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軍
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韋的在慢性乙肝并肺結核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0例患者,隨機分2組。對照組用拉米夫定,觀察組用恩替卡韋。對比兩組治療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各治療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恩替卡韋的應用能有效促進患者的恢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肺結核?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韋?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慢性乙肝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有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我國15~50歲人群中,慢性乙肝的發(fā)病率為7.45%。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慢性乙肝的患病人數(shù)逐年增加,且慢性乙肝還極易合并肺結核同時發(fā)生。由于患者存在慢性乙肝疾病,其肝臟長期受到乙肝病毒的侵襲,而導致肝臟功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損傷,而在此時為患者給予單純的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可能加重肝損傷,影響臨床治療及預后。本研究就恩替卡韋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0例患者,隨機分2組。其中觀察組65例,女27例,男38例,平均年齡為(42.67±12.13)歲;對照組65例,其中女26例,男37例,平均年齡為(43.13±12.09)歲。納入標準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為:①存在除了慢性乙肝疾病之外的肝臟疾病;②存在全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③處于哺乳期等特殊時期者;④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嚴重衰竭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2.方法
患者均行常規(guī)治療,給予其異煙肼片,使患者每次口服0.3g,1次/d,給予患者乙胺丁醇口服,每次劑量為1.0g,每日用藥1次,給予患者利福噴丁0.6g/次,每日用藥1次。以此基礎,對照組用拉米夫定,給予0.1g/次,每日1次。觀察組患者則采用恩替卡韋治療,每次給予患者0.5mg進行口服。
3.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變化情況以及肝纖維指標情況。
4.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8.0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用t檢驗計量資料(x±s),用x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 肝功能指標
觀察組患者肝功能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肝纖維指標
觀察組肝纖維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三、討論
臨床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結核疾病的治療方式較多。其中,抗結核藥物治療是臨床使用頻率最高的治療方式。通常臨床上會選擇異煙肼片、呲嗪酰胺、利福噴丁、拉夫米定等藥物進行治療。這些藥物的應用雖然在為患者2進行初步治療的過程中,能有效實現(xiàn)對結核桿菌的清除,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但經(jīng)臨床頻繁應用后,有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藥物的使用可能會造成患者發(fā)生病毒性肝炎的風險增加。這是由于慢性乙肝合并肺結核患者本身肝臟功能就處于受損狀態(tài),而這些抗結核藥物的應用又會造成其肝臟功能受損情況加重而造成的。恩替卡韋是一種鳥嘌呤核苷類似物,主要是對多聚酶活性抑制,從而抗病毒。隨著近年來的研究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在該疾病治療中,應用恩替卡韋,不僅具有顯著的抗病毒效果,同時還不會對患者的肝臟功能造成較大的損傷,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該疾病的治療中。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肝功能及肝纖維指標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治療中,恩替卡韋的應用能促進患者的恢復,且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左麗英,王新國.恩替卡韋與谷胱甘肽聯(lián)合2HRZE/4HR方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20,33(06):909—910.
[2]陳兆桃,馬嘯楠.觀察恩替卡韋治療肺結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62):168—169.
[3]冷劍輝,寇玥婷.恩替卡韋在肺結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7,36(24):137—139.
[4]楊歆.恩替卡韋治療肺結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觀察[J].北方藥學,2017,14(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