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的廣泛推行,各學科教師紛紛基于新的教育理念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工作而言,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還能為學生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學習體驗。如何更好地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相融合,成了現(xiàn)代小學英語教師的核心探究課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引言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范圍的通用語言,在學生未來的工作及生活中有著顯著的應用價值。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為學生開展英語教學工作。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代學生的實際需求。小學英語教師只有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才能為小學生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英語學習體驗。想要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教師首先就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顯著優(yōu)勢,進而為學生帶來更加合理的教學策略。
一、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結合的顯著優(yōu)勢
1.借助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煥發(fā)學習動力的重要源泉,也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工作中的源動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就能顯著的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并且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中收獲更加豐厚的學習成果。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大多以灌輸式教學法為主,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或重復抄寫等方式來加深對相關英語知識點的印象。
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卻很容易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倦感和抵觸心理。而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學生處于年齡性格的影響,對這些新穎的教學資源往往更有好奇心。教師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中,不僅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讓教師的教學工作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為學生帶來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性地英語教學資源。這樣就能在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同時,讓學生的應與各項能力得到最全面的增長。
2.融合信息技術提升加強師生互動
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以及師生之間的高效互動是影響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三個主要因素。教師只有經(jīng)常和學生進行互動,才能更加深層次地了解到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進而為學生制定更加詳細有效的教學內容。學生由于學習方式和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在英語學習能力的表達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才能為學生帶來更具實質意義的教學指導。而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這項教學目標得以成功的時間。信息技術可以彌補教師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開展為學生和教師帶來更多的互動機遇。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的實際策略
1.利用信息技術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對于英語這種語言類課程來說。教師如果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體驗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情境,學生就能在切身感受的過程中對相關的英語知識留下更深的印象。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印象加深了,才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工作當中。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一些生活場景或游戲場景引入到教學情境當中。留用這些內容幫助學生實現(xiàn)英語學習效率的增長,而信息技術則是實現(xiàn)這一教學策略的最佳助手。
例如,教師在為小學生講解“animal(動物)”這一單詞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利用音頻或視頻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較為真實的動物園情境。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中收集一些真實的動物園瀏覽視頻,或動畫形式的可以自我編輯的虛擬動物園瀏覽行程。然后仿照導游的方式,帶領學生在虛擬的動物園中游玩。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實際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monkey(猴子)”“panda(大熊貓)”“bear(熊)”等不同動物的視頻或圖片資料,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2.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多項能力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廣泛推行,現(xiàn)代小學英語的教育方向也變得更加全面。教師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寫”這一能力的發(fā)展,反而對其他能力提升存在忽視現(xiàn)象。很多學生就是因為沒有在小時候打好基礎,長大后自己的英語發(fā)音已經(jīng)很難糾正過來了。想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就要讓學生接觸到更加準確的英語教學內容。
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適合學生觀看的英語動畫作品。學生在觀看英語動畫作品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動畫內容中出現(xiàn)的英語內容為例子,為學生開展相關的教學延伸。這樣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英語語境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從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內容當中。
3.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展開高效自學
雖然小學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要場所,但卻并不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唯一場所?,F(xiàn)代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發(fā)達,可以讓學生在家中也能實現(xiàn)高效的英語知識自學。以往學生在預習或復習英語知識點時,往往只能根據(jù)教材內容來進行自學。這種方式不僅無法及時地給學生帶來知道,還很影響學生實際的學習效率。而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分發(fā)電子課件或微課程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學校效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師的教學壓力。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可以為教師和學生同時帶來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要不斷加深對學生的了解,積極和學生溝通,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張琳.小學英語與信息技術教學整合的重要價值與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8(02):149-150.
[2]魯彩霞.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構建中的作用研究[J].學周刊,2018(19):152-153.
[3]王淑艷.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8):347-348.
作者簡介
尚娜(1987.11—),女,山東日照人,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qū)臥龍山街道中心幼兒園,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