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斌
摘? 要:高職經管類課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知識應用能力,但在當前教學實踐中存在理論教學過多、知識遷移能力不足的情況,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在分析當前高職經管類教學現(xiàn)狀和問題的基礎上,基于混合學習相關理論,設計了適合高職經管專業(yè)的混合教學實踐模式,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加了授課方式的靈活性,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關鍵詞:混合教學? 高職經管課程? 教學模式?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a)-0125-03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 ? ? ? ? ? ? ? ? ? ? ? ? ? ? ? ? ? ? ? in Vocational College
XU Bin
(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104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urses focus on trai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but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there are too many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insufficient knowledge transfer 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unsatisfacto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related theory of blended learning, a hybrid teaching practice mode suitable for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esigned, which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creases the flexibili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classroom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Key Words: Mixed teaching; Vo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Teaching models; Practical research
經濟管理類課程與實際工作應用聯(lián)系緊密,并且隨著社會、經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不斷自我更新,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經管專業(yè)教師由于缺乏企業(yè)實踐經驗,只能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注重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管理意識的培養(yǎng),對于理論知識的遷移、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而高職學生的學科基礎能力相對薄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傳統(tǒng)課堂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課堂缺乏雙向交流,教學效果一般,學生對互動性強、信息技術手段豐富的授課方式較為感興趣,因此,改革高職經管課程的課堂教學方式顯得尤為重要。隨著信息科技不斷發(fā)展,信息傳播渠道不斷豐富,知識碎片化的傾向也很明顯,而混合教學模式很好地融合了線上信息獲取和線下授課模式,將主流的慕課、微課等形式的應用進一步拓展,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角,教師則成為了“導演”的角色,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加了授課方式的靈活性,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1? 高職經管類課程特點
1.1 側重崗位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定位是為企業(yè)培養(yǎng)技術技能型人才,相較本科院校對理論知識的高要求,高職更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培養(yǎng),以期學生能有較強的工作實踐水平,以滿足企業(yè)用工需求。除工作知識技能外,高職經管課程還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軟素質,如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抗壓能力等通用素質能力。
1.2 側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高職經管類課程教學對學生理論知識的遷移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需要教師不僅有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還需要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并輔以大量的情境或案例訓練,才能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理論到實踐的轉移。
1.3 注重實訓環(huán)節(jié)
為了增加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除了必要的理論知識傳授外,大量的實訓練習必不可少,這也是理論知識遷移能力訓練重要的組成部分?,F(xiàn)如今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都會建立各類型校內實訓室,或與企業(yè)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用真實的工作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并盡快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對專業(yè)教師的實踐能力有較高要求。
1.4 需要較多的教學資源
由于高職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能力相對薄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輔以大量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除了基本的ppt、案例之外,需要大量的圖文、視頻之類的資料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
1.5 團隊合作能力要求較高
