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瑩瑩
摘要:幼兒教育是一項復雜活動,不是家庭和幼兒園單方面可以勝任的,雙方必須緊密合作,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目前教育共育中還存在家長和老師的認知有偏差,交流缺乏有效性,家園共育表面現(xiàn)象嚴重,親子陪伴質量不高等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來解決上述問題。
關鍵詞:家園共育;問題;解決策略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fā)點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長自愿實現(xiàn)家園互動合作共育。家園猶如一車兩輪,只有同向運轉,才能產生1+1>2的合力。雖然目前很多家長和幼兒園都已經認識了家園共育必要性,但在具體的實施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探明家園共育中家長參與存在的問題,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對策,對推進家園共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家園共育中存在的問題
1.認知偏差問題
家園共育是雙向活動,是教師和家長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一個過程,它是建立在交流和溝通的基礎之上的,但是目前有很多家長,缺乏對家園共育的認識,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交給老師,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是老師的事,和家長沒有關系,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知識情感的獲得,同樣需要家庭教育來進行鞏固和延伸。只有家園在教育目標上達成一致,才能使幼兒的發(fā)展達到5+2≥7的效果。
2.家長和老師交流缺乏有效性
家長和老師之間交流少,內容單一。一般情況下,只有在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家長才會主動找老師交流、反映問題。同樣,很多老師也是當孩子犯了錯誤,才會聯(lián)系家長。而這時候,老師和家長交流的內容大都是孩子的錯誤,或出現(xiàn)問題,有時還有告狀的成分在里面,這種交流溝通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對于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學習生活習慣交流的較少,更別談對幼兒園管理和發(fā)展的交流了,所以這種交流,往往達不到促進孩子更好發(fā)展的作用。
3.家園共育表面性現(xiàn)象嚴重
幼兒園每年都會開展大量的豐富的親子活動、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表面上看,家長參與了幼兒園的活動,實現(xiàn)了家園共育。實際上,家長參與的活動只停留在表面,家長只是間接的、被動的接受邀請參加活動,對于活動的內容和意義缺乏了解,不能對幼兒開展的活動進行反饋和評價,不能深入的感受各項活動對幼兒發(fā)展所起的作用,長此以往,家長對參加這種家園共育活動的積極性降低,效果甚微。
4.親子陪伴質量不高
孩子在家期間,需要父母的陪伴。高質量的陪伴,不僅使幼兒獲得良好的生活經驗,還能掌握一些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在今年,孩子們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寒假,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度過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家長的陪伴質量將對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但目前家長對育兒知識欠缺,不能很好的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不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促進幼兒發(fā)展。
二、提高家園共育效果的策略
1.組織成立規(guī)范化、民主化的家長委員會
家長只有積極參與家園共育,才能為幼兒園教育活動提供重要支持和幫助。為此可以組織成立規(guī)范化、民主化的家長委員會,明確各家委會成員的職務、分工和職責,變客為主,讓家委會成員了解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并鼓勵家委會代表積極主動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幫助家長轉變由被動變?yōu)橹鲃拥乃枷胗^念和參與管理的意識。讓家長把家園共育當成自己的事來干,把教育孩子,當成自己的工作去做,把自己當成育兒工作中的主人翁。
2.激發(fā)家長參與熱情,變客體為主體
為加強教師與家庭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溝通與配合,營造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增加兒園工作管理的透明度,可以鼓勵家長利用自己的工作優(yōu)勢和特長參與到教育教學中,激發(fā)家長參與其中的熱情。比如可以組織“我的媽媽本領大”、“了不起的爸爸”等家長進課堂的活動,組建“爺爺奶奶安全保衛(wèi)隊”“護花小分隊”定期巡視幼兒園的安全隱患以及疏通每天的接送通道,為孩子們的安全保駕護航。開展家長助教活動,家長變成老師,備課、上課、組織幼兒活動,在活動中感受幼兒的成長,在活動中體驗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多舉辦溫馨的親自子動,吸引家長參與其中,如親子同歌會、親子童話劇、親子畫卷、親子水槍戰(zhàn)、大型義賣等豐富的活動,讓家長參與組織、分工布局、場地布置、宣傳推廣、器械準備、組織活動、資料影像等,讓活動來源于家長、服務于家長,同時也滿足了家長參與管理、深入了解、優(yōu)化陪伴的新時代要求。
3.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
幼兒園不僅肩負著教育幼兒的任務,還兼有培訓家長的職責,為了促進幼兒園與家庭的聯(lián)系,提升家長先進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搭建家校溝通橋梁,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可以多形式、分層次的對家長進行專題培訓,普及家園共育的知識,讓家長認識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在家園共育中缺一不可。還可以對家長進行育兒知識的培訓,知道幼兒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需要教師和家長掌握教育規(guī)律,提供可以讓幼兒用眼看、用手畫、用腦想的教育內容,從而達到可以全面提升幼兒在感知、觀察、注意、積極、常識、分類、比較、數理、語言、邏輯、空間等各方面的潛能和認知能力的目標。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確幼兒的發(fā)展都是來源于家庭和幼兒園這兩個場所所獲得的學習經驗,激發(fā)家長參與家園共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4.加強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
幼兒園要對家園共育的傳統(tǒng)活動方式進行優(yōu)化,提高活動的實效性,比如幼兒園可以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育兒平臺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交流溝通,鼓勵家長也參與到孩子的學習活動中來,也可以將孩子學習的結果通過微信群、QQ群等讓大家共享,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同時老師還可以把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生活狀況、獲得的知識經驗、得到的能力提升分享給家長,讓家長通過視頻或圖片就能感受到孩子的發(fā)展和成長。老師還可以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和家長進行交流,讓家園溝通無限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