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亮
摘? 要: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草稿紙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草稿紙不僅是“計算紙”“工具紙”,更不只是“草草紙”。草稿紙有助于學生數理邏輯分析,有助于敞亮數學思想,有助于養(yǎng)成學生良好習慣。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規(guī)范使用、善于使用草稿紙。
關鍵詞:小學數學;草稿紙;學習品質
草稿紙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媒介、載體,是記錄學生數學思維、想象的履歷。對于草稿紙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角色”,許多教師和學生都很輕視、漠視。有教師甚至主張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應當舍棄草稿紙。筆者認為,這樣的認識、實踐是有失偏頗的。教師應當充分運用草稿紙,讓學生將內在的、隱性的數學思維、想象可視化,從而能觸摸、把握到學生的思維脈搏。根據學生的草稿紙的反饋,不斷優(yōu)化數學教學設計。
一、檢視:當下學生草稿紙的應用樣態(tài)
草稿紙又名“便箋”,是指“人們在正式寫作、答題等行為前,用來記錄一些文字、圖案”。在數學教學中,草稿紙有助于學生清晰問題解決思路,有助于學生進行緩沖性的學習處理。學生往往在草稿紙上進行深度思考、探究。比如,學生在草稿紙上畫圖、列表、列舉、計算等。對于草稿紙,師生應當有意識地加以裝訂,形成草稿本。可以這樣說,草稿本是學生本質力量的感性顯現(xiàn)。盡管草稿紙的意義和價值很大,但其在實踐中的存在樣態(tài)、應用樣態(tài)卻不容樂觀。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將草稿紙僅僅作為一種“計算紙”
在數學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僅僅將草稿紙作為“計算紙”,草稿紙的功能被大大窄化。許多學生不善于運用草稿紙去畫圖、去分析、去思考,導致草稿紙真正成為草稿、費稿。因為草稿紙的某些功能的喪失,導致某些學生輕視草稿紙。久而久之,就將草稿紙擱置、棄置,草稿紙的資源就被無形地流放、流失。于是,某些學生將“教科書”作為了草稿,在教科書上列豎式;或者直接計算,導致學生數學學習的錯誤叢生、邋遢、烏糟,常??匆娪嬎阒幸粋€“團”一個“團”的。
2. 將草稿紙僅僅作為一種“工具紙”
草稿紙不僅僅具有“工具性價值”,更具有“本體性價值”。許多學生,僅僅將草稿紙作為一種工具,不注重從草稿紙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不注重對草稿紙進行反思。其實,只要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正確使用草稿紙,就能彰顯草稿紙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借助草稿紙,學生能對某些問題進行深層次分析、運算、推理。借助草稿紙,有助于學生回溯自我的思維,回味自我的解決問題過程,反思自我的問題解決方法,等等。對草稿紙進行保存、審視,能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想,積累學生的數學學習經驗,對提升學生學習力、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價值。
3. 將草稿紙僅僅作為一種“草草紙”
對于草稿紙,許多學生在運用中非常隨意,僅僅將草稿紙作為草草了事的“紙”(草草紙)。有學生,手邊有什么,就用什么作為“草草紙”,比如課本、手掌、桌面等均可稱為學生“打草稿”的地方。這樣的隨意、胡亂地運用草稿紙,讓草稿紙的意義和價值喪失殆盡。實踐證明,草稿紙一定要匯集起來,稱為草稿本,才能充分發(fā)揮“草稿”應用的功用。許多學生,不是運用草稿紙分析、思考,而是運用草稿紙畫畫甚至涂鴉。這樣的草稿紙,既影響分析,也耽誤了時間,更讓學生形成了不好的習慣。
二、凝視:追尋草稿紙的本真性意義和價值
日本教育家多湖輝說,“草稿紙是人們思考過程的履歷表?!薄安莞濉睉敵蔀閷W生的“腦稿”“腹稿”“心稿”,應當成為學生思維的外化、想象的表征。借助草稿紙,學生的思維、想象有跡可循、有據可查、有源可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提高對草稿紙的認知,讓草稿紙成為助推學生數學學習的利器,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催化劑、動力源、認知泵。
1. 草稿紙有助于學生數理邏輯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草稿本,引導學生進行數理邏輯分析。作為教師,不能讓草稿紙“東一張、西一張”,而應當將草稿紙裝訂成本,實行“專本專用”。不僅如此,草稿本的價值不僅僅在于使用,更在于成為學生分析、綜合的載體。要借助草稿紙,發(fā)散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能運用草稿紙形成多樣化的開闊思路。在對草稿紙的涂涂畫畫、涂涂改改中覓得解決問題的策略,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比如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可以讓學生在草稿紙上畫出線段圖,從而能在分數乘法、分數除法之間進行有效的轉化。在草稿紙上,學生可以不斷地變化方法、變換路徑,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2. 草稿紙有助于敞亮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知識只是一個載體,而將數學知識在數學草稿紙上進行靈動地運用,則有助于敞亮數學思想方法。在草稿紙上,學生可以馳騁想象,可以自主、自由地思考,從而將數學知識轉化成數學化活動。在草稿紙上,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符號到數學實際應用、問題解決的過程。這一過程,能豐富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比如教學“間隔排列”,引導學生在草稿紙上對間隔排列的物體進行一組一組地圈畫,就能滲透周期思想,從而增強學生對間隔排列規(guī)律的認知。有學生說,“因為兩端的兩個物體只有一個被圈畫到了,所以兩端物體比中間物體多一個”;有學生說,“因為有一個兩端物體,總有一個中間物體和它相匹配,而最后總會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兩端物體,所以兩端物體比中間物體多一個”,等等。顯然,學生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充滿童稚而又深刻的數學表達,正是由于學生有效地運用了草稿紙。
