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明
【摘要】班級是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作為班主任,不僅應有條理地管理班級,還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在開展道德教育的同時,需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用愛感動學生的心,用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因此,本文探討了愛心教育在小學德育中應用的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愛心教育
創(chuàng)建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環(huán)境,并成為學生成長的指南,是班主任的責任和工作。班主任在開展的道德養(yǎng)育工作中,應著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應以老師的關懷、理解為平臺,以確保道德教育的順利進行。班主任應利用自己的愛心開展道德教育工作,使學生養(yǎng)成高尚的品質(zhì),使之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1]。
一、德育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當前特征,并靈活運用德育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一方面,它可以教給學生一定的法律意識和對民族精神的正確認識;另一方面,它可以影響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自己進行對未來的規(guī)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找到學習的動力。當然,對于一些有問題的學生,正確的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的重要性,決定改變現(xiàn)狀,積極學習,不斷改善,促進學生的成長[2]。
二、愛心教育在小學德育中應用的對策
(一)規(guī)范教師自身的行為
班主任應該意識到小學階段的重要性,如果不注意這一學習階段,對學生來說,將對其的成長和發(fā)展產(chǎn)生負面影響。而且,現(xiàn)在許多學生有相互比較、沉迷游戲和漫無目的的現(xiàn)象。在這一階段缺乏德育教育將不可避免地加劇這種現(xiàn)象,而這種現(xiàn)象并不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班主任應該認識到現(xiàn)階段德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積極指導和教導學生。例如,教師應規(guī)范自己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行為,與學生相處,在與學生和教師相處時注意言行,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常規(guī)教學和課堂管理的標準化,并為學生樹立標準。如果教師的行為準則和與他人交流時的行為準則與準則不符,將不可避免地對自己的學生產(chǎn)生不良影響,迫使大量學生模仿,從而導致許多不良習慣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和行為,并為學生樹立好榜樣,為學生提供卓越的素質(zhì)參考并使其成長。
(二)豐富德育教育資源
在小學德育過程中,有必要從多種途徑引入德育因素,以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通過課堂教學,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德育教育,教師應加強對教學內(nèi)容中德育教育因素的研究,并在對學生進行學科教學的同時,加強對德育教育因素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zhì),加強他們區(qū)分這些優(yōu)良品德的能力。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教師通常在課堂上和日常生活中向?qū)W生講授德育教育。然而,小學生活實際經(jīng)驗較少,使他們難以理解道德品質(zhì)的基本含義。在缺乏解釋的情況下,小學生無法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中總結(jié)出關于德育的抽象知識,這不利于德育課程的長期發(fā)展。考慮到教學的特殊性,小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結(jié)合實際生活,組織豐富德育教育活動的組織?;ヂ?lián)網(wǎng)上有許多用于德育教育的資源,班主任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展學生德育工作,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德育水平。在實踐中,班主任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適合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德育資源,并靈活地在班級管理中使用。
例如,在日常班級管理中,一些學生容易出現(xiàn)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老師可以開展一些關于“付出與幫助”的話題。在此過程中,班主任可以使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一些相關的故事,并將其轉(zhuǎn)化為微課視頻;或找到幾個相關的視頻和動畫融入微課中,以便學生可以通過班主任的講解來觀看和理解課程內(nèi)容,并積極融入情境中,鼓勵學生感受到幫助他人的意義,并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品格。
(三)用愛溫暖學生的心靈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必須看到學生的更多優(yōu)勢,以便盡可能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學生通常希望得到老師的照顧、理解,如果班主任缺乏愛心,公開批評,學生將會對老師感到失望,對課堂失望,并容易與團體分離。例如,我們班上有一名同學,上課愛搗亂,作業(yè)也不交,愛和同學打架。于是,我進行了家訪,得知他父母早已離婚,他從小由外婆撫養(yǎng),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導致他自卑、容易沖動,甚至有點自暴自棄。此后,我更加關注他,努力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有一次班級搞大清潔,我看見他還幫助一位瘦小的男生抬水,我馬上表揚了他樂于助人、心地善良。此后,我一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就及時表揚他,鼓勵他,讓他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關愛,漸漸地,他擁有了自信,與同學也逐漸和睦相處,自然而然,他的學習成績也得到了提升。
(四)通過心理咨詢走進心靈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屬于德育教育的一種,而因小學生接觸社會較少,抗壓能力較弱,易因?qū)W生不如意、生活被批評而產(chǎn)生消極、否定等負面情緒,這些情緒若不及時排解,將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此班主任即可結(jié)合班級學生情況,設立“說說心里事”宣傳欄和“匿名情緒箱”?!罢f說心里事”即學生可將自己平日里不高興的事情用便利貼寫在黑板后的宣傳欄上,其他同學可以看見并能予以鼓勵、打氣;而“匿名情緒箱”需要學生投擲情緒條于匿名箱中,只有班主任能打開看見。當班主任每天打開情緒箱時,能了解班級學生不愿意吐露的負面、消極情緒,隨后班主任即可找準源頭,及時與學生展開談話交流,紓解學生的負面情緒,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決定著小學生正確三觀的構建和素養(yǎng)品質(zhì)的形成,影響著小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小學班主任需要落實教育改革要求,積極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道路,用自己的真心才能換取學生的真情,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得班級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許有霞.加強德育教育促進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J].名師在線,2020(01):92-93.
[2]魏云生.學校德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德育教學的生活化[J].學周刊,2018(15):84-85.