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衡 呂文娟
摘要: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任務重,時間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缺少師生互動,不利于培養(yǎng)獨立思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英美文學教學相結合,能夠解決現(xiàn)實教學中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英美文學課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需要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改革。
關鍵詞:英美文學課程;翻轉課堂;課前;課中;課后
一、英美文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
英美文學是英語專業(yè)的必修課程,能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拓寬視野,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個人人文素養(yǎng)。可是,目前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卻令人堪憂: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教學模式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授內容局限于對作品基本信息的介紹,不能使學生感受到經典名著的魅力,更談不上獨立分析,得出新穎的觀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改變現(xiàn)狀。首先,網上各大名校豐富的慕課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了足夠的自主學習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基本知識的學習任務;其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能夠有利于教師組織多種學習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勇于表達﹑自主探索的精神。最后,形成性評價體系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不僅僅是卷面的考試成績。
二、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中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將英美文學課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翻轉課堂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程序,由原來的“課前預習,課堂講解,課后作業(yè)”變成了“課前學習,課中內化,課后升華”的全新課堂組織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成為每個階段的主體。課前他們在老師的教學視頻與導學資料的幫助下完成基本知識點的學習,課中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課后他們與學習小組一起鞏固實踐,在共同學習中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一)課前
首先,教師需要向學生提供教學視頻與導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網絡上有豐富的文學教學資源,精品課程﹑各種教學視頻﹑各種文學導讀資源。教師可以對浩如煙海的學習資料進行篩選,然后推薦給學生;也可以制作微課視頻,內容要重點突出﹑輕松活潑,主要目的是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在這個階段,學生因為自學能力各不相同,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記錄自己的感受并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老師發(fā)布的思考題會是很好的引導,指導學生培養(yǎng)文學思維。除此之外,師生都必須明白,在課前自學過程中,關鍵性環(huán)節(jié)是閱讀作品。只有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到文本意義的思考﹑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也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出敏銳的感受能力﹑具有理性的思維方式﹑掌握文學作品的分析方法﹑以及準確科學的表達方式。當學生能夠把豐富的感性直覺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并能夠通過理性分析得出最后的結論,并將其表達出來,學生能夠從這種能力中終生受益。
(二)課中
經過課前階段的自主學習與師生交流,教師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因此能夠在此基礎之上有針對性地制定課堂學習計劃。課中階段,教師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自主學習階段產生的疑惑。老師可以通過學習平臺收集學生的疑問并分類整理,選出共性問題在課堂上集中講解。梳理疑問過后,教師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結束后其他同學需要對其成果進行評價,在討論中激發(fā)深層次思考。
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教師還應該靈活組織各種學習活動。如:詩歌朗誦比賽﹑戲劇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真正體會文學作品的深刻含義與語言魅力,體驗人物的性格特點與豐富情感。這樣,學生能夠在實踐中親歷角色情感,感受藝術之美,提高審美情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改寫小說情節(jié),或者續(xù)寫小說。經過初步閱讀后,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故事情節(jié),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作者的時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經歷﹑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自己的人生經歷,對小說的情節(jié)進行再創(chuàng)造。改寫后的版本與原版本的對比,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學生的這種參與性學習改變了過去的被動接受知識點的狀態(tài),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真正挖掘學生的潛力和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
(三)課后
課后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前期所學知識。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目標不能僅限于傳授知識,因為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感悟人生的能力,加強對人生的理解,提升審美能力,也是該課程的重要任務。所以,對所學知識的吸收﹑內化﹑升華的過程也至關重要。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撰寫學術論文,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辨能力,并在選題﹑理論理解與運用﹑論文規(guī)范等方面給與指導。
三、結語
新形勢下英美文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當下英美文學課堂上存在的問題也亟需解決。如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正在各大高校里開展起來,其特有的“課前學習---課上討論---課后升華”的教學程序非常適用于文學課堂,改變了過去“教師一言堂﹑學生全程記”的教學狀態(tài),給文學課堂注入了無限生機。但是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也給老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老師不但要有非常扎實的專業(yè)水平,還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課堂上的講解必須具有針對性,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讓學生學到知識,只有讓學生學到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道路上的問題,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上,教學才能真正達到效果。不僅如此,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必須是和學生平等交流中進行。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和學生平等的合作者;老師必須具備引導和交流互動的能力,在組織課堂活動的過程中要有創(chuàng)新能力??傊?,任何一次教學改革都會給教師帶來新的挑戰(zhàn),同時也會給教學帶來蓬勃生機。
參考文獻:
[1] 程愛民, 徐勁, 柯可, 唐曉忠. 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 外語研究,2002(1).
[2] 虞建華.“致知”是一種最高的學習[J]. 鄭州大學學報,2002(5).
基金項目:
本文系“教育部國家級英語特色專業(yè)”項目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TS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