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周揚 劉遜 朱曄 徐筱君 朱纓
摘 要:文章通過探究2011—2019年國內(nèi)學科思維導應用研究現(xiàn)狀,期待為我國學者更深層次研究學科思維導圖的應用提供依據(jù);通過對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關于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的學術論文的檢索,綜合分析國內(nèi)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的研究領域、研究層次、主要研究問題和結論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概述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7-00-02
學科思維導圖(Subject Mind Map)由劉濯源教授在2011年提出,它是廣泛應用于“思維可視化教學體系”中的教學思維工具[1]。學科思維導圖是提升教師教學效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高效學習技術。一經(jīng)提出,廣泛應用于中小學學科教育教學實踐,并取得顯著效果。近幾年,在高校學科教學的研究中,也出現(xiàn)應用學科思維導圖的報道。
從學科思維導圖概念提出到現(xiàn)今,國內(nèi)關于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的現(xiàn)狀如何?涉及哪些研究領域、研究層次?主要圍繞哪些問題進行研究,有哪些結論?本文將圍繞以上問題進行闡述,以期為我國學者更深層次了解學科思維導圖的應用提供依據(jù)。
一、研究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材料
所有論文來自中國知網(wǎng)(CNKI),在高級檢索項下設置檢索條件,在“篇名”中搜索“學科思維導圖”,發(fā)表時間設定為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共檢索到36篇,刪除2篇無效文章,有效論文數(shù)為34篇。
(二)研究方法
首先,進行檢視閱讀,篩選出符合主題的文章;其次,圍繞中心主旨和主要議題進行主題閱讀;同時,利用EXCEL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最終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結論。
二、結果與分析
(一)2011—2019年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發(fā)表論文情況
從圖1 可以看出,關于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年度發(fā)表論文數(shù)總體呈逐漸上升的趨勢,2018年發(fā)表數(shù)量最多,達到12篇,占總篇數(shù)的35.3%,2012年和2013年發(fā)表最少,都為0篇。
分析學科思維導圖應用論文數(shù)量較少的原因,與人們對“學科思維導圖”與“思維導圖”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較為混淆有關。對此劉濯源團隊給出了明確清晰的解釋,“學科思維導圖”與“思維導圖”之間有聯(lián)系,前者是后者“轉基因”過來的,因為前者在“形”上與思維導圖很像,這里的“形”是指思維導圖關鍵詞、導引線、層級關系、色彩圖形等元素;他們更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首先,在思考方式方面,前者注重邏輯關系,屬于一種結構化思考,后者更注重自由聯(lián)想,屬于發(fā)散性思維;其次,前者的關鍵詞來源于對學科知識特點的概括,而后者的關鍵詞來源于自由聯(lián)想或直接提取;再次,前者的目的是為了發(fā)展學科系統(tǒng)的思維能力,強化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而后者側重用頭腦風暴拓寬思維方式;最后,前者在制作過程中除了使用思維導圖外,還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制作者對學科系統(tǒng)的認知程度,使用概念圖、魚骨刺圖、圖表等理清學科知識脈絡和關系 [1] [2]。
(二)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涉及的研究領域
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涉及的研究領域分布較廣,但大部分布在教育領域,共有21篇(圖2),占到總量的61.8%。分析學科思維導圖在教育領域研究較多的原因,與以下幾方面因素有關:一是劉濯源教授在2011年提出學科思維導圖的概念后,積極在中小學教育領域進行實踐研究,研究表明學科思維導圖能明顯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二是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在提升教學效果和效能方面有積極的自我驅(qū)動力,會積極嘗試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工具。
(三)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涉及的研究層次
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涉及的研究層次,主要分布在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個層次,論文分布數(shù)分別為11篇和16篇(圖3),其中,高等教育分布的論文數(shù)占到總量的47.1%。分析原因:一是因為近年來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促使高校教師不斷探索和應用教育領域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工具;二是高校學生的學習特點,這一階段的學生更傾向于自主學習,所掌握的信息化水平更高,能熟練使用各種繪圖軟件;三是高校的各專業(yè)課程有其獨特的學科特點,利用學科思維導圖能加深知識的積累、理解和掌握;從這三個層面看,在高校應用學科思維導圖能開展更深層次、更廣范圍的研究工作。
(四)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問題和結論