3. 草稿紙有助于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習慣
對于學生而言,草稿紙的使用質量和學業(yè)成績密切相關。如果學生能正確運用草稿紙而不是將草稿紙作為廢紙亂涂亂畫,草稿紙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就能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具秩序,更富有條理性。善于運用草稿紙的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草稿紙上的題目的整齊性,草稿紙的整潔性,草稿紙的邊角等都反映著學生數學學習的習慣。從草稿紙入手,引導學生,教育學生,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將草稿紙進行有效應用的學生一定是一個具有嚴謹、縝密品質的學生。因此,對于善于應用草稿紙的學生要給予積極的表彰。
三、審視:草稿紙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學生對草稿紙的有效應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而必須從一點一滴抓起。對于草稿紙,教師不能只要求學生停留在認真、規(guī)范、條理等表面性、表象性層面,而應充分發(fā)揮草稿紙的思維啟迪、想象催生等本質性、實質性作用。作為學生,要有效地選擇草稿紙、書寫草稿紙、處理草稿紙、借助草稿紙,發(fā)掘學生數學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
1. “就地取材”,學會使用草稿紙
對于草稿紙,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拓寬使用空間。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往往將草稿紙的使用定位在紙筆上,甚至就定位在“紙筆運算”上,這樣的認識是狹隘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首先要讓學生學會使用草稿紙。比如可以讓學生借助草稿紙“畫”“折”甚至“撕”,如我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道習題: 一根繩子,把它對折再對折后,從中間剪開,可以得到幾段?如果在考試中,怎么辦?筆者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將草稿紙撕成一根長條,然后按照題目的要求進行操作。如此,草稿紙就能助推學生的探究,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按照題目要求動一動操作草稿紙,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地拓展草稿紙的應用空間,才能激發(fā)學生運用草稿紙的興趣、熱情,才能讓學生運用草稿紙的動手操作、動腦思維能力得到增強。
2. “就稿拓源”,規(guī)范使用草稿紙
草稿紙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幫手,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力,發(fā)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在運用草稿紙的過程中,教師要“就稿拓源”,規(guī)范使用草稿紙。比如,某些學生因為胡亂地使用草稿紙,往往將計算結果張冠李戴。還有些學生,因為不規(guī)范使用草稿紙,而經常造成各種審題錯誤。規(guī)范使用草稿紙,可以將大的草稿紙按照一定的順序折起來,從而既能節(jié)省草稿紙,又能便于學生檢查、反思。規(guī)范使用草稿紙,能讓學生在數學問題解決中豁然開朗、茅塞頓開,能讓學生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一年級開放性的問題——“用剪刀剪去長方形的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只有借助草稿紙有序地畫出所有可能情況,才能敞亮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效地解決問題。
3. “變草為精”,善于使用草稿紙
“草稿不草”,應當成為學生使用草稿紙的至真追求,應當成為草稿紙使用的旨歸。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借助草稿紙進行審視、反思,對錯誤進行追根溯源。很多時候,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的草稿本,觀照草稿本,就能讓草稿本提升自我的數學學習反思力,就能讓草稿本提升學生的反省能力。在遭遇困惑時,可以讓學生拿出草稿本進行嘗試,在遭遇錯誤時,可以讓學生拿出草稿本進行追溯,等等。如此,就能讓草稿本孕育思想方法,就能讓草稿本積累活動經驗。比如在五年級下冊“相遇問題”學習中,學生借助草稿紙畫圖、分析數量關系。在這個過程中,當出現(xiàn)錯誤時,學生應當在第一時間內拿出草稿本反思,找出錯誤的根源。
“磨刀不誤砍柴工”“好腦筋不抵爛筆頭”。學會使用草稿紙、規(guī)范使用草稿紙、善于使用草稿紙,能讓學生感受、體驗到草稿紙運用的無窮樂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端正“打草稿”的態(tài)度,教給學生正確可行“打草稿”的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打草稿”的習慣,就能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學力,發(fā)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