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剛 李合 張玎
[摘 要] 基本維修知識、基本維修技術、基本維修工作是飛機維修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保持與恢復飛機固有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學員打牢裝備保障業(yè)務技術基礎、培塑優(yōu)良機務作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從教員隊伍、保障條件、實施規(guī)范等五個方面系統(tǒng)地開展“航空裝備維修通用技術”課程建設與實踐,從而提高教學實戰(zhàn)化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關鍵詞] 教師隊伍;保障條件;實施規(guī)范;微課
[作者簡介] 鄒 剛(1982—),男,湖北天門人,碩士,海軍航空大學青島校區(qū)航空機械工程與指揮系教研室主任,講師,主要從事航空裝備保障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0-0265-02? ? [收稿日期] 2020-05-06
基本維修知識、基本維修技術、基本維修工作(簡稱為“三個基本”),是飛機維修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保持與恢復飛機固有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打牢裝備保障業(yè)務技術基礎、培塑優(yōu)良機務作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為了打牢學員裝備保障業(yè)務技術基礎,強化學員法規(guī)素養(yǎng)和機務作風養(yǎng)成,校區(qū)將“三個基本”教學從各專業(yè)設備課程中分離出來,通過優(yōu)化整合為一門核心課程——航空裝備維修通用技術。在課程的建設與實踐中,通過一系列配套建設,提升教學效益,促進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1-3]。
一、打造一支梯次合理的教員隊伍
教員隊伍是課目建設和實施的主體,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關鍵。針對新教員教學能力和經(jīng)驗不足的問題,通過實行導師幫扶等舉措,加速新教員的成長。
一是實行導師幫扶制度。為了使教學團隊中的新教員實踐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為每名新教員選配一名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指導教員,對其教學、操作等方面提供幫助和指導。傳幫帶的培養(yǎng)機制,使新教員實踐教學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適應了教學崗位要求。
二是實行資質考核制度。為了確保授課質量,系、室兩級在每次課程開課前,都要組織開展外場教學技能審定活動,只有審定合格的教員,才能承擔外場授課任務,確保了授課質量不打折扣。
三是參與課程建設工作。為了加深新教員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研室通過讓新教員參與教材編寫、工卡制作、臺架開發(fā)等課程建設工作,幫助其盡快成長。
二、制定一套規(guī)范適用的課目標準
針對訓練中存在的“一刀切”“一鍋煮”等問題,課程組依據(jù)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和不同崗位能力要求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訓練方式等,制定一套要素齊全、規(guī)范適用的課目標準,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操作性和科學性。
一是合理安排訓練時間。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科學設置教學目標,同時盯住質量效益,合理安排訓練時間。例如保險絲保險教學課目,初級預選士官層次學員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弱,教學重點是保險絲的編織方法和較為簡單的保險絲保險方向的判斷,培養(yǎng)其操作能力,設置16學時;直招士官層次學員動手能力較強,教學重點是保險絲保險正確性的判斷,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和排除問題的能力,設置8學時;生長軍官層次學員接受能力相對較強,要求會操作、會講解、會示范,培養(yǎng)其指揮能力,設置8學時。
二是制定教學課目標準。根據(jù)教學目標、內容、重難點和訓練時數(shù),明確安全注意事項和配套保障條件,合理設計組訓方式,使課目的教學實施和配套建設有據(jù)可依,確保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在此基礎上,教研室結合學員訓練考核情況,制定包含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任務內容、注意事項等12個要素的課目標準,為開展保障條件建設和規(guī)范教學組織實施提供依據(jù)。
三、建設一套功能全面的保障條件
