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潔
【摘 要】本文從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容、學情等方面分析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必要性,闡明“課前準備—課堂任務導入—課堂任務分解—課堂任務實施—課堂任務總結”的實施步驟,提出教師應熟悉企業(yè)工作方式和流程以設計出合理的教學任務、學生應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應加強物流實訓室建設和引入企業(yè)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標準等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 任務驅動教學法 物流單證制作實務?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5B-0123-03
物流單證制作實務是物流專業(yè)實操性較強的一門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根據不同情境完成物流單證填制的能力。在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工作過程為主導,以企業(yè)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能合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在任務體驗中消化理論知識,培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本文探索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中的應用。
一、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必要性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加以指導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把教學內容巧妙穿插到每個具體的任務之中,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進而掌握教學內容。在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其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由培養(yǎng)目標決定。中職學校旨在為社會、企業(yè)培養(yǎng)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求學生具有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畢業(yè)后應能適應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模式。物流是經濟社會的大系統中重要的一個子系統,是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撐。物流單證業(yè)務是物流業(yè)務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隨著物流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企業(yè)需要大量高素質的物流單證制作人員。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將物流基本理論與單證制作員的崗位能力相結合,以培養(yǎng)符合物流單證崗位職業(yè)能力要求的人才為目標。在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設計貼近企業(yè)生產經營的制單任務,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制單崗位的職責和任務,在理解和消化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實現教學與工作的“零對接”,從而實現該課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二)由教學內容決定。物流單證制作實務是物流管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它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強調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動手操作能力。在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關注如何將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關注度不夠。在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任務背景”“任務要求”“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小結”五個部分來安排教學內容,在每個任務的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活動來掌握新知識、新技能,這種教學方式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方式,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增加了物流單證知識學習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遷移能力。
(三)由學生學情決定。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的授課對象為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yè)二年級學生。學生經過上一年物流相關課程的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一方面,中職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樂于動手操作,對即將走上的工作崗位充滿期待。另一方面,中職生學習缺乏自信、動力和耐心,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和鼓勵。傳統教學模式授課形式單調,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授課,學生置身任務中,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被激發(fā),更樂于參與其中,而教師可以隨時關注學生完成情況,適時點評和指導,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師生圍繞一個個典型的制單任務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完成任務,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制單的能力、小組協作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課前準備。在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的實訓操作中,課前,教師將課堂上要完成的任務告知學生,讓學生了解任務內容后有針對性地查閱、收集資料,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思考。如在“出庫揀貨作業(yè)”實訓課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均衡分組,每組 4 人,各組選出 1 名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監(jiān)督和協調本組的整個任務。各組列出“出庫揀貨作業(yè)”可能需要運用到的設施設備。二年級學生雖然對于這些物流設施設備已有一定認識,但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均需要學生通過網絡和書籍等渠道去了解與學習。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團結合作能力。
