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學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是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促進化學教學信息化發(fā)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要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教學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整合對策
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將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應用于教學課堂,已經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比,信息技術手段的整合與運用,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的形式、內容等,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要緊密結合化學教學的需要,在基礎知識教學中、化學實驗中應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文章中,筆者立足初中化學教學,探索信息化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極其有效性對策。
一、 初中化學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需要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育發(fā)展的基本目標。而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需要教師不斷革新教學手段。初中階段,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具有啟蒙性?;瘜W學科知識微觀、復雜且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對于初次接觸化學知識的學生而言,難免會感覺到抽象而枯燥。針對化學學科特點,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地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針對一些復雜、微觀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采取信息處理、圖像處理的方式,促使抽象的化學知識直觀、形象而具體,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化學知識點;同時,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應用于初中化學的教學課堂,能夠有效地活躍教學的氛圍,增強化學課堂的趣味性,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初中化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是促使化學教學信息化發(fā)展的需要
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信息化發(fā)展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技術支持。在教育領域,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是推動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梢哉f:信息化發(fā)展,是時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促進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必經之路。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教師巧妙地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如整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整合互聯網大數據教育資源等,均有助于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促使初中化學的教學信息化發(fā)展。
二、 初中化學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現狀
當前,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普及面較大。即使在農村地區(qū),班班通的普及,也為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奠定了基礎。然而,筆者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發(fā)現:當前,初中化學教師對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基本停留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制作課件,開展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很少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一些現代化功能,如設計和開發(fā)微課、整合網絡化的教育資源等,這種對信息技術現代化教育功能運用不充分的現象,難以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 初中化學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對策
(一)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課堂導入形式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課中,導入是極其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形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課堂導入形式的優(yōu)化。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應用于初中化學的課堂導入,是優(yōu)化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石墨”的相關知識時,首先并沒有機械地給學生講解石墨的概念、化學性質等,而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生銹的鐵鎖,鎖芯加入了一種“神奇的物體”,鎖一下子就打開了;新裝修的房子,在房間如衣柜、書柜等放入大量的活性炭,有較好的除甲醛的效果。生活情境導入之后,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神奇的物體是什么嗎?為什么它有如此強大的功能呢?當學生對這種“神奇的物體”產生好奇心時,教師這才切入正題:想知道答案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石墨,了解了石墨的性質之后,同學們定能茅塞頓開。這種生活化的情境導入方式,不僅能夠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有助于幫助學生把握知識點,提高教學質量。
(二)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任何一門知識的學習,均有重點和難點,初中化學也不例外。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然而,在面對一些微觀、復雜的化學理論、化學概念時,學生難免會有理解上的困難。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初中化學教師要改變這種機械記憶的教學方式,巧妙地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幫助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時,對于初中學生而言,雖然具有一定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但對很難切身體會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將日常生活中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直觀地展示出來,尤其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兩級冰山融化的危害,酸雨的危害等,能夠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進而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理念。
(三)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當重視化學實驗的開展。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一些危險的、操作難度大的實驗難以得到有效的開展。基于此,初中化學教師可以整合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演示實驗、虛擬實驗等,彌補傳統(tǒng)實驗的不足,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效果。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整合趣味化學實驗,借助趣味化學實驗,增強化學課堂趣味性,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地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促使化學課堂教學信息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姝群.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巧妙融合[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8):23.
作者簡介:
黃靜,貴州省畢節(jié)市,貴州省黔西縣綠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