從高職經管類專業(yè)就業(yè)方向看,絕大多數(shù)崗位都需要員工有較強的團隊合作能力,無論營銷、物流或是財務,大量業(yè)務都需要團隊協(xié)作共同完成相關工作,因此,平時授課過程中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杜絕搭便車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 高職經管類課程教學現(xiàn)狀
經管類大多數(shù)課程都能讓人“看得懂”,但如果沒有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完成學習后往往會產生“不會用”的尷尬,這反映出高職經管類課程的教學還存在比較大的改進空間。
(1)教學理念?,F(xiàn)有高職經管類專業(yè)教師大多從學校畢業(yè)就從事教學工作,對實際工作內容和企業(yè)的需求不甚了解,授課理念也是模仿高等院校老師的授課方式,沒有從高職學生的學情出發(fā),更注重的是完整地完成課程授課任務,不考慮學生需求的層次性,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反饋不足,不能形成有效的閉環(huán)。
(2)教學內容。現(xiàn)有專業(yè)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主動性不強,依然選擇傳統(tǒng)的經典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性不足,導致學生對前沿知識的掌握不夠。究其原因:一方面從工作效率的角度看選擇更為熟悉的內容授課效果顯然更好;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可供選擇的資料過少,無法從企業(yè)需求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授課內容。
(3)教學方法?,F(xiàn)有教學方法大多采用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雖然部分院校也采用了諸如項目化教學、案例教學等手段,但課堂授課過程依然是老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依然不夠,不能適應部分對實踐要求較高的課程學習。隨著網絡教學平臺的廣泛使用,這種情況有所好轉,但最終的教學效果還是不盡人意。
3? 高職經管類課程混合教學模式設計
3.1 總體設計思路
以混合教學相關理論為依托,從課前預習、課中實施、課后反饋3個模塊設計教學模式,實現(xiàn)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課堂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各類信息技術,構建碎片化、動態(tài)化的實時學習環(huán)境。教師作為設計者和主導者,混合教學的理念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深度混合的教學模式,即課外自主與課堂教學混合,線上知識與線下課堂混合,最終讓學生真正掌握課堂教學內容。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教學過程的監(jiān)督和即時反饋尤為重要,只有形成教學過程的閉環(huán)才能對不同的教學工作加以改善。
3.2 具體實施環(huán)節(jié)
3.2.1 實施準備環(huán)節(jié)
在正式進行混合教學實施之前,需要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編排與調整,對所有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并針對知識點的不同要求建設教學資源庫,資源庫的建設需要考慮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效果,同時要結合企業(yè)對員工素質能力的要求。通??梢詫⒄n程整體劃分為若干教學模塊,各知識點的學習均應包括預習模塊、鞏固模塊、測試模塊、講解模塊、考核模塊五大類。
3.2.2 課前線上預習
教師應善于利用各類網絡資源庫,如大學慕課網、職教云等精品資源庫,將與知識點相關的微課、文檔、ppt等多媒體資源導入教學平臺,課前預習的資源應更多側重于理論學習,學習時間不宜過長,便于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完成。同時依據知識點的掌握需求設置在線測試環(huán)節(jié),通知學生在固定的時間段完成課程預習環(huán)節(jié)并進行自我測試。教師應詳細分析學生自我檢測情況,對錯誤率較高的知識點進行剖析,為課堂教學做準備。同時教師應做好預習環(huán)節(jié)的評價工作,將成績即時反饋給學生。
3.2.3 課中教學實施
教師在開展新內容講解之前,需要對預習情況做點評總結,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詳細評述,并對知識點著重講解。按照課前預習的情況,教師合理安排課堂授課任務,通過項目化內容模擬真實情境將工作任務導入其中,采用團隊小組的方式,由組長分配任務,小組通過頭腦風暴等方式協(xié)作完成任務,將結果上傳至教學平臺,教師依據小組提交結果進行實時的結果反饋??梢愿鶕〗M成果,選擇典型小組進行課堂展示,由其他小組按照知識點要求進行實時評價,最終教師要在課堂結束之前完成所有小組的評分工作,并對該次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建立適當?shù)莫剳蜋C制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2.4 課后復習鞏固
課后作業(yè)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作業(yè)的布置可以適當具備挑戰(zhàn)性,除了單獨的個人作業(yè)外,為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應留有團隊作業(yè)。作業(yè)應在規(guī)定的時間段完成,除了老師批改外,可以讓同學們按不同小組互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課后還應保留互動板塊,便于及時留言答疑,最大程度地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
3.2.5 教學評價活動
評價反饋環(huán)節(jié)貫穿在整個混合教學過程中,因此評價方式的科學性、合理性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采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對于高職經管類課程來說,過程性評價應是最主要的評價手段,應更側重于檢查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而非結果,以便于教師持續(xù)改進自己的教學活動,評估自身教學行為。
參考文獻
[1] 唐明.破解經管類課程教學瓶頸的有效途徑—基于情境教學模式的研究[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7,20(3):41-45.
[2] 張武康,郭關科,楊健全.移動端下大學經管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J].高教論壇,2018(6):37-41.
[3] 伍士林,管福泉,岑麗娟.經管類公選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若干設想[J].高教學刊,2018(5):133-134,137.
[4] 王凱,李靜.OBE理念下經管類課程混合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9(1):92-97.
[5] 馬蕓.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促進大學生高階學習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
[6] 蘇真真.混合式教學實施的個案研究[D].河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