實踐教學方法,讓兒童通過實踐完成知識理解以及實踐和應用,提升兒童的綜合能力[1]。
一、課程設計:精益求精,資源整合
美術是學前教育教學重點,深受兒童喜愛。教師通常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先讓兒童掌握美術理論知識,后讓兒童進行實踐。但由于兒童耐性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在理論知識部分學習效果不佳,難以配合教師完成各項活動。傳統(tǒng)美術教學設計,雖然符合一般美術課堂結構,卻沒有正視兒童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規(guī)律,導致美術教學效果不佳[2]?!叭珜嵺`”又被稱為“全過程實踐”,要求教師在所有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踐形式開展課堂教學內容。在“全實踐”美術課堂中,兒童始終處于實踐狀態(tài),大腦、肢體功能均在持續(xù)運轉,讓兒童時刻參與到課堂當中,通過實踐達成多項教學目標,教學優(yōu)勢十分明顯。
在進行“全實踐”美術課堂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fā):第一,內容設計?!叭珜嵺`”美術課堂需要教師把控課堂實踐內容,確保其實踐性、教學性、可行性,避免實踐活動難度過大,兒童抵觸參與實踐活動。第二,形式設計?!叭珜嵺`”美術課堂,是由實踐構成多個教學部分,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形式設計時,要考慮實踐的多樣性、變通性、有趣性,才能夠引導兒童參與到不同的實踐活動當中,避免兒童產生乏味感,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幼兒教師在開展“樹葉變!變!變!”美術教學活動時,可以采用“全實踐”理念指導美術教學設計。
課堂實錄:
師:今天我們制作樹葉粘貼畫,需要完成采集樹葉、剪裁樹葉、繪畫、粘貼樹葉四個小活動,大家想不想到操場上撿樹葉?
生(合):好!
(小朋友們十分興奮,在教師的指導下排隊到了操場上撿樹葉。)
師:大家看看自己手中的樹葉有什么特別地方?
生1:老師,我的樹葉是黃色的!
生2:我的樹葉是綠色的!
生3:我的樹葉像一個小手掌!
…… ……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非常認真,樹葉有不同的顏色、形狀,我們可以用它制作粘貼畫。粘貼畫屬于工藝美術的一種……?。ń處熢趯嵺`中滲透理論知識。)
完成理論知識滲透、葉子收集后,教師直接開展剪裁樹葉、繪畫、粘貼樹葉活動。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明確設計重點為剪貼畫理論知識與技能兩個方面。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采集樹葉、剪裁樹葉、繪畫、粘貼樹葉四個美術實踐環(huán)節(jié),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滲透于其中,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邊學邊做,教學優(yōu)勢明顯,不僅讓兒童了解了粘貼畫的制作技巧,還使其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二、課程組織: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師生相長
兒童美術教學與中小學美術教學有很大差異,兒童缺乏規(guī)則意識,但美術思維天馬行空,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傳統(tǒng)學前教育美術課堂組織形式,多采用“教師管理,兒童執(zhí)行”的方式組織課堂,幼兒想象力無法得到充分激發(fā),美術思維受到限制。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全實踐”理念組織課堂,構建優(yōu)質美術課堂,呵護兒童心靈,為兒童營造一個放飛思想的美術天地,讓兒童加深對美術學習的喜愛,教師也能夠從中受益良多,提升教學能力[3]。
教師在“全實踐”美術課堂組織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課堂組織方法:第一,團體合作。兒童有著強烈的自我展示心理,當獲得成績時希望得到他人認同。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時,可以通過團隊合作方式強化兒童實踐效果,讓兒童之間相互幫助、學習。第二,積極鼓勵。教師是兒童最為依賴的人之一,教師言語往往能夠決定兒童在“全實踐”美術課堂中的表現(xiàn),影響兒童實踐心情。教師在兒童實踐過程中應該不吝嗇鼓勵語言,讓每個兒童感受到教師的信任與喜愛,提升實踐效果。
例如:教師在開展“小蝌蚪找媽媽”連環(huán)畫制作美術課堂中,采用“全實踐”理念進行教學,將課堂分為繪畫、裁剪、制作三個部分,合理組織課堂形式。
課堂實錄:
師:大家注意看,老師的手中是什么?
(教師為兒童展示連環(huán)畫。)
生1:故事書!
生2:不對,是連環(huán)畫!
師:非常好!我們大家都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制作連環(huán)畫!現(xiàn)在大家自己選擇小伙伴制作連環(huán)畫,每個組不能夠超過三個人,大家快快行動起來!
(兒童在教師的要求下,快速行動起來,尋找自己的好朋友作為組員,教師組織兒童開展連環(huán)畫制作活動,并給予兒童鼓勵。)
師:哇!制作得太棒了,××小組非常認真!
生3:老師,你快看看我們組制作的!
師:你們也非常棒,小蝌蚪居然是立體的!太有創(chuàng)意了!
…… ……
分析所舉案例,教師通過團隊合作模式組織課堂實踐,兒童在實踐中感受到合作快樂。同時,教師適當?shù)难哉Z鼓勵,能夠有效激發(fā)兒童參與興趣,實踐了新型美術課堂。
三、實踐教學:陶藝陶情
美術實踐是學前美術教學主要部分,也是教學開展中的重點。教師在美術實踐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兒童對于粘貼畫、剪紙、彩泥等美術活動興趣并不高,參與積極性也相對比較差,多是由教師指導兒童美術活動的開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兒童生活水平較高,在家中已經有過相關美術實踐經歷,導致兒童對于美術教師所組織的實踐內容并不感興趣。陶藝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包含了設計、雕塑等多種藝術元素,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美術教學[4]。教師將陶藝應用于美術教學中,能夠為“全實踐”美術實踐教學提供新的素材。
教師在新型美術課堂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尊重兒童。兒童年齡雖小,但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師在組織實踐活動時,要尊重兒童實踐意愿,避免挫傷兒童自主性。第二,適當指導。美術實踐課堂中,兒童才是實踐主體,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切忌代做、代勞,這樣無法真正培養(yǎng)幼兒的實踐能力,幼兒教師要把握指導尺度,適當予以指導[5]。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我的水杯”陶藝制作“全實踐”教學活動,并為兒童發(fā)放陶泥,讓幼兒自行創(chuàng)作陶泥水杯作品。
教師以新型陶泥實踐活動實踐“全實踐”教學理念,得到了兒童的認同。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也沒有過度干涉兒童,尊重兒童個人意愿。
綜上所述,美術是生活藝術,凝結著人類藝術智慧與藝術審美。在學前教育階段開展兒童美術教育,能夠讓兒童在啟蒙階段形成美的價值觀念,掌握基本美術技巧,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美術教師要靈活運用“全實踐”理念,科學設計美術課堂,合理組織教學形式,使用陶藝推動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真正讓兒童在美術學習中愛上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王秋菊,趙偉.基于審美經驗的學前兒童美術教學定位與實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134-135.
[2]何海波.基于PCK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教學實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8(2):61-64.
[3]任筱菲.論學前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J].藝術品鑒,2018(20):161-162.
[4]凌軒可,凌軒文.超輕粘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教育發(fā)展研究規(guī)劃科研成果交流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85.
[5]王靜.探討幼兒美術教育的多元化路徑[J].卷宗,2019(25):243.
作者單位: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