(二)課堂任務導入。在課前準備階段,學生已經了解基本的揀貨設備使用,但如何靈活運用這些設備以達到其安全使用的效果,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操作演示。例如,手動叉車的使用方法教學,教師可以先讓部分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要點進行操作,其他同學仔細觀察找出不合理的操作手法,教師進行點評并操作演示。在熟悉本次課程需要使用的設施設備后,教師引入本次課程的任務,向學生介紹“任務背景”并提出“任務要求”。例如,在“出庫揀貨作業(yè)”中,引入本堂課的任務:某物流中心倉庫接到了一份發(fā)貨通知單,需要揀選 20 箱六神迷你香皂、30 箱六神絲瓜水和 40 箱六神去屑洗發(fā)露,要求倉管員制作揀貨單,揀貨員進行貨物的揀選工作并將所揀選出來的正確貨物通過合理的方式送至待提貨區(qū)域。通過任務的引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操作思路是怎樣的?在操作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高效、正確地完成任務?任務提出后,引導小組學生進行思考和交流,發(fā)現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課堂任務分解。中職學生面對一個煩瑣任務時,往往不知如何入手。此時教師需要進行“任務分析”,細化分解整個任務,逐步引導學生完成一個個的小任務,幫助學生厘清思路,促使學生樂于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整個操作過程充滿成就感。例如,在“出庫揀貨作業(y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將此項作業(yè)分解成 4 個小任務:(1)編制揀貨單,生成揀貨信息;(2)揀貨員領取揀貨單,選擇揀貨設備;(3)揀貨員進行揀貨作業(yè)并進行標記;(4)將揀選貨物交倉管員復核。通過這 4 個小任務的分解,組內成員進行角色分配,學生自我討論,分析各自的操作流程,教師進行步驟講解,指出學生列出的操作流程中容易忽視的關鍵細節(jié),以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小任務(1)中,教師需要指出為了避免貨物長期在倉庫存放而超過其儲存期或增加自然損耗,出庫時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倉管員填制“儲位”欄時應該根據倉庫庫存信息和出庫單,選擇入庫日期早的物品儲位進行正確制單,以保證揀貨員揀選的儲位是正確的。在小任務(3)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根據貨物性質的不同進行正確的堆碼。在學生互抒看法后,教師提出補充和指正意見。細化任務,有利于克服學生畏難情緒,增強學生自信心,促使他們樂于接受挑戰(zhàn)。
(四)課堂任務實施。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周密的任務分析后,進入任務具體實施階段。此時,教師應均衡掌握每組進展情況,適時指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錯誤之處。例如,在學生使用手動叉車的階段,有些學生追求速度,喜歡將叉車置于身后單手拖動叉車,但這種做法可能會由于速度過快導致貨物傾倒砸到操作者,或者存在操作者被叉車絆倒的安全隱患。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任務實施過程中的錯誤做法,保證任務安全順利進行。任務實施過程中有些小細節(jié)也是學生容易忽視的,同樣需要教師適時給予提醒。例如,在揀選貨物進行堆碼的過程中,在貨物的外包裝上會標注向上放置的箭頭和貨物條形碼,學生在揀選貨物時只關注所揀選貨物的品名、件數及堆碼方式是否正確,忽視了貨物放置的方向和條形碼的朝向。在物流倉庫中,如果貨物是液體狀態(tài),貨物放置方向錯誤可能會導致物品倒流,造成貨物損毀。而貨品條形碼應放置靠外一側,方便后期倉管員進行貨物的復核工作。
(五)課堂任務總結。在學生完成整個出庫揀貨作業(yè)后,分別進行任務評價和任務總結。任務評價分為學生自評和互評。例如,在出庫揀貨作業(yè)中,學生自評和互評可根據教師提供的評價表認定。評價表主要有 4 個方面:掌握揀貨作業(yè)基本流程、揀貨單填制完整性和正確性、揀貨設備的正確使用情況、出庫揀貨作業(yè)完成程度。每項內容均用“達到”“基本達到”“未達到”3 項指標衡定。如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如果出現“手動叉車放置在身體后方拖行”行為,在“揀貨設備的正確使用情況”欄就應該被判定為“未達到”。課堂任務總結能促使學生在腦海中回放整個任務,加深杜絕不良操作行為的記憶。同時,學生互評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對方所長,補己所短。通過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聆聽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從中收集有效信息,及時了解學生對本次課程重難點的掌握程度。同時,教師對學生忽視的問題加以總結,讓學生明白今后要改進的地方,在未來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心中有數,實現學校實訓和企業(yè)工作的對接。
三、教學反思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物流單證制作實務課程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和提升教學效果。但在具體實踐中,還有一些問題值得重視,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從教師角度看。任務驅動教學法秉持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任務,然后通過任務分解的方式,讓學生在完成一個個小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這種體驗式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弊端,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寓教于樂。但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教師而言具有更高的挑戰(zhàn)性,需要其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極強的現場掌控力、敏銳的洞察力等,同時還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和任務,以尋求到適合學生認知的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努力成為“雙師型”教師,深入企業(yè),熟悉企業(yè)工作方式和流程以設計出合理的教學任務。如何制定更規(guī)范的制度以約束小組內不合理的分工,如何讓學生通過此次任務舉一反三,如何讓學生更樂于思考等都需要教師仔細思考。
(二)從學生角度看。首先,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貼近生活實際,(下轉第131頁)(上接第124頁)與企業(yè)實現無縫對接,學生感覺很有成就感,為今后適應工作崗位奠定一定的基礎。其次,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學生具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身心投入到任務的完成中。但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即便是已經均衡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但還是存在因學生學習能力和個人素質的差異,小組中有個別學生濫竽充數的現象。一些學生存在嚴重的學習依賴性,碰到問題不是先自主思考,而是立即求助教師,這些與設計初衷有較大偏離,大大影響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效果。
(三)從環(huán)境支持角度看。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開展需要完善學校物流實訓室的設施設備,引入企業(y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標準,讓實訓場地等同于企業(yè)生產車間,讓學生在準職業(yè)環(huán)境中進入工作角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由于學校的經費設施有限,實訓場所相應設備的配置與企業(yè)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應通過已有的設施設備,盡可能地設計出完整的教學流程,這對教師的應變能力有一定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湯 俊,楊浪萍.對中職物流單證實務課程教育改革的探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5).
[2]孫徐晨.結合寧波物流現狀的中職物流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yè)教育,2013(10).
[3]田中寶.中職物流專業(yè)技能型人才需求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廣東佛山為例[J].中國市場,2014(22).
[4]孫徐晨.中職物流專業(yè)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5]杜鳳順.中職物流管理實訓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一般立項課題“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的中職物流專業(yè)課程體系設計實踐與研究”的配套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章 潔(1986— ),女,籍貫湖北,現就職于廣西師范大學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