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倩
【摘要】作為一門入門學科,小學英語在低年段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因此,作為基礎之中的基礎,朗讀訓練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朗讀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最終達到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的目的,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朗讀訓練;策略
《英語新課程標準》語言技能目標要求,小學生要能根據(jù)錄音模仿英語,能正確朗讀所學的故事或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朗讀的習慣。但是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往往側重對單詞的識記和對語篇語法的理解運用,朗讀只是熟悉新單詞、新語篇的一種輔助手段。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朗讀的語音、語調和語速的訓練,或者有些教師對朗讀的要求過于簡單,只需聲音洪亮、整齊即可。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通常三、四年級的學生在朗讀方面比較感興趣,愿意出聲朗讀,但仍有小部分學生會小聲讀或者干脆默讀。而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開始厭煩朗讀,認為朗讀重要性不大,或者意識不到朗讀的重要性,在朗讀中小聲讀或者不讀,朗讀的興趣越來越小,也越來越難以調動了。
朗讀是語言學習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朗讀是訓練和提高小學生正確掌握語音、語調,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能力的有效途徑。也能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打好基礎,教師準確示范
三、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愛模仿愛表現(xiàn),只要是新鮮未知的事物就極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三年級初學英語時,老師要把握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從一開始就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朗讀習慣。
很多學生一聽到錄音就會跟著大聲朗讀,但是在沒有任何語音基礎的情況下,錄音材料中的連讀、停頓、失去爆破等朗讀技巧學生都無法正確領會,反而會“自行調整”為自己能讀的語音,這樣一來很多單詞的讀音都會出現(xiàn)錯誤,比如,常見的有“there”讀成“year”,“cat”讀成“cut”,尤其是“th”的讀音是朗讀訓練里的難點,學生基本無法靠聽錄音自行突破。所以就需要在學習之初老師帶領著學生讀。而帶讀不僅僅是老師讀一句,學生跟讀一句,應該要訓練學生仔細聽教師的示范發(fā)音,一般跟讀三遍,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教師的口型,然后再模仿。通過前期的朗讀訓練,教學生如何聽錄音,如何模仿錄音,并不時指出他們的毛病,提出改進的辦法。
在進行了觀察教師朗讀口型訓練,學生能正確進行模仿之后,應該加入多樣化的朗讀訓練,針對單詞教學、句子朗讀,可以采用“大小聲”“開火車”、小組賽讀,男女賽讀,小老師領讀等形式,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朗讀訓練。
二、Phonics和chant結合,把握朗讀節(jié)奏
在PEP教材中,三年級英語每個單元都有一首“chant”,配上輕快的背景音樂和動畫,學生非常喜歡練習“chant”。筆者正好借此環(huán)節(jié)在練習“chant”的時候帶領學生邊讀邊做,可以跟著視頻做,也可以自己設計動作。全班在音樂聲中大聲朗讀,賣力表演,全身心感受“chant”的節(jié)奏,鍛煉了朗讀的節(jié)奏感。把“chant”融入下一課時letter and sounds,全班一起設計一個新的“chant”,既強化了節(jié)奏訓練,又幫助記憶26個字母的音素發(fā)音。以教科版三年級上冊Module1 unit1 Sound family為例子,在教完了字母的發(fā)音后,筆者在示范了Aa Aa /?/ /?/ /?/之后,引導學生總結Aa /?/ apple。 接下去學生一起總結了:Bb Bb /b/ /b/ /b/, Bb /b/ bag;Cc Cc /k/ /k/ /k/, Cc /k/ cat; Dd Dd /d/ /d/ /d/, Dd /d/ duck。最后加上拍手的動作,全班一起“chant”這四個句子,輕松記住了AaBbCcDd四個字母的發(fā)音和音素讀音。
此外,我們還會通過“我是小老師”的活動,把讀得特別好的學生拍攝成為示范視頻,放到班群中供同學們回家作為練習范本。這樣一來,人人都想在課堂中朗讀出色,爭當小老師,學生的積極性大大調動了起來。
三、手勢語指導音調,滲透朗讀策略
在課堂上通過手勢語來指導學生朗讀的音調變化,避免單調地跟讀。
1.手勢翻揚,指導升降調
在跟錄音讀課文的時候,學生會有意識地模仿語音語調,然而一旦沒有錄音跟讀,學生就很容易變成“唱讀”。因此,在脫離了錄音的帶領后,教師先帶領學生在句子上用箭頭標注升降調,再通過手勢往上往下,配合教師朗讀示范,使學生直觀明白升降調的手勢語。最后再齊讀、小組讀、個人讀等方式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該句子的語調。通過手勢語的運用,使學生初步掌握朗讀的技巧。
2.兩手指揮,學會重讀和輕讀
以教科版三年級下冊Module 4 Unit 8 Story time 第48頁的故事為例子。當讀到Aki想以一輛玩具小汽車換走Ben的五個蘋果時,Ben很吃驚:What? Five apples for one car? No way!這一段話中大部分都是要重讀的,突出Ben的吃驚和不滿,而“for”需要輕讀。筆者通過用雙手比小的方式,指揮學生到了“for”的位置要輕讀,而讀到“what?”和“No way!”的位置就雙手打開比大的手勢,學生就知道要重讀了。讀好重讀和輕讀,朗讀英語聽起來就像在讀一首音韻和諧的詩歌,學生也會越讀越愛讀。
英語朗讀是學好英語語音的第一步,也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總結出更多樣、更科學、更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使教與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婉嬌.小學生英語朗讀訓練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1.
[2]莊樂.小學英語課堂中多元化朗讀訓練的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17(29).
[3]許倩.越讀越快樂—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好家長,20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