保障條件是實踐教學得以實施的基礎。根據(jù)教學訓練的需要,教研室在對現(xiàn)有教學保障資源進行優(yōu)化整合的基礎上,設計開發(fā)訓練臺架和示范工位,制定配套工卡,為教員開展教學與考核提供支撐。
一是采用分級訓練的方式開發(fā)訓練臺架。第一級,初級訓練臺架,以教材中最基本的保險類型為藍本進行設計,滿足學員基礎訓練要求。第二級,高級訓練臺架,在基礎訓練臺架的基礎上增加難度,利用廢舊航材設計,以模擬實際工作場景,滿足學員專業(yè)訓練要求,為其開展專業(yè)技能訓練打下基礎。第三級,為由飛機和發(fā)動機組成的實裝。難度梯次分明的訓練臺架和實裝,滿足了不同級別訓練的要求。
二是設計示范工位。教員示范操作是實踐課目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針對課目訓練中,學員分組人數(shù)過多,無法看清教員操作示范的實際,教研室設計示范工位。通過高度和角度可調的攝像頭,準確捕捉任課教員的示范動作,將教員講授中難觀察的保險絲編織方法,傳到大屏幕或投影儀上,使所有學員都能聽得明白、看得清楚、記得牢固。
三是編制配套工卡?;诔挚ú僮?、按卡考核的需要,課程組編制操作工卡和考核工卡。操作工卡突出指導作用,以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為重點,通過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說明操作的方法和步驟,并附有質量標準和注意事項,為學員的規(guī)范操作提供依據(jù)和標準??己斯たㄍ怀鲈u價作用,以質量標準為重點,通過對每個技能操作環(huán)節(jié)進行量化,包括考核內容要素、分值、標準等,提高成績評定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
四、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實施規(guī)范
為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挖掘其內在潛能,通過采取分級遞進的教學方式、任務驅動式的訓練方法和全過程的考核模式,規(guī)范教學實施過程,使教學實施更加科學合理。
一是教學施訓分級遞進。按照“遞增內容、提高標準、拓展能力、能上能下”的方式,將教學課目劃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訓練,實現(xiàn)了因材施教。第一級,基礎訓練。依托初級訓練臺架,使學員熟練掌握操作的基本方法,打牢學員基礎能力,并培養(yǎng)學員的機務作風。第二級,高級訓練。使學員能夠合理選擇操作方法,并判斷操作的對錯,鍛煉學員分析能力;同時增加難度,依托高級訓練臺架,強化學員基本技能,第三級,綜合訓練。依托實裝進行能力拓展,提升學員綜合素質。
二是教學訓練任務牽引。為了提高教學目標達成度,我們采用了任務牽引式的方法進行訓練,設置操作情況分析、工具的選取、工卡制作,實際操作、質量檢驗等五個子任務,并針對各子任務,設置相應的教學策略,幫助學員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貫通。
三是教學考核全過程。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均設置自我評估、小組互評和教員講評環(huán)節(jié),將考核評價貫穿于學員學習全過程,客觀的反映學員的學習情況。此外,在評價內容的設置上,除了對專業(yè)知識的量化考核外,還包括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作風素養(yǎng)等的量化考核,體現(xiàn)以崗位能力為本位的全面考核,使考核評價更加科學。
五、制作一套簡短精練的配套微課
信息化資源是實踐教學實施的重要媒介。為了著力打造教員精講、學員多練的高效課堂,課程組錄制多個課目的教學視頻,明確操作步驟,強調注意事項,用于學員的課前預習、課堂鞏固和課后復習,從而提高課目教學的訓練效率。
課前通過配套微課使學員感性的了解各項準備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設備、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等,幫助其建立課目內容的直觀認識。外場實習過程中,微課與教員講授互相補充,通過循環(huán)播放微課,讓學員可以隨時可以查看相關教學內容,以更好的幫助其快速掌握重點難點。課后復習時,通過微課加深學員理解,為其課后復習提供了有力支撐。
六、結語
本文主要是結合筆者多年從事航空裝備實踐教學的體會,對如何強化學員維修基礎、提高培訓質量,進行的一些探索,可供大家參考。當然,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因素有許多,如教學內容、組訓模式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使實踐教學朝著品牌化的方向蓬勃發(fā)展,這也是我們課程建設與實踐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朱建業(yè),蘇欣平.美國西點軍校實戰(zhàn)化教學的主要特點及啟示[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6,18(11):73-76.
[2]李合,等.航空裝備維修基本技能課程的建設與實際[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72):225-228.
[3]李合,等.機務部隊復合型航空維修人才培養(yǎng)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