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思
摘 要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好,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對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徹的問題。根據(jù)多年的教育工作經(jīng)驗,總結出以讀促思,讀中悟情的學習方法,本文通過解讀《難忘的潑水節(jié)》中的情感體會,詳細分析如何在課堂實踐中運用。
關鍵詞 以讀促思;朗讀感悟;思想情感
二年級上冊《難忘的潑水節(jié)》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一開始教學《難忘的潑水節(jié)》,筆者就預設提問學生:“難忘”是什么意思?課文是寫和誰有關的事情?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領悟情感: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的美好情感?然后逐句研讀品味,教學內容由此展開。
教學中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表達,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聽讀、自讀、品讀、演讀等,小組交流討論,讀議結合,以讀促思,讀中悟情。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的”情感,并升華到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在朗讀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
一、以讀促思,體會人民愛總理的深情厚誼
教學中通過指導朗讀,邊讀邊體會,以讀促思: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傣族人民用各種方式來迎接周總理?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回答這一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感受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盛況。
(一)讀出情,對周總理的喜愛之情
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朗讀,把交流的問題指導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讀議結合,加深對內容的感悟。主要表現(xiàn)在:
(1)傣族人民熱情歡迎周總理的盛況
“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開頭點明了潑水節(jié)“火紅”的熱情場面,“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了”而不是“走來了”,說明傣族人民急切想要見到周總理的心情,引導學生從“一條條、一串串、象腳鼓、鳳凰花、龍船、花炮……”這仿佛就是一幅幅熱情火熱的歡迎圖,傣族人民用他們最高的民族禮節(jié)來歡迎周總理,周總理來到的時候,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這是一幅怎樣激動人心的場面?
(2)讀出愛,周總理對人民的關愛之心
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周總理的衣著描寫“身穿對襟白褂...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神態(tài)描寫“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動作描寫等理解領會“周總理就像我們傣族人一樣”。周總理是漢族人,卻穿上傣族的服裝;他是國家總理,卻“笑容滿面”地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一點都不嚴肅,從而感受周總理的平易近人。
(二)讀出形,周總理與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朗讀時引導學生從“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朗讀”自讀自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開始潑水了。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我們仿佛置身其中,潑水聲、歡呼聲、祝福聲……構成了一幅多么歡樂的潑水節(jié)場景!也是一幅周總理與人民載歌載舞,共度潑水節(jié)的跳舞圖、潑水圖!
(三)讀出神,悟出文中語句的言外之音
“清清的水,潑啊,灑?。≈芸偫砗痛鲎迦嗣裥Π?,跳啊,是多么開心!”突出“難忘、幸福、激動的潑水節(jié)場面,深刻感受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心心相印,進而升華到“人民愛總理,總理愛人民”的深厚情感,從而提升了愛國主義的教育情感。
二、讀中悟情,體會“我”的難忘之情
通過一系列的指導朗讀感悟,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品讀理解,自讀感悟,齊讀:“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的潑水節(jié)!”讀出作者令人難忘之情。與開頭“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首尾呼應,給讀者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
由此引申,還有很多課文也是以讀促思、以讀悟情來表達其思想情感,從中教育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比如,從《朱德的扁擔》中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教學中要善于挖掘,體會這種愛國情感,強化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參考文獻:
[1]陳慧.以讀促思以思促寫——小學語文讀寫創(chuàng)新實踐探微[J].小學教學研究,2019(20):42-44.
[2]陶東蘭.以讀促思讓夢飛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反思[J].當代教研論叢,2016(11):79.
[3]李里.以讀促思讀中悟情[J].小學教學參考,2011(09):20.
[4]陳先鋒.朗讀感悟是促進語言訓練的法寶——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6(02):75-76.
[5]練國爭.分析人物行為體會思想情感——《一幅壯錦》的閱讀指導[J].小學教學研究,198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