學科思維導圖基于腦科學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能展現(xiàn)學科“固有的知識結構”和“清晰的邏輯關系” [1],能優(yōu)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能力。經(jīng)歷近十年的實踐研究,學者們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內(nèi)容。
1.學科思維導圖在不同課型中的應用探討
潘爽[3]將學科思維導圖分別應用于中學物理概念課、規(guī)律課、實驗課、練習課、復習課五種課型,并分別進行探討,“結果是無論在哪種課型中,都可以將學科思維導圖融入進去,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李博文[4]在小學數(shù)學復習課上采用學科思維導圖,使得復習課達到了復習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增強了知識的聯(lián)系性。
2.學科思維導圖的應用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
張鑫[5]把學科思維導圖用于小學英語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杜秀紅等[6]將CBL與學科思維導圖結合用于生物化學檢驗教學,使貫穿于案例教學的無趣知識“串聯(lián)”“并聯(lián)”,便于掌握新知識,梳理舊知識,高效增加學生的“晶態(tài)智力”。趙瑞等[7]在SPOC 教學改革中將學科思維導圖用于模擬電路實驗教學,能立體化呈現(xiàn)知識結構,將隱性思維可視化,讓學生在看見“森林”的前提下研究“樹木”。周海龍等[8]將學科思維導圖應用于結構力學課程教學的課前導學、課堂講授與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中,表明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推動結構力學的教學改革。李淑鳳等[9]將學科思維導圖用于大學物理,探討各種物理量的關系和本質(zhì)、物理規(guī)律的適用范圍,研究表明,學科思維導圖利于后學習階段的物理知識整合,幫助尋找物理學中的關聯(lián),加深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建構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等。肖洋等[10]將學科思維導圖用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教學的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學科思維導圖能培養(yǎng)學生融會貫通的整體思維以及培養(yǎng)學生自由發(fā)散的臨床思維。”
三、結論與討論
綜合以上結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是學科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
二是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涉及的研究領域較廣,主要分布在教育領域。
三是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涉及的研究層次以高等教育為主,其次為中小學教育。
四是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問題,包括學科思維導圖在不同課型中的應用、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兩方面。
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的討論:可用于不同課型,并生產(chǎn)較好的效果;有助于學生全面系統(tǒng)掌握學科知識,理清學科特點,建構自己的學科知識網(wǎng)絡,提升學習能力;能提高思維可視化程度,提高教學效能。
本文是對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的回顧性研究[11],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幾點不足:首先,研究僅限于中文文獻,未對外文文獻進行研究;其次,由于部分學者對于“學科思維導圖”與“思維導圖”概念的混淆,如果在檢索中輸入“學科思維導圖”和“思維導圖”兩個關鍵詞,會獲得更廣泛的研究數(shù)據(jù);如能在高校教學中開展各學科的學科思維導圖應用研究,將會推動高校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劉濯源.走出思維可視化認知誤區(qū)——以實踐為基礎厘清思維可視化教學體系-思維可視化與教育教學的有效整合[J].中國信息教育技術,2015(21):4,7.
[2]林書揚.為什么要給思維導圖“轉基因”——淺談“學科思維導圖”與“思維導圖”[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8):80-81.
[3]潘爽.學科思維導圖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研究與案例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8.
[4]李博文.基于學科思維導圖的小學數(shù)學復習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8):8-9.
[5]張鑫.淺談如何運用學科思維導圖促進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J].內(nèi)蒙古教育,2018(1):81-82.
[6]杜秀紅,等.CBL結合學科思維導圖在生物化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4):51-55.
[7]趙瑞,等.學科思維導圖結合微課的模擬電路實驗SPOC教學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5)160-162,166.
[8]周海龍,等.基于學科思維導圖的結構力學教學研究[J].博士論壇,2019(8):94-96,99.
[9]李淑鳳,等.學科思維導圖與物理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J].物理與工程,2018(s1):8-15.
[10]肖洋,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教學中學科思維導圖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8(7):9-10.
[11]張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維導圖教育應用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